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2019-03-22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校园思政

李 勤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高等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教育最重要的一道关卡,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发达的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强国”总体要求,如何提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长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1]。

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高校教育工作的手段变得丰富多彩、效率极高。近几年,高校响应国家的号召,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智慧校园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比如应用于学生宿舍管理、学生食堂管理、科研与教学信息获取以及课堂教学信息化等领域,成为了高等院校全面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极大提升了高等院校教育的管理水平,促进了高校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2]。“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升级,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有机的衔接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能更便捷地获取校园中的各项资源,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实现了校园活动的深度融合,其以“管理”为支撑,以“服务”为核心[3]。通过对智慧校园有关理念的贯彻,有关技术的引入,能有效推动高等院校专门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为研究对象,引入智慧校园的先进理论,剖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新路径。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思维陈旧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具有很多需要理解、需要不断学习的内容,很多方面的内容不是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者不是一个永远固定不变的答案,而是会根据党和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进步的需要发生变化的教育门类。那么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的思维固化陈旧,通过个人的理解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并没有结合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对内容来进行深入的理解,更加没有将一些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一方面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程比较枯燥,甚至让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另一方面让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建设的智慧校园设施设备“形同虚设”,没有有效利用起来。

(二)教学形式单调乏味

智慧校园的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对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教学质量的提升往往都是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来实现。但是结合当前高校课程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均将思想政治教育课设置为“大班”教育方式,一般为4-6个班级的学生集中授课。那么在这种大班授课时由于人数众多,教育形式创新存在一定难度,又缺乏更佳的教学场地,使得更多的思想政治课为“照本宣科”,并未采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机房互动授课、智慧移动终端等手段,所以更加难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与监管,让学生们无法摆脱单调乏味的教学现状,最终无法达到创新型教学效果。

(三)教育方法相对滞后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对着授课PPT念,这种传统的方法虽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是比较好的方法,但是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却难以满足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需求。只会让学生们难以理解这些思想政治理论,只会让学生们觉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抽象,甚至于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尽管有些思政教师对教育方法进行了创新,比如在讲解某些知识和案例时,加入了一些让学生们更好理解的视频或者新闻,但是还是无法全面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知识较多难以深入理解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智慧校园建设的有力条件,充分挖掘学生们的兴趣点,改变当前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是未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

(四)教学评价方法不够合理

虽然高校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站位都比较高,但是从大部分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评价来看,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起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对思政教师进行课程评价打分,可学生们对课程评价却不重视,甚至有很多教师会干扰评价的结果,从而导致这种本就不是很科学的评价方法更加无法获得有意义的评价结论。即使有些高校通过一些实名注册的教学评价软件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评价,但是相对老师来说学生们的主体特征明显,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会将真实的情况填写上去,那么就无法达到检验推动思想政治教学发展的目的。

(五)新技术人才缺乏

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师与管理团队并不是没有思考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与发展,有很多教师和管理者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比如提出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专门的教育教学软件、大数据分析技术、VR教学等方法,从而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维度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4]。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发展实际来看,很多设想在实现中会困难重重,而最主要的困难就是缺乏掌握新技术的人才。目前要实现这些设想,不仅需要掌握技术的实践人才,而且还需要了解教育教学的人才。从只注重引入高层次、高理论水平的高校人才引进体系中来看,要引入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难度很大。

二、“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转变思政教学思维

针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教学思想陈旧落后的问题,其根本需要解决的就是不断提升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的自身能力水平。通过国家大力推行的“学习强国”、智慧校园有关思政教育等专门学习平台,要求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与当前时代发展前沿结合的水平,打破原有的固化模式;通过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从而在提升管理和教师团队水平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维,树立更加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感,迫使自己不断进步。

(二)充分利用网络媒介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采用大班的教育方式很难全面解决,那么可以在原有的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借助微信、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校园一卡通为代表的校园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使之与思政教育工作相互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通过这些新的网络媒介不仅可以全面地宣传思想政治有关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习惯。另外还能通过这些新的网络媒介建立师生交流的平台,把原本在课堂上进行的教育教学,搬到新的网络媒介上来,让学生们在学到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不仅能够迎合新时代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通,沟通师生感情。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第一,充分考虑到原先通过PPT教学的弊端。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或新闻的同时,可以在智慧教室中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比如采用视频弹幕、特色视频教学等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思想政治知识中一些字面上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第二,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热情,比如通过课堂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方式拍摄一些小视频,结合当下流行的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迅速理解一些思想政治知识,而且还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价值。

(四)改变教学评价方法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课前评价。在开始思想政治课程前,将授课教师的信息、授课的方式和内容等有关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校园内网等新媒介渠道发送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进行匿名的评价,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真实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课前评价,而且还能够不断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提前规划与调整。第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课中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期间,通过一些新媒介,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沟通,这样可以让老师及时进行调整,改变后续授课的模式与方法。第三,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课后评价。课后评价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全面评价,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系统规划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完善。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在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必须要转变以前人才梯队的建设方式,引入一些具备理工科特别是具有信息技术的人才,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教学队伍的技术水平,全面推行网络教育水平。另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6],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与教学队伍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力度,注重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提升的培训,在让管理和教学人员充分提升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开展网络化在线课程教学,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三、结束语

在高校全面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新技术,加强高校各类阵地的建设,分享智慧校园的“红利”,系统地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规划,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功能,最终为社会整体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校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