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在《交通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9-03-22向往谢媛

成功 2019年3期
关键词:交通网络交通流模拟器

向往 谢媛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114

一、背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相关科学技术,生成与一定范围真实环境在视、听、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装备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产生亲临对应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1][2]。VR眼镜和驾驶模拟器是虚拟现实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的两大重要工具,都能够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全真模拟环境体验交通演化过程,尤其是驾驶模拟器,在交通设计领域广泛应用。赵希等[3]阐述了基于汽车驾驶模拟系统的交通标示设计方法;余贵珍等[4]针对不同道路弯道半径研究了车辆弯道行驶侧倾稳定性与侧翻预警功效;赵曼[5]采用汽车驾驶模拟器基于驾驶员注意力需求对道路线形设计的复杂度进行研究。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交通设计领域应用的前人研究成果丰富,以道路和交通设计的影响分析和功效研究为主,对如何在《交通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微观层面探索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交通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二、交通设计课程的特点

交通设计是连接交通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纽带,好的交通设计方案既需要设计者掌握大量的设计理论,又需要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交通设计》课程需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策略等,主要内容包括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交通设计基础与条件、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枢纽交通设计、停车场交通设计、交通安全设计、交通语言系统设计等。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交通问题基于国家设计规范,选择合适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工程化设计,解决存在的拥堵或者安全问题。

该课程所涉及的城市道路、公共汽车、交通枢纽、停车场等交通设计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适合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例如交通语言系统设计,除了文字和图片,还需要更直观的方式描述语言系统的设计效果和对交通参与者的影响。

三、交通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模式

虚拟现实技术(如驾驶模拟器和VR眼镜)可以基于仿真建模软件全真模拟交通网络、交通流和交通环境,并将设计方案插入仿真场景中,开展人机交互体验,分析设计方案对交通流的影响和与期望效果的差异。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在《交通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一)交通网络模块构建

交通设计以实际交通网络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基于仿真软件构建静态的交通网络模块,包含路段、信号灯、交叉口、公交车站、交通枢纽、停车场等交通网络中的关键硬件设施,并根据交通设计的需求对模块进行组合与拼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交通网络虚拟仿真综合场景,并为了增强场景的真实感,构建房屋、树木等交通环境设施。

(二)标准化交通流场景构建

在交通网络模块的基础上,采用C#、JAVA等程序语言设置多样化交通流的运行,面对不同的交通问题,对车流密度、车辆流量流向、行人流量流向、道路阻断、信号配时方案等动态交通流进行设计。

(三)人机互动与方案对比

在静态和动态的模拟仿真场景设计完成之后,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开展人机互动,分别以驾驶员和行人的身份参与到仿真场景中,对比评价不同交通设计方案对驾驶员和行人的影响,寻找最优的交通设计方案。

猜你喜欢

交通网络交通流模拟器
基于LSTM的沪渝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
有向图上高维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在交通网络中的应用
了不起的安检模拟器
盲盒模拟器
划船模拟器
国防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模型研究
基于加权组合模型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交通网络规划发展
城市群交通网络层次分析研究
交通流随机行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