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
2019-03-22黄玲侠
黄玲侠
(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它的目标在于发展人的理性思维、培养每个公民应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学科核心素养,既需要凸显学科的本质,又具有独特、重要的育人价值。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近两年,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目前有很多研究,但对其的内涵、构成尚未达成一致,正在探讨之中。如马云鹏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中提出的10 个核心词都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1];陈六一、刘晓萍认为数学人文、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构成了数学素养[2];周淑红、王玉文认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4 个基本构成要素:应用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几何直观[3]。孙晓天教授指出,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数学课程的底线,是推动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有利杠杆。王永春老师认为可以从数学认知、思想能力、个人发展三个维度构建数学核心素养。
综观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尽管各方观点并不一致,但有几点是共通的:都是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数学的育人价值;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关键能力还有必备品格; 而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核心概念,不管是否是核心素养,都值得深入研究和落实。
2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刚步入数学大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同于其他学段的特有方式。
2.1 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学科是抽象的,很多人认为是枯燥的,所以,数学学科更需要有学习兴趣。
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儿童,“贪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学时,可以多设置一些游戏环节,把所教学的知识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年级,可以通过现实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兴趣。这里的现实问题,可以是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创设的包含数学问题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探讨、交流,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悟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于数学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时,可以把所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味到现实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不管是情境导入还是教学新知识中的现实问题,亦或是练习中,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都要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再次,加大数学史的融入。数学教学应当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文化教学,是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小学数学与数学文化联系密切的就是数学史。教学时,可以把有关的数学史、数学家的工作轶事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方式,体味数学研究的过程。
最后,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美。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的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用数学本身特有的美去吸引学生,数学中的对称美、公式的简洁美、黄金分割美、诗词中的数字美在小学数学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教学时,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体现数学美的内容,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美,对数学产生兴趣。
2.2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是创新的第一步。不管是独立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还是合作学习中的同伴交流,都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通过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创设一个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数学情境。数学情境就是对现实情境的一个数学化,这个情境问题是直观的、容易引起想象的数学问题,隐含在数学问题后的背景是学生熟悉的背景,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相关联,具有典型的数学特征,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师教学时,要围绕所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串”,把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一系列带有探究性的问题,各问题间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维连绵不断,不断地去解决问题串,在问题的逐一解决中,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学生思考问题时,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老师比较急躁或者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对于提出的问题,经常急于公布标准答案,或者完全可以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变为教师讲解,从而错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时机。教师教学中需要坚持一个原则: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说的,教师绝不代替。
2.3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理性思维的升华,是核心素养的核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四基”中指出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首先,作为教师,要熟悉小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小学常用的思想方法很多,包括对应思想、转化思想、化归思想、比较思想、集合思想、极限思想、模型思想等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有的隐含在教材中,需要教师在备课研读教材时,仔细挖掘。
其次,在教学时,以数学思想为主线,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比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如果学生理解了把未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已知-长方形的面积的转化思想,在后面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时,就是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想到用“转化”的思想去解决;再比如,通过某一道行程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悟建模思想,当再次遇到行程问题时,学生就更容易利用建模思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学习习惯上面”。习惯是一种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好的学习习惯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比如,专心听讲、认真阅读、做完数学题及时检查、认真总结、认真完成作业等。认真听讲即认真看教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动作;认真倾听教师讲解及同学的回答;认真思考老师提的问题以及同学发表的意见; 认真动手操作和做练习。认真阅读主要是认真读题、审题,弄清题目的要求,正确理解题意等,小学生中经常出现的“粗心”错误,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没有认真读题,没有完全理解题意,就开始动手计算导致的错误;认真检查,小学生从小要养成做完题及时检查的好习惯,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做完题及时检查,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检查的方法;认真总结,即做完数学题认真反思,总结解题的策略方法,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策略归类、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积累数学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养成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态度。认真完成作业,要求书写美观、工整,数字、运算符号等书写规范,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订正等。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数学学习中循序渐进、不断地积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