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
2019-03-22周建祥范蕴玉
周建祥,范蕴玉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 苏州,215009)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至关重要,而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也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1]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完全依赖于基层党组织。因此,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证每个战斗堡垒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保障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顺利推进。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是其核心一环。高校作为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对于促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更是意义非凡。
1.1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关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
早在中共十三大上,党中央就提出了要从严治党。在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了“全面”二字。“全面”二字,便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具有既丰富又深刻的内涵。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不仅要“管”全体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还要“治”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450多万个基础党组织中的一部分,有学生党员178.8万名[2]。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管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对党执政兴国具有重要影响[3]455。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仅有助于规范当下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同时由于高校党组织的特殊性,其组织力的提升,还能够保障全体学生党员接受正规的党性教育、参加规范的组织生活。学生党员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后备力量,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能够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坚实基础、提供优秀人才。
1.2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党的伟大工程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3]16。党的诸多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组织的组织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才着重强调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虽然毛泽东早已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提出“组织力”一词,但是学术界至今仍未对“组织力”的内涵进行统一界定。作为理论研究的场所,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对于推进“组织力”研究具有重大作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4]。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进行提升组织力的探索,不仅能对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重大作用,更重要的是,一旦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而凝练出的理论,通过在全党范围内加以推广,能够有效提升全体党组织的组织力,从而有力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进程。
2 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的危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着重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而这类问题正是由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所致。高校基层党组织由于组织力不强,普遍存在党组织作用弱化、教育管理虚化和地位边缘化等问题。
2.1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3]61。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强不强,体现了一个党组织政治建设是否合格。而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强弱,则体现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上,包括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和推动改革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也不外如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组织力的强弱。当下,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具体表现为:政策贯彻能力弱,在宣传党的主张和贯彻党的决定时,领导在台上照本宣科,组织成员在台下被动接收,党中央精神的传达效率极其低下;动员能力差,这不仅体现在团结动员群众上,还体现在团结动员组织内部党员上,比如在发动学生党员时,存在不少学生党员以学业或考研为托词而缺席组织活动的现象。长此以往,党中央的政策精神得不到高效传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彰显,必将导致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威信日渐衰落,作用也随之弱化。
2.2 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虚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强化党员的党员意识,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然而,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由于组织活动执行力差,且缺乏有效监督,基层党支部未能按要求制定支部学习计划、撰写年度工作总结,且党员教育管理开展不扎实、不深入。“党政联席”成了讨论行政事务的高层会议;“三会一课”成了谈论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基金申报的专题会;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严肃性,往往流于形式,走进了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对学生的考察偏重于可以量化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思想道德表现的考察占比较低,未能切实把好“进口”关。
2.3 高校基层党组织地位边缘化
在我国,虽然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高校党组织存在管理力弱、发展力欠缺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管理力弱、发展力欠缺并不是指高校党委管理学校事务不力,更不是指高校脱离党委的领导,而是指高校中重业务轻党建现象严重,高校党建工作的边缘化导致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地位边缘化。在部分高校中,行政部门甚至党委,更加重视学校品牌、学科质量、科研项目的等第及数量、毕业生就业率等显性的、易于量化的指标。而高校党建工作是隐性的、难以量化的,加之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其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大多是由教师兼任,他们除了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外,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难以全心全意投入到党建工作中。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的社会认可度也不高,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极大限制了党建工作者的积极性。部分高校中还存在基层党建队伍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更加加剧了党组织地位边缘化的程度。
3 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3]60-61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其组织力。
3.1 提升贯彻力和动员力,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用
党中央精神意志的贯彻落实,主要依赖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缺乏相应的政策贯彻力,其组织内的党员就难以准确把握党中央政策精神,容易导致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不到实处,陷入“文山会海”,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提升基层党组织贯彻力至关重要。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贯彻力,首先,要强化全体党员的主人翁意识,树立党中央的任何主张和决定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观念;其次,党组织负责人要深入理解把握党中央政策的精神实质,根据职业特性,借鉴课堂模式,创新传达方式,深入浅出地向普通党员传达党中央的主张和决定;最后,要提高普通党员的政治意识和党性修养,做到高效接收信息,按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每个共产党员入党时都曾宣誓要“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然而,随着党龄增大,部分党员越来越淡忘曾经的誓言。诚然,由于单位属性不同,高校基层党组织缺乏一定的权威,但是党组织动员力的缺乏,归根到底还是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大局意识欠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诸多党内规定,如《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在今后的党内生活中,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办事,做到奖罚分明,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强化党员的遵纪守法观念,进而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力。
3.2 提升监督力和执行力,以落实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3]64。其中,党员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尤为重要。主动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是党组织防腐拒变的关键。基层党组织监督力的提升,可以从内部对党员进行有效约束,强化党内教育管理的严肃性,督促党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此外,党中央还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以强化基层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作用。
执行力是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关键,良好的执行力对于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对于强化党组织教育管理的功能具有显著效果。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首先,要强化党员的身份属性,提高其身份认同;其次,积极宣传同学们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党员意识到榜样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激励学生党员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最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活动为抓手,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其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3 提升管理力和发展力,以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党要管党”,基层党组织管理力的高低,决定了该党组织发展力的大小,最终将决定党管党治党成效的优劣。2018年5月,教育部党组出台了《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间骨干力量”[5],推动党务干部和学术干部双向交流、交叉任职[6],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运用党支部书记人格魅力与专业优势,促进支部书记对基层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力,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此外,高校党委也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对基层党支部的管理。首先,学校党委要注重党建工作考核评分指标的修订,提高党建工作在学院评比中的分值和比例,以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为抓手,倒逼他们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力;其次,要将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年度述职报告的重要考核内容,强化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注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力;最后,要创新组织设置和工作方法,充分调动组织内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成员的参与度,强化其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始终坚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