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的几个误区分析

2019-03-22

成功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长误区幼儿园

于 茗

保定市31677部队幼儿园 河北保定 071000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最为基础的部分,基础是否夯实直接关系到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幼儿时期,也是幼儿自身人格形成、神经发育、机能提升的黄金发展时期,教师在此阶段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指导,能够使其获益最大。学前教育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教学内容繁重等诸多的学习误区,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揠苗助长式的教学方法,不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无益,反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故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学前教育的几个误区。

一、学前教育误区分析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当下幼儿教育最为普遍的一个误区,甚至有愈演愈烈的现象。家长认为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多学一些知识,能够及早的适应小学生活,在同龄人中取得学习优势。幼儿园在家长的期盼下,为了保持园内的入园率,也将其作为幼儿园招生的主要优势。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学前教育小学化成为了近年来一种普遍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违背幼儿身心生长规律的一种方式,一方面,由于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知识学习任务量加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与性格养成的时间必然会被压缩,学前教育的关键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幼儿过早的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幼儿在升入小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状态持续下滑[1]。

(二)幼儿教育功利化

学前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阶段,此时幼儿在学前教育养成性格与熟悉外界的待人处事规律,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以个人的身份融入到集体与社会当中。但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小学教育呈现功利化的趋势,幼儿成为了家长攀比的工具,将素质教育转化为特长技能比拼,部分幼儿甚至要学习三到四个兴趣班,对于幼儿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幼儿兴趣爱好的培养不是朝夕之事,幼儿本身由于年龄较小,其自身的心智程度还不足以支撑其作出明确的兴趣选择,以成年人的意愿为幼儿直接选择兴趣爱好,往往不利于幼儿潜力的挖掘与天性的释放[2]。

(三)幼儿教育溺爱化

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幼儿教育溺爱化,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挫折承受能力均有所下降,这与当代的少子女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多位老人将爱集中于幼儿一身,也就出现了教育溺爱化的表现。但关键在于家长自身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幼儿,幼儿的身心健康得不到正确的发展,长此以往幼儿的社会交际能力与抗挫折能力都得不到合理的提升。

二、学前教育误区应对对策

(一)尊重规律,降低负担

幼儿教育是一件循序渐进的长期教育事业,让幼儿在合适的阶段做恰当的事,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幼儿园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去除“小学化”,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个人基本生活技能,循序渐进的提升幼儿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此同时,在知识教学方面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切忌为低龄幼儿留书写作业,降低幼儿的知识学习负担,并将知识教学与生活教学紧密相连,让学生知识学习中形成人格与培养能力,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教育效果。

(二)兴趣引导,自主选择

在面对学前教育急功近利这一误区,需要家园共育,正确认识到培养幼儿应该顺应其规律,特长的培养也应该以幼儿自身兴趣为基础,给与幼儿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尊重幼儿的好奇心与自主能力的形成。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不同的兴趣课时,可以仔细观察幼儿对于哪些课程感兴趣,并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让幼儿尝试相关方面的特长学习。如果幼儿在特长学习中出现厌学心理,家长也应该及时的停止课程,询问幼儿失去兴趣的原因。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成立幼儿园小社团活动,让幼儿自行选择喜欢的活动课,强化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充分挖掘幼儿的兴趣天赋。

(三)实践引导,能力培养

挫折教育是幼儿园培养幼儿身心健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但与此同时的也应该弱化溺爱的家庭教育现象。为此幼儿教师可以多设计小组合作实践型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开展游戏、学习,并在小组帮助下实现人际交际能力与自我克服能力的提升,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幼儿教师也可以设置“我和妈妈做家务”等实践活动,让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的能力的培养当中,让其具备一定的感恩意识与动手做家务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沟通,为家长灌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前教育是一项长期教育工程,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的尊重幼儿的自主能动性,注重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猜你喜欢

特长误区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老板的特长
冬季洗澡的误区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爱“上”幼儿园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