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美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2019-03-22蔡吉娴
蔡吉娴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
截止到2018年,将近有820万高校大学生步入毕业就业大军,是近10年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当前就业环境的恶劣性。而作为特殊群体,美术类专业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基本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与此同时,受美术专业特性和美术学生特质的影响,整体就业形势较其他专业学科更为严峻,在2015年的政府相关工作报告中强调,“互联网+”是美术类大学生学习和就业过程中一个全新平台,且在互联网冲击之下,社会各产业在传统格局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对美术类大学生的各种需求,促使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成为各大院校亟待解决问题。
1 美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统计,某师范学院近两年来美术类专业学生遍布各个行业领域,具体占比如下: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占5.2%,灵活就业的接近4.8%,学生自主创业为2.3%左右,国企占比大约1.6%,剩余86.1%则进入其他类型企业。从该学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不难看出,该届学生整体就业水平相对较高,其中,美术类学生当年就业率达到了92.5%以上。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向该校毕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选择2017、2018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总数为300的调查问卷在毕业生中进行发放,忽略无效填写问卷,共回收问卷274份,有效回收率为91.3%。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总结后发现,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分别为86.25%和13.75%,其中有12.21%左右的学生对当前就业达到非常满意标准,而工作薪资水平一般、工作环境条件较差或者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匹配等成为学生不满当前就业的主要原因;选择同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大约为89.69%,而在自身兴趣的强烈支配下部分学生选择了非专业相关工作;工作与理想是否一致一栏有82.45%毕业生选择了“一致”“非常一致”等选项,而认为工作稳定性相对良好的学生仅有61.27%左右。数据中还显示,在求职过程中,薪资水平、工作环境、单位发展空间等是毕业生首要考虑因素,分别占比达到32.82%、12.21%和25.95%;在毕业生就业选择过程中,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帮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选择“获得实习机会”的学生就已经达到了22.9%,其他帮助如“法律、政策专业指导 (13.74%)”和 “了解用人单位就业信息(19.47%)”等也是学生希望学校提供内容之一。
2 美术类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2.1 就业期望值偏高
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美术类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中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均有着较高的投入,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对薪资的较高要求,但学生忽略了自身就业能力与当前市场需求的实际差距。一方面,传统美术类在就业岗位方面基本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而“互联网+”背景下所延伸出的一系列就业机会,毕业生难以灵活掌握和应用,甚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例如,动画或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课堂所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与实际情况严重偏离,不足以满足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另一方面,美术类毕业生在认知上过于狭隘,就职意向始终局限于传统单一工作范围,希望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达到高度统一,不愿进入其他行业。与此同时,美术类学生在国家所开展的相关基层服务活动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求职观念下,美术类大学生只能任由诸多就业机会在身边流失。
2.2 求职技能欠缺
美术类大学生平时都将时间和精力注入到了专业学习方面,缺乏对求职技能的积累与探索,认为学校所设置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规划课程作用不大,这种心理使得大学生难以深入了解当前美术行业整体就业形势,在自我定位上出现较大偏差,缺乏充足的就业准备,不具备获取更多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在实际求职面试过程中,美术类大学生综合能力表现不如其他专业学生。
2.3 综合素质不均衡
美术类大学生对美术的接触和学习大多在初高中,甚至是更早的小学,学生对待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态度往往偏向于前者,缺乏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阶段后,出于大学教师对学生艺术感的塑造要求,学生对专业重视程度有增无减,甚至将文化知识的学习精力转移至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得学生在基础知识储备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不足,人文素养整体偏低,参与社会实践的次数较少,与实际工作状态接触的机会较少。“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受自身岗位的特殊性与专业性限制,对于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要求,用人单位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如专业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应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等。就业市场对美术类毕业生的要求则更多的是“一技多能”,部分美术毕业生有着较高的专业能力,但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有部分毕业生在沟通技巧上有所欠缺,无法自主处理人际关系,对自身顺利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3 美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3.1 推进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对于现阶段我国美术类大学生自我管理技能、专业能力以及通用能力难以协调发展问题,学校应加快实现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将培养重点转移至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第一,基于原有专业课程内容,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目标,对专业口径进行不断拓宽,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及就业现状进行具体培养方案的制定;第二,积极优化和调整学生培养模式,以美术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依据,彻底摒弃传统固定式、单一式课程设置理念,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志向、性格特点等教学内容的设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需要;第三,通过与动画、数字媒体、造型、艺术设计等美术类专业教学特点的有效结合,不断更新课程知识内容,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定向培养、顶岗实习等各种形式实现校企合作,在对美术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及时反馈的同时,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3.2 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水平
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等内容都是大学生就业等相关课程。高校应紧随时代潮流,顺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整体发展趋势,通过良好的引导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实现对科学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以不同渠道和手段实现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提升。在对美术类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过程中,应加快实现在“就业”和“发展”两个观念上的积极转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的评价和求职的训练,常见的方式主要有择业咨询、就业教育或者择业帮助等等,但从实际来看,各院校所采用的形式均是通识的课程教育,把不同专业学生汇集在一个课堂,使得学生在选择过程中难以发挥专业特色。针对这一问题,各大院校应以学生为就业指导课程的切入点,在学生一入学后便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从而确保学业与就业的有效联动。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美术类学生有着十分鲜明和丰富的个性情感,高校应与学生个性特征相结合,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其科学化与合理化,进而实现对职业目标的有效确定。其次,高校应顺应现代发展,将互联网思维积极引入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个性和发展,实现对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例如,个性化就业指导、网络个体咨询、分专业课堂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职业发展教育。此外,通过对当前艺术市场的持续开拓,加快贯彻落实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实习实践,从根本上拓宽美术类毕业生就业格局。
3.3 利用“互联网+”平台广开就业渠道
第一,丰富就业指导方式。加快推进教学和就业的有效结合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就业意识,通过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以及各种互联网技术,如网络视频、用人单位直播以及微信H5等等,使学生了解并体验不同行业及领域内具体用工情况,并与自身相结合进行求职目标的树立,促进求职精确度的全面提升。
第二,打造校企合作方式。要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召开艺术生专场招聘会,通过请单位进学校、送学生到单位去的双向体验方式,为艺术类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第三,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聘请专业的训练导师、往届创新创业优秀学生以及企业家深入校园开展各种讲座活动,并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弥补美术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空缺,鼓励艺术类大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围绕专业特长成立特色工作室,促成创业项目落地。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起一直具有优良素质、专业与经验结合、高教学水平的教学师资队伍,以“双师型”教师为标准对当前各美术类教师进行系统培养,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激发教师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与企业建立其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校企联合的实习基地,促使美术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就专业实践经验和知识进行系统交流,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安排教师进入相关设计单位或者艺术机构进行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聘请美术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有目的地选拔符合美术教师条件的在职人员为兼职美术教师,并在校企合作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和毕业设计,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准的专业美术教师团队。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美术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主体单位,应围绕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等进行正确引导,对学生就业期望值进行适当地降低调整,并且还应以市场和学生本身作为出发点,不断增强学校自身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有效性,针对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存在问题进行弥补,从根本上实现美术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