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区时期党管人才工作的研究

2019-03-22王英芳胡军华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党管中央苏区苏区

王英芳,胡军华

(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中央苏区是上世纪我国革命先辈们在革命斗争中开创的红色政权,是新中国建立和建设的首次试水。在这一科学化探索的重要阶段,对于党管人才这一工作也取得了突出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对苏区党管人才工作的探究,能够为坚持新时代党管人才原则、加强新时代党管人才工作提供历史启示。

一、中央苏区加强党管人才的背景

(一)苏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面临的时代环境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遭受重大损失。八七会议上,党反思情况,做出决议,被迫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开始寻求新的革命道路。于此同时确立了土地革命以及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央苏区的正式建立,由此诞生了新的革命政权。据有关资料的粗略统计,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所统辖的12块苏维埃区域,总面积共约40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共约3000万人[1]。面对着这一大片土地与群众,建设与巩固政权的人才显得尤为珍贵。因此苏区时期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管控是必要的。

(二)苏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尚显稚嫩,面对很多事情可能会显得经验不足,尤其是身份转变为政权的领导者与建设者。在共产党仅有的历史中,没有可以参考学习的旧例。并且,在新生政权建设的同时,国民党依旧没有放弃对共产党的围剿。在这内外兼忧的关键时期,大量有胆、有识、有志的人才对于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一方面,经过前期的战斗减员以及根据地扩招,革命队伍中的党员结构变得复杂,非无产阶级思想侵扰着群众与干部。在混乱的战争时期,每个党员的入党动机可能存在差异,思想觉悟也高低不同。因此不可避免会有落后分子以及敌对思想的入侵与干扰。

为扩大苏区的人才队伍,净化党内成员,使政权内群众与干部都保持无产阶级思想,保持党性,共产党与苏维埃政府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二、中央苏区党管人才的工作经验

(一)加强思想宣传,从思想上实现党管人才

党对人才的管理体现在从思想上对苏区人才的领导与规范。在苏维埃时期,共产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以演讲、文艺活动、标语口号宣传等形式,推进苏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并宣传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错误干扰,对苏区人才进行思想武装与思想领导。以思想宣传来达到党对人才的教育与引领,实现人才队伍的纯洁性。有利于引导苏区人才坚定党的信仰,从而扩充人才队伍。

首先,中央苏区充分发挥演讲这一战斗武器的力量,利用演讲宣传来实现党对人才的思想引领。苏维埃政府时期,为使演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各级党支部的宣传队严格挑选题目与内容,并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如正规的会议环境中进行的政治演讲,向群众说明当下情势及应该持有态度的时事演讲,为实现战前动员、战时鼓舞以及战后祝捷的战地演讲。此外还包括专题演讲、画报演讲、即兴演讲等等多种形式[2]。其次,出版各种革命刊物,在苏区群众中宣传无产阶级思想,为广大党员提供学习的材料,以求扩大苏区人才的队伍。据不完全统计,苏区中央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群众团体先后创办出版的报纸杂志有130余种[1]812。包括影响力极大《红色中华》《斗争》《党的建设》《苏区工人》等这些正规出版的刊物,以及油印小报或者传单。通过这些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宣传苏区火热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成就,宣传苏区军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大大促进了苏区干部人才的培养,同时推动了人才队伍的扩充。

再次,苏区通过多样化的文艺活动,加强对人才队伍的红色教育。例如苏区军民创作戏剧、山歌、民歌、民谣等表达形式,讴歌苏区战斗生活,赞美党和苏维埃政府建设。苏区各党支部组织宣传队员、各级干部深入到各地进行宣传演唱,通过文艺活动丰富的艺术形式以及多样的表达技巧,将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潜移默化中传递给百姓。感化了苏区人民,提高了劳苦工农大众的革命觉悟,激起了苏区军民的革命热情与信心。

此外,苏区建设中注重标语口号的使用,通过的标语口号,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实现对人才的思想领导。为做好标语宣传工作,1930年7月1日,红四军在于都县颁发“红军标语注意事项”,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用以规范标语口号的宣传工作。中央苏区时期标语口号内容极其丰富,有的是宣传对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拥护,有的是揭露、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罪行,有的是宣传打土豪、分田地,还有倡导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2]170。苏区建设中标语宣传为苏维埃政府大造舆论,为党管人才的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助力。

(二)重视教育事业,多层次落实党管人才

中央苏区时期,党管人才这一工作还体现在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育是立国之本。在刚刚成立苏维埃政权的新生地,同样不可忽视教育大计。毛泽东曾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3]。面对新生的政权和敌人的剿杀,党在呼唤人才。因此,中央苏区时期面对不同人群,有层次地开展教育活动,并将政治融于教学,很好地落实了党管人才的工作。

首先,苏区人才建设重视儿童义务教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央苏区,几乎各个村子都设有列宁小学,各区、各乡又都设有列宁高小,工农子弟可以实现完全的免费入学。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教学课程规划,不仅传授课堂知识,同时还开展实践活动,并且在教育中注入政治色彩。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之余,使儿童建立了正确的政治观念与政治立场,为参加革命斗争培养了优秀的后代人才。

其次,苏区时期还大力开展扫除文盲运动,致力于提高青壮年的文化水平,为苏区建设与革命斗争扩充人才队伍。扫盲运动以多样的形式开展,主要有夜学识字小组、半日学校以及短期训练班等等。还在村头路口到处设立识字牌,互相督促和学习。此次扫盲运动,群众中的识字人数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群众村民可以阅读报刊,自发了解党情,学习党的精神,大大培养了人才。

再次,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注重发展师范教育,培养优秀教师人才队伍。师范教育是苏区时期各类教育发展的基础,兴办师范教育有助于解决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苏维埃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创办师范教育。到1934年,苏区的师范教育初步形成完整的体系——中央教育部将师范类学校划分为4种类型:小学教员培训班、短期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高级师范学校。大批教师人才的培养,为促进苏区建设提供了助力。

此外,党和政府重视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才的培训。为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素质与领导能力,培养合格的干部人才,中央苏区办有正规学校。例如红军大学、红军彭杨步兵学校、地方游击队干部学校、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等。除了正规干部学校,各省、县的党政组织还经常举办短期的干部培训班,如举办党支书训练班、军事训练班等,形式多样,并且可依据形势流动举办。一大批党政干部迅速成长,根据地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为苏维埃运动的中坚力量。

(三)强化纪律管理,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管控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管控与监督,必要的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相关纪律与法规,以明确的语言文字对苏区人才进行约束与管控。

首先,中央苏区抓党管人才工作,体现在法律条令中对人才的需求与保护。例如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征求专门技术人才的启事。其中写道愿重金聘请医师、无线电人才、军事技术人员等优秀人才[4]。此外,苏区颁布多项法律文件保护人才的合法权益,例如1932年颁布的第六号《人民委员会训令》,详述了多项妇女受保护的权利,强调应给与妇女合理、合法的社会地位。

其次,苏区时期党对人才的管理还体现在一系列选举法令的颁布。从1930年《中国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条例》到1933年9月《二次全苏大会在红军中怎样进行选举》,期间共有九部关于苏区选举的条例细则。详细说明了选举程序、选举标准、各机构人员等信息,体现了选举工作的公开与公平,体现了党对苏区人才的尊重,体现了党对苏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再次,党管人才还体现在党严格的纪律约束。例如,在井冈山时期就形成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苏区依然很好的传承下来。我党还具有优良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共产党严格要求苏区的干部人才牢牢把握纪律与作风建设,时刻注意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党和政府还提出要不断健全、完善党的领导,保持下级服从上级。并立法严格要求反腐倡廉等。

三、苏区时期党管人才工作的启示与借鉴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政治方向

当代的人才思想与人才工作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路线和方针政策。保证党管人才工作下,人才的思想纯洁性与廉洁性。

首先,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加强思想引领,通过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人才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人才就是为了培养党和国家的合格接班人,因此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保证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地位,必须紧紧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

其次,在人才的选用方面,要强化“党管人才”的工作,必须把政治觉悟和党性原则放在首位考虑,确保人才持有正确的立场与态度,才能加以任用,委以重任。人才的选拔标准是“德才兼备”,因此必须严把道德观、政治意识。虽然要考虑人才的才华与能力,但是过硬的政治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

再次,对人才的管理方面,要坚持原则,一旦有违政治方向,有违党纪党规,立即查处惩办,绝不能姑息迁就。坚持党管人才,就是承认并肯定党的领导,因此必须践行党的路线,遵守党的纪律。党要实现对人才的管理工作,就要切实做好监督,任何人才都不准触碰原则性问题, 在党章党规和政治纪律方面坚决不退不让。

(二)重视教育事业,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文化的力量,离不开教育的力量,教育成就人才。

首先,要确保义务教育工作的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更高水平的教育普及工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因此,要确保每个孩子都可以读书学习,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机会。并且,党和政府要着力为每一个人才提供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更高水平的教育普及。

其次,要不断提高各级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设施。通过专项拨款或者优惠政策,提高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为人才提供更完善、更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与成长环境。党和政府要关注各级学校的教学能力、培养人才能力的增强,进而实现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发展。

(三)强化战略保障建设,有力促进人才迸发活力

1.增强体制机制建设

要建立明确的体制体系来负责党管人才工作,以党为领导中心,负责规划整体局势。下属成立小组或机关,分工协调,明确各级党政人员抓人才工作的具体责任,统筹安排人才工作的开展进行。同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将党管人才的各方面任务落实到制度与政策上,实际有效地开展人才培养、选用、监督等工作。

2.提供服务后勤保障

除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实现党管人才工作,还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后勤服务保障。所谓“筑巢引凤”,也就是我们要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人才安心立业。

着力落实人才的住房、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政策,为人才打拼事业提供坚实的后盾,确保人才应享的福利待遇。解决后顾之忧,人才才能踏实建设社会。

此外,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打造更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人才创业。比如完善投资、融资平台,提供更开放的交流合作平台。党和政府可以推出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人才创业,并协调帮助创业团队申请小额贷款,解决人才的资金问题,支持人才创新发展。党和政府还应该着力打造公平竞争、合作信任的交流平台,让人才更好地沟通与学习,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苏区时期党对人才的引领、指导,为我们现代开展党管人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意义。要注重“党管人才”的工作原则,加强党对人才的规范管理,为党和国家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党管中央苏区苏区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管人才”战略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
苏区创业致富人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声音
“抢人大战”要抓住党管人才的“纲”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 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