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家庭教育不良行为的反思

2019-03-22刘冬影

成功 2019年3期
关键词:拉拉小朋友案例

刘冬影

乌兰浩特市呼和马场学校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案例背景: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子女的天然学校,子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因此,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工作繁忙,很多孩子是隔代抚养,因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没有玩伴,又很少走出家门,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孩子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案例描述:

案例一:拉拉变了

拉拉是我班今年刚来的插班生。她是个文静、聪慧、漂亮的小女孩,平时喜欢在老师旁边问“为什么”,是个很爱说话的女孩子。自从她为了避免手足口病,在家休假半个月后来幼儿园,像变了个人似的,性格优柔寡断,动不动就哭。她手里一直揣着她心爱的玩具兔,晨间桌面游戏时她不碰任何积木,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说话,每次的户外活动、区域活动、上课,甚至连上卫生间也要带上,午睡就更不用说了,唯恐被别的小朋友拿走。一段时间里,拉拉一直这样。

案例分析:

拉拉从小就生活在姥姥、爷爷、奶奶身边,全家人非常宠爱她,她要什么都满足她。她从妈妈所在的幼儿园来到新的幼儿园,看不到熟悉的亲人,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产生忧伤、紧张不安等情绪是很自然的。她妈妈恰好这段时间刚调到一个新的岗位,她爸爸又住院了,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她。拉拉觉得受爸爸妈妈冷落,再加上一个多月在新幼儿园集体生活已经没什么新鲜感了,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因此,她会有前面的一幕。对于这种孩子来说,只有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自信的、满足的。

案例二:我不喜欢吃……

优优是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女孩。刚来幼儿园时她不吃鱼、肉、菜,每次吃饭只喝点汤,就吃白米饭。一天中午,孩子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炒茄子和豆荚味道非常好,惟独优优拿着勺子在碗里搅来搅去,就是不将饭菜放入口中,还一边嘴里说着“我不喜欢吃茄子、我不喜欢吃豆荚”之类的话。别的孩子都快吃完了,她还满满的一盘,干坐着发愣,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

案例分析:

优优因从小的饮食起居都是由外婆承担,她的性格特别倔强,加上体质不是很好,经常感冒、发烧,因此爸爸妈妈和外婆都对她比较迁就,特别是吃饭,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长期不良的进餐习惯,逐渐使优优形成了严重偏食的不良习惯,同时也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

案例三:爱发脾气的甜甜

甜甜是我班一个活泼、可爱却很反叛的小朋友。两周岁时,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就把她寄托在私立幼儿园。她体质过敏,有哮喘病史,自理能力差,有时她身体不适会无缘无故打人,一不开心就发脾气,有时甚至逃出班级。妈妈对甜甜的行为并没有太在意。

案例分析:

因甜甜从小寄养在外,身体不好,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任性、反叛的个性。她妈妈除了对幼儿早期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孩子还小,个性如此,长大自然会好,更多的是因为对孩子的歉疚心里造成对孩子的一味宽容,但是同时也助长了孩子的个性往坏处发展。

教育措施:

从教十几年的我,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也很苦恼。开始,我总是从观察这些孩子的日常行为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细致的观察,以及同孩子、家长的交流、分析,我进行了如下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我同家长进行真诚的沟通,让家长正视孩子的缺点,并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像拉拉,我要求她爸爸、妈妈多带她出去玩,特别是做一些手工活动,我则经常陪她吃饭,给她梳头,安排一些小朋友陪她玩,慢慢地她变得越来越开朗了,放下小兔子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那个原来的拉拉又回来了。

其次,我采取了适当的奖惩措施。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我会把当天的饭菜编成活泼生动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特别像优优这样偏食的孩子,我对他们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像甜甜,我除了鼓励,有时还进行冷处理。并随时提醒甜甜争取做文明之星,点滴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案例反思:

通过这几个典型的案例,我深有感触,并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直面挑战,决不放任自流

积极促进每一个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发展进而促进每一个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责任。性格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作为教师,面对问题孩子,不能一味逃避,要坚忍地面对各种挫折,不断地探索和尝试,直到找到改变孩子的方法。

第二,以“人”为本,捕捉“闪光点”

根据孩子们很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的心理特点,我一直很重视赏识教育,适时捕捉闪光点,并希望它成为改正孩子缺点的突破口。

第三,提前干预,防患于未然

孩子出现各种问题,很大原因是家长的溺爱造成的。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作为教师,应该有防范意识,以避免发生像“拉拉变了”这样的类似事件。

总之,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真正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根据孩子的各种表现,选择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实施教育。作为家长,要宽严适度,爱得恰如其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拉拉小朋友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拉拉真棒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刺刺拉拉的魔术贴
拉拉勾,吃糖豆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短耳兔拉拉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