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浅析

2019-03-22孟令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建设

孟令伟

镇赉县国土空间利用服务中心 吉林 白城 137000

前言:

生态城市是一种独特的城市类型,主要将处理城市污染问题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多种渠道降低城市污染率,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居环境。

一、生态城市规划价值

(一)提升城市结构的合理性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城市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也随之上涨,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升城市空间的利用率,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成为当代城市化建设与发展重要命题。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工作,能够将城市发展同生态发展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使城市文明与生态文明能够协同发展。

(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内容的不断完善,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森林资源枯竭等自然环境问题油然而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为城市未来发展带来严重阻力。通过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工作,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将从生态保护视角出发,对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矛盾进行处理与整合,将经济与环境维持到一个相对平衡发展的状态。

二、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活动中,若仅凭建设者的主观意愿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将很难达到理想的建设效果,甚至还出现恶性循环局面。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过程,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不可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成果,并运用生态技术对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优化与整合,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管理方案,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净化城市空气。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时,需要针对生态环境破坏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地区或者是在短时间无法快速恢复的地区,进行重点管理与规划,从多渠道出发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整合,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或者是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恢复的地区,能够在长时间的管理与维护中逐步得到改善。

(二)与时俱进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作用下,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工作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立足于本地区环境发展现状,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整合,创建具有可实施性的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体系,并在后期实施过程不断对该体系进行完善与整合,积极做好生态理念的补充工作,配合国家长期发展理念与规划,以生态建设保障体系为基准,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革与优化。除此之外,生态城市规划过程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生态城市规划人员只有拥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灵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式方法,才能够将生态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控制到相对适宜的范围,使生态城市规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三、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模式

(一)海绵城市

在某些不正确、不科学的政绩观指导下,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大量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严重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特征,使得城市很容易蓄不住水,出现“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现象,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到生态城市规划中,不断扩大建设工程的绿化面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逐渐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模式,从而达到有效的解决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消减雨水径流,补充城市地下水的目的。

(二)绿色出行

现如今,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被广泛推广到城市建设活动中,绿色出行成为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构建基础。绿色出行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将公共交通塑造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疏密有致,集约低碳的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调整路网系统和小区形态及土地利用,以形成“城市格网”,从而使城市更为适宜步行、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公交出行,创设城市绿色通道。

(三)城市双修

在以往城市建设活动中,人们往往注重忽视自然环境,导致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长期处于之中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需要建设者全面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关注城市发展过程所形成的环境问题,积极做好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工作,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开展‘城市双修’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城市双修’建设工作,运用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管理办法,将‘城市双修’工作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巧妙的结合到一起,用修复好的绿地或者是新建好的绿地开展城市海绵建设工作,实现对城市绿地的全面修复,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空间环境。

(四)低碳产业

生态城市在建设活动中需要全面提高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从低碳产业系统的创建入手,对生态城市进行全局规划与设计。首先对社会生具有代表性的能源应用企业进行生态理念的宣讲工作,全面提高企业能源节约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理念作为突破口,对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能源应用企业实施全面整合,使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能源应用企业能够在市场发展中起到良好的领导带头作用,为社会中的其他企业做好表率。例如,在工业生产运营中产生大量难以降解污染物的企业,通过运用节能技术与低碳技术对工业生产环节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积极做好污染物的收集与处理工作,有效降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避免水体环境、城市空气遭到工业污染物的破坏,使工业企业在提升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能够对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给予高度关注,在实施工业生产运营活动时科学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地方企业能够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奉献一份力。其次,需要做好区域规划工作,将生态城市规划过程的实际需求作为突破口,将低碳产业系统运用到城市的某一个特定区域内,并在后期建设与发展中不断扩大低碳产业系统的应用范围,为城市发展提供诸多助力。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到生态城市低碳产业系统的创建活动中,制定一系列具有可实施性的方针政策,及其城市与区域政府之间的合作,为低碳产业系统的创建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五)低碳社区

城市既是经济发展载体,更是人们的生活家园。不能因为搞经济而把城市搞得不宜居,衡量城市好坏的标尺是宜居性。社区,作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基本结构单元和功能载体,是持续推进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所以,构建活跃宜居的低碳社区,是一个城市生态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步骤。具体来说, 低碳社区,应该包含步行优先的邻里社区、优先发展的自行车网络、密集的街道网络、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多功能混合的邻里社区、土地开发强度和公共交通承载力相匹配以及紧凑型发展,提倡短程通勤、规范停车和道路的使用,增加出行便利性的特点。

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平衡,促进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过程,我们需要从海绵城市、绿色出行、城市双修、低碳产业、低碳社区五个方面着手,将绿色出行纳入生态城市规划体系,开辟绿色发展通道,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构建活跃宜居的低碳社区,积极做好城市地区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工作,在城市双修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拓展绿色空间,改善城市地区的生态功能,优化城市地区的空间环境,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生态建设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养生”娱晚年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