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检修平台

2019-03-22王玉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6期

王玉敏

摘  要: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检修平台创新研发,包括检修平台和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了检修库有起重设备时双层检修平台设置的难题,实现了技术突破。检修平台及安全防护装置分设在地铁轨道的两侧,待检修的车辆置于检修平台与安全防护装置之间。固定检修平台和检修库起重设备作业互不干扰,可同时检修整个列车,包括车顶、车门以及车辆下面走行部等,使地铁车辆检修作业安全、简便、全面、快捷,改善了检车人员的作业条件,显著提高检修能力和检修效率。

关键词:安全防护装置;固定检修平台;检修库

中图分类号:U27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06-0089-03

1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是车辆运用、维护、检修的场所,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可靠运营的重要保证。车辆检修种类包括:厂修、架修、定修、周月检等。车辆定修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清洁、技术检查和测试,对重点部分如走行部分、空调、电气控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车体、车门及其控制系统、照明灯具等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对需要检修的零部件进行修理或更换;对蓄电池进行补液、充电或更换;对齿轮箱、轴箱等检查、补油、测试。车辆定修按规程不解列,同时对整列车的车顶、车门及车下走行部设施及悬挂部件进行检查、修理或更换。

2 解决地铁定修库车辆检修的方法

目前地铁车辆定修时,为了完成车顶、车门、车下走行部等的检查修理采用如下两种方法。(1)移动作业平台来完成车门、车内设施、车顶空调机组及排风通道、车顶受电弓等的检测、修理、拆装作业。移动作业平台的长度有限,每次只能进行一辆车的检查修理。完成一辆车后再进行下辆车的检修。一列车检修下来移动作业平台要移动很多次。(2)升降作业车作为检修车辆的平台工具完成车辆的检车、维护和检修等作业内容。如完成车门检修作业后,升降作业车升到车顶高度对车顶空调、受电弓等车辆设施进行必要的检修。一列6辆编组的列车,需移动多次,才能完成全部检修作业。以上二种方法,不能同时对一列车进行三层作业面的立体检修,作业效率低,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为了防止车顶作业人员落下,拆装时车辆两侧需放置对称的2个升降作业车或移动作业平台,占用很大空间,影响库内交通及其他作业。

3 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检修平台

针对现有地铁检修库内检修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研制出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双层结构的固定检修平台,可以同时方便、安全地对一列车所有车门、车内设施及车顶设备及车下走行部、电机、电器同时进行检修,解决了车辆检修中安全作业问题,提高了车辆检修作业效率。

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钢结构检修平台,设置在地铁检修库中,包括检修平台和安全防护装置。检修平台及安全防护装置分设在地铁轨道的两侧。待检修的车辆置于检修平台与安全防护装置之间,检修平台和安全防护装置与地铁一列车的长度相同。

检修平台为上下两层结构,由单榀钢架、纵向连接梁、防滑钢板连接构成,单榀钢架由平台立柱和两层横梁组成,沿轨道延伸方向等间距排列。两层检修平台分别设置防护栏杆,每层防护栏杆上设置开门。安全防护装置由防护立柱、悬承梁、支撑杆、连接梁和防护栏杆构成,防护立柱顶端连接悬承梁,悬承梁一侧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与上层检修平台防护栏杆高度相同。本设计涉及的固定检修平台可同时检修整个列车,包括车顶、车门以及车辆下部走行部等,大大增强了地铁车辆检修能力和检修效率,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图1所示的检修平台设置在地铁轨道的一侧,宽度大于4米,包括上下两层检修平台,由单榀钢架、纵向连接梁、防滑钢板连接构成。

单榀钢架由平台立柱6与平行设置的上横梁5和下横梁8构成,沿轨道延伸方向等间距排列。平台立柱6底端固定在检修库低作业面11基座上,上横梁5设置在平台立柱6的顶端,上横梁5 和下横梁8与轨道延伸方向垂直。

纵向连接梁与平台立柱6和横梁连接,上横梁5 连接上纵向连接梁4,下横梁8连接下纵向连接梁7,上纵向连接梁4和下纵向连接梁7各有三条纵向连接梁,六条纵向连接梁与轨道延伸方向平行并与横梁垂直,将等间距排列的单榀钢架连接成整体。

防滑钢板铺设在横梁与纵向连接梁之上,上防滑钢板3铺设在上横梁5 和上纵向连接梁4上,下防滑钢板9铺设在下横梁8和下纵向连接梁7上。

防滑钢板4~6毫米厚,钢板下焊接等间距布置的不等边角钢短肋以增加钢板的刚度。平台立柱、横梁和纵向连接梁为焊接工字钢、轧制型钢或圆管等材质。

两层平行设置的横梁与分别连接的纵向连接梁以及铺设的防滑钢板,形成以单榀钢架立柱支撑的平行的上下两层检修平台。

上层检修平台由平台立柱6、上横梁5、上纵向连接梁4和上防滑钢板3连接构成,上层检修平台高度与车辆车顶高度相同,距检修库轨道轨顶3.5米。

下层检修平台由平台立柱6、下横梁8、下纵向连接梁7和下防滑钢板9连接构成,下层检修平台高度与车辆地板面高度相同,距检修库轨道轨顶1.1米。

两层检修平台的靠近轨道一侧分别设置防护栏杆,每层防护栏杆上设置开门。防护栏杆高为1.05~1.2米,由不锈钢钢管焊接而成,防护栏杆的底部设置槽钢,焊接在防滑钢板上。防护欄杆与车辆1相邻部位安全间距为80毫米。

上层检修平台的上防护栏杆2上对应车辆1空调的位置开设折叠四扇平开门17,门宽度为4米;下层检修平台的下防护栏杆10上对应车辆1车门的位置开设双扇平开门18,门宽1.5米。

检修平台两端分别设置步行钢梯,步行钢梯分两层。下层钢梯20设置在低作业面11与下层检修平台之间,上层钢梯19设置在下层检修平台与上层检修平台之间。

两层检修平台的底部分别布置照明灯具。

上层检修平台两端设有不锈钢材质的清洗槽,用于清洗空调过滤网等部件。下层检修平台设有清洗盆,用于擦洗车内及门系统的部件。

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设置在相对检修平台的地铁轨道的另一侧,由防护立柱12、悬承梁15、连接梁14和防护栏杆16构成。防护立柱12与悬承梁15之间斜向加设支撑杆13,防护立柱12、悬承梁15和支撑杆13形成的三角钢支架沿轨道延伸方向等间距排列。防护立柱12的柱脚埋入检修库地面基础内,悬承梁15从防护立柱12顶端向地铁轨道一侧伸出,连接梁14与轨道延伸方向平行,将等间距排列的三角钢支架连成整体。

悬承梁15在地铁轨道一侧设置防护栏杆16,防护栏杆16与轨道另一侧的上层检修平台的上防护栏杆2高度相同。防护栏杆16高度为1.05~1.2米,由不锈钢钢管焊接而成,防护栏杆16与车辆1相邻部位安全间距为80毫米。

4 工艺及结构先进性

本论文所述的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检修平台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4 2 0819901.9。作业平台防护网,一般采用屋架悬挂式,例如月检、静调库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但是,定修库设置起重机,采用屋架悬挂式防护网势必与起重机相抗,造成起重机无法在库内运营。为此,定修库检修平台防护网,采用了地面支撑式防护网,防护网从地面生根,向上至三层平台高度时,向股道内侧伸出,即不影响一、二层平台作业,同时保证了对三层平台的防护。不影响检修库上部起重机的库内运行,解决了检修库上部设有起重设备库内装设固定检修平台的技术难题。

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检修平台设置在地铁检修库中,检修平台和安全防护装置分设于地铁轨道两侧,待检修车辆进入轨道并置于检修平台和安全防护装置之间。作业人员通过步行钢梯上到下层检修平台和上层检修平台。通过下层检修平台的开门,进到车辆内,同时对列车的所有车门及车内设施进行检修、拆装;通过上层检修平台的开门,上到车顶,对车顶设施进行检修、拆装。同时,在下层检修平台和-1.0米低作业面间形成的低作业面区,可完成车辆下面走行部及电机、电器的检修。

固定检修平台可同时检修整个列车,包括车顶、车门以及车辆下面走行部等,使地铁车辆检修作业安全、简便、全面、快捷,改善了检车人员的作业条件,显著提高检修能力和检修效率。

平台提供了立体工作面,实现同时作业不干扰。平台的设置为其他设备管线的通过悬挂提供了安装条件。平台采用的全部材料达到无环境污染,满足环保和防火要求,平台整体结构通透性好,采用先进的栓、焊梁钢结构技术,结构设计合理。

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检修平台注意事项:

(1)定修库线间距

定修库两线间停放车辆车体之间距离为4.0m,车体距离柱边为3.0m。

(2)定修库内主要设施

定修列位宜设通长宽型检查坑,股道外侧坑深宜为1.0m,坑宽不宜小于车辆宽度加1.0m,股道内侧坑深宜为1.2~1.5m,坑内应有排水设施。

5 实践指导价值

本文所述的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检修平台现已在天津地铁2号线李明庄车辆基地、3号线华苑车辆段定临修应用,结构良好,使用率高。现已在天津地铁4、5、6、7、8、10、11号线以及沈阳、石家庄、大连、洛阳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定临修内推广采用。应用前景广泛,社会效益大。

6 结束语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正快速发展,车辆基地定临修库是列车检修的必要设施。检修库为了吊运零部件,一般均设有起重设备,带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检修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带起重设备的检修库设置检修平台的难题;实现了整列车的立体检修,达到了底层作业面、二层、三层同时检修的工艺目的,检修效率大大提高。该装置外观构造新颖美观,可靠性强,安全性高,坚固耐用,容易清理,使用效果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

[2]GB/T7928-2003.地鐵车辆通用技术条件[S].

[3]CJJ96-2003.地铁限界标准[S].

[4]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5]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