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教育情怀的养成路径探究

2019-03-22袁高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1期
关键词:情怀思政教育

袁高丽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昆山 215332)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该文主要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六个要”中情怀要深这个维度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情怀。在汉语语境中,情怀主要是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2]比如“教育情怀”,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奉献、探索、创新改革的一种情感状态,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深厚的教育情怀对教师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驱使,有深厚教育情怀的高校思政教师肯定是一名好老师,能够深深感染自己的学生,赢得学生,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拥护共产党领导,心中始终装着国家、民族的优秀时代新人。

1 高校思政教师教育情怀的特性

高校思政教师情怀要深,这种深主要体现在对授课对象也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对自己教学本职工作的挚爱,不断探索和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创新,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四个自信”,真正发自内心的信所传授的“道”。因此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情怀具备以下几个鲜明的特性。

1.1 高校思政教师教育情怀具有信念的无比坚定性

在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部分西方学者和从政者仍然对我国持有不友好、怀疑甚至是排斥态度,不断打压我国的发展,不断挑衅。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没有坚定性的情怀称不上真正的情怀,只能算是对特定对象的一种喜欢、喜爱,流于形式,流于表面。教育情怀尤其如此。信念的无比坚定性促使高校思政教师在课堂中言语铿锵有力而自信,良好的精神风貌将直接对高校学生产生最直接的话语说服力和行动影响力。

1.2 高校思政教师教育情怀具有鲜明的现实影响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思政课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心里,让他们真正理解所接触的现实社会折射出的一系列问题,形成独立思考、冷静分析判断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而非人云亦云,抑或不知所云。有着深厚教育情怀的高校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与学生平心静气地共同探讨一系列现实的、尖锐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生活中,能与学生共同碰撞出真理的火花,探索真理的奥秘,能够用教师自己的独特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启发学生。

1.3 高校思政教师教育情怀具有鲜明的情感倾向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情怀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决拥护、对培养合格时代新人的坚定追求。这种教育情怀深深刻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骨子里、血液里,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我们的个人梦想,并为自己的职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情怀指向于教育事业、专注于思政教学领域、忠诚于党和人民,服务于自己的学生。

2 高校思政教师教育情怀的内在维度

教育情怀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自觉意识行为,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情怀的内在维度主要包括教书育人的情怀、为人师表的情怀、不忘初心的情怀以及做好老师的情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情怀要深,教育情怀能够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扎根教育实践,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的成长,做新时代有志青年,做思想蓬勃向上的梦想青年,奉献社会、成就自我。

第一,教书育人的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所在。教书是高校教师的最日常工作,高校思政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教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某个知识点,是启发高校大学生独立思考,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有冷静分析的睿智。只有高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以及情感认同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自信有底气,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言行举止,时时不忘内省的自觉,教书育人的情怀将会无形融入高校思政教师的生命血液里。

第二,为人师表的情怀。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句话指明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特别是高校思政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则在课堂上讲授得再好,也没有一丝说服力。高校思政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必须先不断完善自身,做让学生喜爱的人。学生喜欢言行一致的教师,喜欢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师,喜欢有表率力量的教师。

第三,不忘初心的情怀。高校思政教师在面临职业倦怠以及思政教学改革瓶颈期时,要时刻不忘初心,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确保办学的政治方向,明辨是非,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国家和民族培育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践行者。牢记自己肩上的使命,厚德仁爱,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进行学术研究,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四,做好老师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3]做大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没有哪个老师不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如何成为学生喜爱的思政教师这个课题值得每一位高校思政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我们要坚定做好老师的信仰,这种信仰的力量会让高校思政教师更挚爱自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精神应该深入到每所大学思政教师的思想中,做学生热爱的好老师。

3 高校思政教师教育情怀养成的路径探析

高校思政教师直接面对一群有激情、有新思想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魄力和勇气,但有时也有些冲动、思想容易受到一些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情怀对于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心、坚定性、使命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培育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情怀是当下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之一。

(1)加强高校思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高校思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强化的前提是职业认知,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可以定期参加国培、省培、校内培训等,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高校思政课培养的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责任重大。高校思政教师虽是现实生活中成千上万岗位中的普通一类,但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加强职业认同感,增强职业自信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培育合格时代新人。

(2)重视高校思政教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高校思政教师职业上的幸福感、获得感往往来源于学生们正能量的言行举止、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等方方面面。学生真正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会极大增加高校思政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培养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情怀,这种无形的精神奖励对于教师来说是最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幸福感时,就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激励着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

(3)树立高校思政教师高远的价值追求。高校思政教师要有高尚的价值追求,以教育家为自己的奋斗榜样和目标。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阐述有三类人不是真正的教育家:一是政客“教育家”。成天官话套话,把教育作为自己事业的跳板;二是书生“教育家”。只会进行书本知识的一味灌输,重理论轻实践。三是盲行盲动的“教育家”。[4]虽然重视教育实践,却没有深厚的理论底蕴作支撑。真正的教育家身上都有着清晰脱俗的教育情怀。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树立高远的价值追求,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追求。

4 结语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立德树人、培养合格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对思政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的殷殷嘱托。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情怀养成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强化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不断获得,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情怀将得到极大提高和增强。一名有深深教育情怀的高校思政教师才能把思政课上好,才能把高校大学生引导好,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情怀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题解教育『三问』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