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的实质与中学历史教学

2019-03-22杨灵芝

长治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核心历史素养

杨灵芝

(长治市第六中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就历史课程改革而言,更加重视其教育功能、重视教学手段多元化、重视课程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学生素养养成,将成为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新挑战。2017版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化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1]实现上述目标首先需要认清本次课改的实质,并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致力于提高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水平。

1 课程改革的实质认识

目前新课改、新课程关注“什么知识最有力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养成,考查重点放在学生家国情怀、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立意之上,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它是以学科知识、学科技能为基础,整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形成核心素养。目前核心素养的落实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要将“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于是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推进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的转变就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

2 领会课改精神,提升专业能力,涵养教学底蕴

新课程观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教材仍然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的学识、学生的特长、区域文化环境、图书馆、博物馆和网络的资源都是历史教学的知识来源。在新课程中,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中心。以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注重开发盘活多种信息源,灵活、多元、丰富的搜集资料来源。这对教师的学养和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拓展知识的边界、不断拓宽知识的视野、不断转换教育教学理念,成为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适应教改新形势的学习型教师,致力于提高自己学养、素养。

在近十年全国卷命题导向引导下,试题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研究新问题,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命制大量引用专家学者的学术著作,比如,白寿彝的《中国通史》被引用的次数多达18次,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被引用多达11次之多。在试题大量引用学术专著、注重史学学术前沿成果的命题特点日益明显的现在,要求一线教师应该积极掌握研究历史、学习历史、教授历史的新途径、新方法,积极吸收教育教学的前沿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处理教材、教教材,而是应当变成学术型、学习型、不断进取的教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新课程“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在课程内容上,即将颁行的新教材内容变化颇多,大量吸收了历史学术研究的新成果、采用了考古研究的许多新发现,更新了教学史观和研究体系;在内容选择的变化上,均要求教师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变传授知识型的教师为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不断汲取史学研究成果的研究性的教师。

3 聚焦核心素养,注重自主探究,确立学生中心

十多年的课改最大成就是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植于教师的思想之中,十年的考试改革,强调“新材料、新情境、新结论”的考查,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次课改在这一变化的基础上将会继续这一教学教改理念,摈弃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吸收的课堂授课模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立意的考查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解释、归纳、概括、评论、论证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在对史实的整理、甄别、运用等方面形成科学的史观、人文的关怀、追求历史的真实,从而形成历史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课程意识,多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尽可能多的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享受历史学科魅力、享受思维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喜悦。而这些品质就是新课程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

4 围绕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确立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确立教学主题。李惠军老师说过:一堂好的历史课需要发掘一节课的“哲理”,寻找统摄一节课的“灵魂”。从讲好一堂课的意义上讲,主题的新颖度,反映了教师的思维能力,影响着教学创新。教师必须广泛阅读,探寻、挖掘教学主题,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促使学生形成新的历史认识。

例如《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的设计中,教师强调主题在于强调抗日战争的“伟大”。本课设计就以这一特征为核心,搜集整理材料时,围绕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各民主党派、青年学生、各民族、爱国华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在抗战中的抗战资料,凸显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抗战之“伟大”特征,从而使本课教学达到形散而神聚的目的,使学生对抗战史实可以高屋建瓴,宏观掌握,加强了其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再如,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将世界史各个阶段的特点凸现出来,加以概括总结如下:古希腊罗马“伟大光荣”,中世纪欧洲“黑暗”的时代;近现代依次是:“发现”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工业”的时代—“探索”的时代—“对峙”的时代—“剧变”的时代。每一阶段和时期均有主题、有灵魂、有特征,使历史纷繁复杂的事物在这一灵魂主旨的统摄下形成聚合,凸显本阶段的时代特征,也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5 回归历史本真,开拓史料资源,培养思维品质

历史是纷繁复杂的。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的叙述往往比较简约,分析历史的角度往往有失全面,有许多定势思维的痕迹,而历史教学的目的恰恰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多元化意识。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应该有广博的历史知识,需要有开阔的历史视野。教师在广泛阅读、深刻思考的基础上,创新教学主题,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努力追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思维意识。

历史背后的历史才是引人入胜、真实有趣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求真入实,努力追寻历史的真相,用敬畏之心治史、用求真之法研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使其具备课改要求的核心素养。

6 整合课程资源,培养问题意识,学会批判质疑

齐健老师说:一堂好课的底线是学科本色。在看似朴实的设计中,内隐厚实的史学功力和教育底蕴,蕴藉着思维的深刻性、穿透力,强调思辨性。要讲好一堂课,就必须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批判中提高思维能力,在质疑中具备深邃的思想。

案例:清帝退位是否可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对于清帝退位这一事件,史学界有人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没有连年苦战、民不聊生,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在中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难怪当时国际舆论普遍叫好”。

《泰晤士报》有如下评价:“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清帝退位以和平方式解决了政权的让渡,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武装斗争,没有造成社会动荡,平稳实现了社会变革,堪称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主动逊位也好,被逼让位也罢,对于清政府来讲,能从民族大义出发,急流勇退,以最少的代价换取大局的稳定,作为后来者,应当对此给与宽容、温情与敬意。通过本案例教学,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培养其对历史怀有敬重与同情,使其能够站在历史的环境里理解历史,理解人物、理解史实。对于僵化教条、呆板生硬的历史结论敢于挑战、敢于质疑、敢于探寻,这样的历史课才是有生命的、鲜活的、有朝气的,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彻底摈弃知识的死记硬背,才能真正的培养出有思想、有能力、具备课改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本次改革,需要教师重新认识历史教学,不断汲取新鲜血液,认真研究课标、解读教材,拓展知识边界,用多元化手段提高教学能力,继续深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具有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家国情怀的新人。

猜你喜欢

核心历史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