APP下载

你有一份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礼物

2019-03-22于舒畅

看天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藏品文创

于舒畅

2018年10月11日,英国,两位当地小学生在大英博物馆里(@视觉中国 图)

大英博物馆淘宝店又上新了。

“罗塞塔石碑——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196年,藏于大英博物馆,馆藏编号EA24。” 与大英博物馆旗舰店的所有产品一样,最新推出的眼罩在产品介绍中详细标明了它的灵感来源。

从此,睡眠也平添了古老的文化气息。

“文创”产业中,英国称得上鼻祖。早在1998年,英国政府便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可以创造财富并提供就业机会的产业”。文创的概念因此产生。

如今,英国文创产业一年可以为GDP贡献900亿英镑,该国每11个工作中就有一个由文创产业提供。至于刚刚度过260岁生日的大英博物馆,更是凭借一系列充满奇思妙想的文创产品,漂洋过海,一跃成了中国“网红”。

实际上,不止大英,从法国的卢浮宫到美国的大都会,这些上了岁数的博物馆们,无一不在想方设法地“装嫩”。

“贫穷”激发想象力

“博物馆也要改变,要让人们意识到博物馆也需要赚钱。有着巨大学术价值的藏品,同时也可以作为创造利润的资源。”大英博物馆商业负责人罗德里克·布坎南(Roderick Buchanan)2017年参加阿里巴巴天下网商大会时曾公开“哭穷”。

说这话时,英国政府刚公布了首次博物馆支出报告——当年英国在2600家公共艺术机构上总共花费了1亿英镑。十年前,这个数字是8.44亿英镑。

根据报告,截至2015年,已有1/5的英国博物馆相继关闭。成立于1753年,位列全球四大博物馆之一,年访客超过700万的大英博物馆也开始为生计发愁。

从2001年底开始,大英博物馆向观众免费开放。失去了门票这个收入支柱,加上政府不太给力,大英博物馆渐渐将“维持生计”的重任放在了文创产品上。据统计,到2015年,大英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年均营业收入高达两亿美元。

为大英博物馆的文创衍生品(@视觉中国 图)

靠文创“糊口”的不只大英一家。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仅 2015 年就为纽约市创造了 9.46亿美元的收入,这其中文创衍生品的销售收入占近六成;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每年则吸引着全球 250 万游客的光顾,其商店的零售收入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以生计为动力,大大激发了博物馆的想象力。

大英博物馆的文化产品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由自己的采办部门负责设计或寻找设计师联系生产;或从固定合作伙伴处进货。著名设计师/品牌的声誉可以促进博物馆产品的销售,反之,产品的销售也能提高设计师/品牌的知名度。

在大英博物馆,共有八百多万件藏品,展出的不到1%。工作人员们需要从浩渺的藏品中挑取重要馆藏,再大力包装成文创界“明星”。

为大英博物馆的文创衍生品(@视觉中国 图)

埃及馆入口处的埃及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就是明星之一。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从1802年开始就矗立在这里。

搜索博物馆官方网店可以发现,光是与罗塞塔石碑相关的产品,就有包括服装、首饰、杯子、充电宝、巧克力等在内的六十多种。前文提到的眼罩,也是以罗塞塔石碑为灵感来源。

人们虽然无法把这块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石碑带回家,文创产品却提供了几十种形式让它留在你身边。

通过产品讲故事,也是博物馆的文创守则之一。就像罗塞塔眼罩在天猫店上的产品说明一样,很多欧美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都附带说明卡片,讲述商品背后的故事。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有一只泰迪熊玩偶,表面看没什么特别,“戏”却都在故事里——老罗斯福总统有一次打猎射伤了一头熊,出于慈悲之心,他没有补射一枪,把它放走了。这个故事瞬间给平淡无奇的泰迪熊加上了光环,让这件产品有了文化内涵。

出于相似理念,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曾设计过一个女性饰品系列,完全依照名画中人物所佩戴的珠宝样式开发复制品——英国贵妇的耳环,俄国女皇的手表,如今普通消费者都可以拥有。

漂洋过海来“赚”你

自从乾隆比起剪刀手,文创这把火便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燎原之势。大英博物馆也不远万里赶来,并抢得了一席之地。

2018年7月,大英博物馆在天猫淘宝开店,不到一个月,近九成商品售罄。如今,店铺已经积累了54万粉丝,而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去过大英博物馆。

当消费者未能真正了解并接受某一異域文化时,他们很可能只是单纯抱着猎奇或跟风的心态去花钱。而想要真正跨越地理和文化上的重重阻隔,大英博物馆知道,他们得讲出中国人喜欢听的故事。

为此,大英博物馆选择了艺术授权的形式,将博物馆全部八百多万件藏品IP独家授权给品源文华,中国一家致力于IP运营的公司,请他们对大英的艺术品进行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二次创作。大英博物馆则负责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把关。

品源文华的资深合伙人韩静对Vista看天下介绍,在设计时,品源文华会根据当下热点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去博物馆寻找素材。确定设计和素材后,他们会请大英的馆藏员进一步把关,看所选藏品背后的文化意义是否和设计理念相符,是否适合产品开发。

“我们想要向市场传达的不是800万件(藏品),而是把它们进一步主题化,梳理为几个故事。在有限的藏品选择里,是可以讲很多故事的。”韩静透露。

此外,他们还找到其他产品进行合作。受大英博物馆古埃及藏品中的文字启发的Kindle壳就一度成为爆款,发布当月卖了800万人民币,“古埃及文字和Kindle本身的特质就很搭,东西好看又带着点文化气息,一下就卖爆了。”

与安踏的合作款运动鞋则是利用反差,将运动和文化相结合,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类似操作在外国博物馆的原创产品中很常见,比如大英博物馆的莎士比亚鸭,以及卢浮宫的“蒙娜丽莎抱猫咪”,都是通过反差来讲故事。

如今大英在中国的跨界合作玩得很嗨,合作伙伴既有科技界的小米、美图手机,也有美妆品牌欧莱雅,文具品牌晨光等。

根据品源文华提供的数据,2018年大英博物馆的授权项目在中国的收益总额为3.5亿元。

虽然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但无论是衍生品还是合作款,都只是博物馆文创产业其中的一个部分。博物馆文创如何成为一份可延伸参观记忆的纪念品,如何传达博物馆的教育屬性,可能是剪刀手乾隆和罗塞塔眼罩都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所有博物馆都会成为百货公司”

不同于中国博物馆曾经的高冷范儿,在西方,博物馆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

2月14日情人节,通常是国外美术馆、博物馆最拥挤的日子之一。众多情侣选择在伦勃朗和梵高真迹的注视下,见证他们的纪念日。美国博物馆协会(AAM,现已更名为美国博物馆联盟)更是早在1906年成立时就宣称:“博物馆要成为民众的大学”。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设有专门的“教育中心”,负责组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

而西方的博物馆文创也早已发展为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并不局限在有形的创意产品上,而是延伸到全方位的体验中。

2017 年7 月18 日,“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正在上海博物馆火热展出,图为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文创衍生品(@视觉中国 图)

在美国国家美术馆的纪念品店,有一台油画复制品自助订购机。参观者可以在二百多幅馆藏画作中,依照自己的喜好选定油画复制品的尺寸、材质、画框样式和价位,点击购买。不少博物馆还会开设儿童专区,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比如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博物馆就特别为儿童开发了价格低廉的“太空冰激凌”。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文创衍生品(@视觉中国 图)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与电影公司合作的《博物馆奇妙夜》系列电影,突破了产品限制,将博物馆IP变成了流行文化。借着电影情节,博物馆还推出了“过夜”项目,带小孩的家庭可以从下午6点过夜到次日上午9点。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有类似活动:“与恐龙一起过夜”。馆方的活动宣传是:“在菲尔德博物馆过夜!与霸王龙SUE来一个彻夜狂欢!”

在这些更加深层次的文创尝试背后,是一条成熟的创意产业链条。哪怕一个小小的纪念品或体验活动背后,都有政府、企业、媒体多方协作。

英国的文化产业协会甚至会参与到从博物馆商店装修,到知识产权保护的每个环节中,提供建议和资金支持。美国更是早在1955年就创建了“博物馆商店协会”,为博物馆和厂商合作提供平台,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文化创意生产链。

以上种种,都基于西方对于博物馆的认知。

学者潘耀在《浅析博物馆儿童教育问题》一文中曾谈到,“西方的博物馆强调的是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中国,博物馆常常是被认为是以‘物为中心的。”

“很多外国博物馆没有把艺术放得很高,反而是用很多努力让普通人看懂,并且喜欢上它。”在韩静看来,艺术如果不接地气,喜欢它的人就只有一小撮。

这其中,文创产品既是营销手段,也是传播方式,将艺术与大众、历史与现实相连接。

美国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曾经预言,“所有百货公司将会成为博物馆,所有博物馆也会成为百货公司。”

多年后再看,这句话也许并不疯狂。

● 参考资料:潘耀《浅析博物馆儿童教育问题》;王冰清《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杨帆《浅议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及营销——以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博物馆为例》

猜你喜欢

大英博物馆藏品文创
刘力萍文创作品
文创雪糕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大英博物馆修复唐代敦煌刺绣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