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管理”理论在新建本科院校“双创”教育中的运用

2019-03-22侯晓珊童子祥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新建双创

侯晓珊,童子祥

(滁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双创”教育是在现阶段新建本科院校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学生主体性教育。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1]。

1 “目标管理”理论阐释

目标管理内涵实质即用发挥目标指引作用,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以绩效成果验证为重要标准,组织和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统一达到终极目的一种管理方式。随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这一学术主张分别两位著名学者泰罗(科学管理学说)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形成的。在“互联网+”思维下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运用新理论和新视角来指导高校管理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举足轻重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双创”工作是以生为本,重视理实结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把目标管理理论成果运用到新建本科院校“双创”教育活动中去,以达到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双赢的目标任务是值得关注和探究的。

1.1 “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理论认为,目标的管理者是通过将接受任务的被动性转变为追求目标的主动性,从而达成管理效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目标管理的具体内涵则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管理要以目标的计划性为旨要;二是目标的制定者与目标的执行者相统一,成果管理和过程管理并重;三是设定可行考核目标;四是强调目标量化评价机制;五是系统管理中强调管理可行性和延续性。

1.2 “目标管理”的核心

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就是管理目标。那么,所谓的管理目标就是将可预期效果作为管理活动与过程的唯一旨归,管理活动的一整套流程都是在可预期效果的引领下完成的。因此,管理目标存在如下特征:第一、层级性。层级性是根据目标实现的水平与等级可以分为高、中、低,以及最终实现的总目标。每个层级目标的实现是为了下个目标完成建立基础,以致循环往复达到最终目标。第二、领受性。无论是对目标的原始制定者,还是对目标的具体执行者而言,不同层级的目标都是在目标激励作用下主动地接受和完成。第三、考核性。目标考核完成过程采取量化考核方式,将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完成都是为了最终大目标完成,而且这个过程是可操控的,可量化的。

2 “目标管理”理论对新建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工作启示

2.1 “目标管理”有利于助力营造“双创”活动氛围

“目标管理”核心是以结果为考核重要方式,重点是目标成果实现,是成果管理方式典型代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一方面要把个体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成功目标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总体目标的完成二者统一起来;一方面要把个体学生的评奖评优、学分认定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等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总体目标是靠全体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在完成目标过程增强学生个体成就感,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目标管理”主要意义在于想方设法让学生重视自己创新创业活动,重视他们自己创新创业活动成果目标实现。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成果直接关系与高校“双创”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校人才培养质量效果。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动态循环的过程。这种循环的过程,积极促进学校的争先创优、赶超比创整体氛围起到积极作用。

2.2 “目标管理”有利于加速构建“双创”团队形成

“目标管理”是为了帮助高校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学生成果为价值导向,是为了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创新创业项目为目的。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方式完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任务。也就是说学生个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要采用“自下而上”方式设定成立创新创业团队,而新建本科院校学校选择“自上而下”的方式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通识创业知识教育。这种学校层面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目标设定要保证创新创业团队活动可行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使得学生团队形成和学校教育目标相互融合和高度统一。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活动目标管理可通过目标管理体系把创新创业团队目标和创新创业个体有机组织和粘合起来,使创业团队个体和创业团队树立的集体全局观念和产生团结互助精神,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在创新创业活动积极性,提升创新创业团队管理规范性。

2.3 “目标管理”有利于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心理学者普遍认为,要想提高个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除了应该给予积极物质方面激励外,更要赋予他们权力、义务和荣誉等方面成就感,这是个体主观需求层次内在驱动力所致。因此,需要这一心理特征是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行动力量之源,它对于学生个人行为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创新创业团队目标基于是否充分发挥个体聪明才智,是否提升个体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否确保个体完成创新创业活动。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目标管理可以利用各创新创业团队成员抱负心和进取心,积极满足学生个创新创业需要,积极发挥创新创业团队个体力量,指导其成立创新创业团队让创新创业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统一思想,共谋发展,使个体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整体管理目标中设定各个创业创业团队各自团队目标。

2.4 “目标管理”利于积极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成才

培养应用型高水平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任务之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和发展前景。为了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知名度和信誉度,转变国家人才战略,迫切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互联网+”思维时代潮流和经济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的“双创”教育活动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一种有力探索。新建本科院校通过目标管理手段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和引导高校学生和依据学生个人特点,采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设立总体目标方式,积极帮助和制定创新创业的学生个人的具体目标。创新创业学生个体在团队管理目标和学校宏观目标指引和激励下,学生个体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来实现学生个体预期目标,从而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根本目的所在。

3 新建本科院校的“双创”教育目标管理的设定

前苏联著名学者马卡连柯的著名“平行教育理论”提到: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目标管理”理论的最重要方面就是目标中的递进性。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双创”教育目标设定,就是利用子目标之间递进性和延续性完成学校最终目标。简单地说,目标管理中的一个子管理目标的达成为下个子管理目标奠定基础,后一个子管理目标的完成再奠定下一个子管理目标任务达成,这样循环往复下去,最终完成终极管理目标。新建本科本科院校以“以市场需要为方向,培养‘地方性、实践性和应用型高水平人才为宗旨”的实际特点,依据新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个体的特征,把“双创”教育活动与人才培养过程深度融合。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以年级为分界点划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设定最为合适。把新建本科院校在校期间人才培养过程可以细化为三个时期的阶段小目标。低年级(包括含一、二年级)以“强化专业学习,夯实专业知识”为管理子目标;中年级(包括三年级)以“提高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训练”为管理子目标;高年级(包括四年级)以“规划职业目标,强化创业实践”为管理子目标。这个管理目标体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构建“专业学习、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的“四位一体、融会贯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4 实施新建本科院校“双创”教育活动目标管理的措施

4.1 做好创新创业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为了新建本科院校“双创”教育的目标管理任务,每年从新入学的新同学入学教育开始,把“双创”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入学教育中去。新生的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学生的第一课,对学生发展和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第一堂课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新生四年的努力方向,影响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目标的能否顺利实现。入学教育首先将让新生知晓专业学习基本任务和目标;其次,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双创”教育目的与意义所在;再次,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让新生在校期间逐步养成创新创业意识;最后,帮助新生转变身份与角色,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新生个体特征,入学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思想导论、优秀校友创业论坛、创新创业指导会、实地参观访谈观相关创新创业知识测验等等。

4.2 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被视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2]。新建本科院校以“双创”教育改革为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创业数量和创新创新创业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活动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新建本科院校在硬件上要努力为在校创新创业学生建设硬件设施,确保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关于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政策落实,为高校在校学生提供基本场地、资金和技术。在软件建设上新建本科高校要帮助大学生转变教育理念,实施高校学籍弹性学制、建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大对创新创新项目扶持力度、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训力度、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方面和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上下功夫。

4.3 强化创业团队成员生涯规划教育

培养应用型高水平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宗旨之一,这与“双创”教育活动主要目的不谋而合,具有高度统一。地方高校在“双创”活动目标管理中最主要通过做好在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工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双创”目标,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问题,为学生创新创业目标提供指导与服务。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要落实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采取“三定方针”指导,即是“定职业岗位方向、定职业发展地方、定职业能力位置”的方针[3]。

4.4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有效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工作是极其复杂而教育工程,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目标任务实现是缓慢,高校“双创”教育目标实现也是艰难的。因此,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是激发每个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完成创新创业活动是学校层面宏观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美国著名学者希尔博士强调:“没有任何人是不受激励而做任何事的。”要想激励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必须采取激励措施。新建本科院校为实现教育管理目标,在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管理中,需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例如对创业自信不足学生可以采取榜样力量启发法;对进取不足的创新创业学生可以采取荣誉和行为激励法;对阶段性不求上进的创新创业学生可以采取情感和关怀激励法。总之,采用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个体在校期间完成个人创新创业活动的目标,那么学校双创教育目标也就不难实现了。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采用目标管理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尝试,是实现新型管理方式改变,是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落脚点。利用目标管理的理论方法,是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一种全新的理论阐释,对新建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新建双创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目标利润导向下的基层采油单位绩效评价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