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云见日 顿开茅塞
——指导初中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2019-03-22魏龙芳

成功 2019年3期
关键词:性格特征故事情节水浒传

魏龙芳

昆山开发区国际学校 江苏苏州 215300

巴金先生曾这样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这些杰作鼓励我们、教育我们,要让我们变得更善良、更纯洁、更完美、对别人更有用。”先生的这席话,告知我们名著阅读是滋养学生心灵的良方,名著阅读有助于让学生浩如烟海文学作品中,不断充沛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那么如果让名著阅读落到实处,笔者提出了几点指导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方法。

一、了解作者背景,拉近作者距离

正所谓:“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生平[1]。生存状况、政治思想,以及家庭背景,有助于走进作者,走进时空,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对文献作品的阅读理解,比如,在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要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在阅读红楼梦,学生要了解曹雪芹的身世,在阅读《简爱》夏洛蒂 勃朗特生活经历。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答名著题,经常会出现想不起作者是谁的情况,并且还会张冠李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生平经历所造成的。

二、理清故事情节,归纳故事情节

很多名著都是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研究发现,学生之所以热爱名著,主要是因为名著当中故事情节,生活有趣,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众所周知,很多名著都是长篇巨制,其中的故事情节也是非常复杂的,加之作者运用各种不同创作手法,因此,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更好地把握全篇。如,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这篇小说的主线以108个英雄好汉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造反为主的,施耐庵在小说的每一回当中,由描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教材文本当中《智取生辰纲》一文,就是选自于《水浒传》16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实质上小标题所说的智取,就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用精炼,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故而,学生要想阅读好名著就必须要了解故事情节,归纳好故事情节。

三、分析人物性格,了解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文学名著中人物繁多,学生如何有效分辨出这些人物形象呢?每一部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就是非常鲜明且独立的性格特征[2]。我们以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来说,书中人物就有一百多位,我们一说到“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臣,就可以知道说的是曹操,一说道足智多谋,学富五车,神机妙算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就知道说的是诸葛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物形象,就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自然就不同,比如《红楼梦》刘姥姥洋相百出、眼花缭乱“见笑”大观园,《西游记》当中孙行者大闹天宫等,因为不同的人物形象,让他们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名著当中,以性格来命名的,这种最能让人记住,对于学生而言,也有助于分析人物性格,如,《红楼梦》当中的“凤辣子”就是说八面玲珑、泼辣王熙凤的绰号,又如,《水浒传》中“黑旋风”主要就是指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的李逵的外号,我们通过人物的外号可以了解到李逵“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征。

四、积累名言警句,写读后感巩固

阅读有人将阅读者比喻成蜜蜂,采得百花之粉,酿出醉人之蜜,这句话说得就是读者不仅要重视积累,还必须要重视表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要让学生准备好两个本,一个用于摘寻名著上优美词语,一本用来写读后感,读后感有助于让学生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了解名著的精髓,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境,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读后感中的不足,通过这样双管齐下,让学生积累妙词佳句、美段好篇,从名著里汲取更多的养料,在将自己所吸取的养料应用到写作中,又让学生在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上有收获,促使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阅读量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具备良好的情感、广阔的见识、深厚的文字功底、准确的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同时还必须要引导学生坚持长时间阅读,长期积累,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真正的做到有诗书气自华。

猜你喜欢

性格特征故事情节水浒传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唐顿庄园男主人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探讨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葫芦丝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研究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