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价值引领下的学生党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
2019-03-22王敏
王敏
(韶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韶关 512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习总书记指出,高校党组织应承担起把关定向、统筹指导、建强班子的责任,确保高校成为我们党开展工作的坚强阵地。高校党员是我们党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据统计,目前我国学生党员人数已超过全国党员总数的1/3。一直以来,大学生党员都是表达政治观点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素质
更接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潮流,反映了政治发展的方向。然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党员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为了切实维护高校学生党员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保障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高校基层党组织根据当前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教育方案,强化学生党员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 高校推进及强化学生党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北京大学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在价值取向上,大学时期是学生党员在价值观形成和建立的关键时期,关注他们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十分重要。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党性修养是我党战胜困难和风险的重要法宝,学生党员在大学里是优秀分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很大程度会影响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因此,探讨高校学生党员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意义重大。
1.1 增强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四个自信”,必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主流意识形态是我国全民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我们党的精神旗帜,也是我们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然而,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利用他们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模式来对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端质疑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高校大学生党员是我们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力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于广大普通同学增强对党的执政合法性的认可,并增强大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2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我们国家要发的每一项事业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多年来,我国高校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的培养就更加尤为重视,以确保高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通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信念,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1.3 筑牢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抓牢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体现,也是增强党组织核心凝聚力的重要举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他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基层党组织立足于高校党的各项工作,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发挥党支部在服务学生、凝聚人心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之一。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强化基层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和话语权。
2 高校学生党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
2.1 国家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冲击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国内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多种思想不断交锋,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大学生党员的判断是非标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一个伴随着意识形态运动的政治过程”[1]。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东西方文化已经交织在一起,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思潮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也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和大学校园道德失范,使一些大学生党员在选择价值观时陷入困惑,一些大学生不能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逐渐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2.2 社会转型对大学生党员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
中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但是在实际的社会发展中,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相当大。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承诺要实现共同富裕,但现在的事实是,贫富之间的差距日益凸显,理论教育内容与现实的脱节,很容易让学生党员怀疑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
2.3 网络对高校学生党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
在过去,高校通过报纸、新闻、电视、广播,就可以指导学生专注于教学和学习,从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党员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互联网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上网,由于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太多、太杂,网络上为了迎合学生趣味而设定的游戏、程序杂乱无章,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再感兴趣,在课堂上,他们更喜欢睡觉、玩手机,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大不如从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灌输”作用越来越不明显,进一步削弱了思想教化的影响。互联网相对开放和宽松的环境还让各种非主流价值观乘虚而入,在网络上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的正面偶像可以逃过他们的抹黑,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诋毁文章。网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群大肆抹黑中国共产党,企图煽动一些年轻人颠覆共产党政权,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由于其特殊的年龄,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很难使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冷静和理性分析。因此,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4 党员队伍结构的新变化带来挑战
据中央组织部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 956.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57.2万个。建党以来,我党由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已经发展成拥有近9 000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随着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党员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党员成分越来越复杂,党员政治素质、思想理论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低素质和低觉悟的一些人混在党员队伍,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的成员。
2.5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日渐削弱
高校是当今高级理论研究主阵地,经过千锤百炼的高校学生把受到的良好教育理论带到各自未来的工作岗位,发挥着国家政策宣传、舆论引导和宣传发动的作用。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单向、自上而下的沟通,以课堂为主要平台,再加上传统的教师权威,学生很容易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然而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上获取课堂上不能获取的信息,他们可以自由而主动地选择,甚至可以质疑和反对主流的思想宣传教育,这无疑大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权威,加剧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性。
3 高校基层党组织价值引领下的在学生党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策略上的价值引领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学校设立的支部,是最基层的组织,要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就必须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始终处于宣传、引导、教育工作的最前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党员,并通过创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改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来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价值引领作用。
3.1 强化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担当,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加强学生党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筑牢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根基,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学生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要立足于 “四个保障”,即强化理论武装,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理论保障;坚持实践导向,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实践保障;追求核心价值,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价值保障;落实工作责任,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责任保障。
3.2 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扎实推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接受新思想最快的一个群体,也是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少年强,则中国强,如果学生党员能形成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引领了大学生的价值走向,这也是基层党组织工作基础与要求。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
3.3 发挥学生党员示范作用,彰显基层党组织引领成效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中的先进分子和模范代表,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是党员培养和教育的关键。基层党组织要建立相应的党小组,彰显党员身份,让学生党员按照标准和要求在学习和生活中始终发挥示范作用。例如,在学校建立党员示范宿舍,对党员宿舍高标准严要求,体现学生党员严于律己,身正为范,并且让学生党员直接带动身边的群众,进而影响身边的普通同学,从而使学生主动要求进步,主动向党员靠拢,积极主动地要求入党,进而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
3.4 打造基层党组织工作品牌,形成持续的群体示范效应
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效应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创新争优氛围,从学生党员先进性出发,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梯队,让学生党员成为新时代的先锋,从而带动普通大学生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研究是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时代社会思潮多元化环境下进行党员教育的必然选择。
3.5 搭建主流意识教育传递平台,扩大基层党组织教育影响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建立起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传递平台,如学生党员活动室,在活动室中大力宣讲党的方针策,并努力使活动室成为学生党员提升理论知识和党性修养的充电站和服务站,定期举行先进典型报告会、党的方针政策交流研讨会,鼓励和号召学生党员牢记党章和党规、中央会议精神和系列讲话,同时建立相应的公众号平台,扩大基层党组的教育影响力,随时把党中央指示精神通过公众平台传递到每个学生党员手中,让学生党员的教育活动深入人心,让基层党组织教育影响力逐渐扩大,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复杂多元的社会思潮交锋的时刻,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观为基本准绳,加强理论研究,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党员的思想,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信仰、政治认同和政治决心,把学生党员真正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