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魅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的内在灵魂
2019-03-22涂慕喆
涂慕喆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 350007)
阐释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内核,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应突出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理论魅力吸引学生、启发学生、说服学生。理论魅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的内在灵魂,具体而言,即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格力量、历史规律、辩证思维和实践逻辑。
一、人格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魅力的价值引领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10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要抓住理论阐释的根本,让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最直观、最鲜活、最感人的伟大人格着手,从马克思创立科学理论的生动事例着手,让学生真切感受、真心体会并由衷敬仰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怀。
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力量表现在其崇高的理想信仰,为人类解放事业贡献毕生全部力量。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2]。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树立的远大志向和坚定信仰,早已超越了个人利益得失,正是由于坚持伟大的信仰,马克思甘愿为无产阶级革命、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了全部时间、精力、智慧,牺牲了个人地位、财产和生命健康。
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力量表现在克服疾病、贫穷、颠沛流离等艰难困苦,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为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马克思有着过人的智慧和坚强的毅力,他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着卓越建树。马克思一生两大重要发现,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不论是从逻辑体系还是理论观点,材料运用到论证表达,马克思对每一个问题,都用心钻研,深入思索,反复推敲,绝不是浅尝辄止,被誉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从开始构思起草到最终出版,经历了三十余年。
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力量还表现在他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困难挫折永不妥协和放弃。马克思在科学高峰攀登的道路上,遇到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贫困与饥饿的挑战、流亡与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马克思始终没有向资产阶级妥协,向命运屈服。在他极度穷困以致没法去英国博物馆查资料时,还风趣地说:“一星期以来,我已经到非常痛快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3]28“我连买报纸的一个便士都没有……最好并且求之不得的一件事,就是房东太太会把我撵出去。那样我就至少可以摆脱一笔22镑的账了。”[3]127当他终于在贫困和病痛中坚持完成《政治经济学手稿》,却身无分文无法出版这部伟大著作,马克思仍不无幽默地表示“未必会有人在这样缺货币的情况下来写关于‘货币’的文章!写这个问题的大多数作者都同自己的研究对象有极好的关系”。[4]
人格力量的价值引领应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做好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5]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将马克思坚定的人生信仰、百折不挠的乐观革命主义精神等伟大人格力量传导给青年学生,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教学环节。
人格力量的价值引领应孕育于与当前各种错误思潮的批评斗争中,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纷繁复杂,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层出不穷,人格力量的价值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注重对当前形势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研判,以问题意识为中心,提炼当前社会热点,聚焦理论难点,用马克思领导开展无产阶级工人运动、批判各种反动社会思潮、批判资本主义的生动事例,引导学生不盲从、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审视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思潮背后的本质,从而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二、历史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魅力的时空起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论和历史是不可分割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在历史的涤荡中千锤百炼逐渐沉淀而成,要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放在广阔的历史时间和空间坐标上,用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规律,就是要坚持以史为鉴,以史明志,从历史经验中发现历史规律,把握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6]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弄清中国、世界、人类社会,从哪里来,当下在哪里,又要到哪里去;要向学生讲清楚“四个选择”,使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在历史曲折发展中,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得来的宝贵成果。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规律,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要客观分析具体的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不用今天的标准来苛求古人,不用今天的理论来验证过往。提高历史思维,要加强对学生的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历史的学习,在历史与现实、未来的纵深思考中,总结历史经验,引领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从哪里来,去往哪里,走向何方。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规律,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恩格斯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推动历史进程、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阐述了影响历史进程的是有思想、有目的、有预期的人的活动,不同个人活动形成的合力形成了历史;个人不能决定历史,个人的各种各样的合力创造了历史,恩格斯进一步揭示了隐藏在无数相互交错的个人合力背后并构成历史的真正动力,“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动机,不如说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并且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8]。由此,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表象中的本质,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作为物质资料生活生产的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所推动的,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三、辩证思维: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魅力的认识工具
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辩证思维,就是要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充分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辨证思维认识工具,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了人类科学和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创造性地批判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全面统一并贯彻到自然界、人类社会历史在内的全部领域,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把它转换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并明确指出,无论在自然观上,还是历史观上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其自身严密的辩证思维,即建立在实践观基础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基本观点,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以及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则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的方法等。
习近平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9]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阐述中突显辩证思维,用好理论思维工具,使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是找准立足点。辩证思维是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的重要认识工具,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由此衍生的辩证思维方式,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个认识工具,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自觉遵循客观规律,避免盲目性,克服自发性、片面性,并运用辩证思维分析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人生抉择中所面临的实际困惑和问题。
二是找准切入点。抽象的理论来源于具体经验,辩证思维的培养绝不是理论的强行灌输和枯燥说教,而是教师在掌握真谛、融会贯通后,找准切入点来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要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提升课堂的亲和力。这个切入点即是从学生感同身受的具体经验出发,从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出发,从纷繁复杂的网络数据信息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正本清源,理清事物的发展脉络,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跟风,帮助学生建立理性批判思维。
三是找准发散点。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规律,理论发展无止境、认识也无止境。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教师的讲述要找准发散点,即懂得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此及彼,由彼及里,由表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发散路径,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自主学习,教师面对面传授延伸到网络学习平台,使课堂书本学习延伸到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学习,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终端等新技术,从而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拓展为无限的、广阔的全方位学习、终生学习的境域中。
四、实践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魅力的最终落脚点
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逻辑,就是要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脚踏实地,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说:“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10]如何引导学生用所学所思来改造世界?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魅力的最终落脚点,也是质量评价效果的最终显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实践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作为对象性的现实活动。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理解。”[1]13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利用客观规律,人能够将思维付诸社会实践,从而改变和创造物质世界。二是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外在形式,借助外在的物质手段直接作用于现实世界,区别于人以认识活动、理论活动等方式认识和理解世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134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证明思维的真理性与现实性,纯粹的认识活动、理论活动无法自身证明自身的真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逻辑正是建立在充分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之上,从三个方面不断加深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课内实践主动性、创造性。课内实践教学受制于有限的时空范围,在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上更要突出精准、高效、互动,使大学生成为课堂创造性和实践性主体。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开展课堂辩论、主题演讲、专题汇报、大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展示、片段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课内实践活动。课内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的生动具体演绎,其本质和功能是服务于理论教学,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二是强化协同效应,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独木不成林,众河汇成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部、学工部、校团委、学生会等各类党团学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互相协作的良好局面。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1]135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校外社会实践,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方式,比如红色革命文化遗址考察、乡村田野调查、企业生产调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考察、地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考察等,使大学生逐步认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1]在火热生动的社会各行各业中,充分认识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
三是引导学生从社会实践中真切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加深对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绝不是从课堂理论到课后参观调查等简单的单向度输送,而是在于引导并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社会实践中提炼、总结、反馈、再实践的交互性持续过程。这个持续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社会实践,通过实践转变为现实世界、客观世界,再从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加深理性认识,逐步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现实,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