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杀死比尔》对艺术终结的解读
2019-03-22马世界郑州工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马世界 郑州工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20世纪末,阿瑟·丹托出版了一本:《艺术终结之后》。从此,“艺术终结了吗?”就成了学界一个热门的话题,直到现在还有大批的学者在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几年之后,一部叫《杀死比尔》电影引起了轰动。作品从上映开始,外界对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杀戮、暴力美学、恶搞、后现代,《杀死比尔》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也就注定绕不开一个词“艺术终结”。
一、《杀死比尔》中的“美”与“艺术”
《杀死比尔》是使昆汀·塔伦蒂诺走上神坛的系列影片。电影的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分为上下两集。“第一集里面喷涌的血浆和杀戮的快感让喜欢暴力风格的影迷大呼过瘾。第二集却不断追溯影片中人物恩怨情仇的由来,讲述他们背后的情感世界。那种荒凉小镇的悲凉萧杀,有一种古龙的味道。”这段话高度评价了影片的特殊美感。
“美”是什么?从柏拉图到尼采,先贤们曾给出过很多答案。就拿柏拉图的观点来讲,柏拉图认为美是“统摄各种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用一张床的例子来阐述这个观点,“床有三种,其一是床的理式,它是真实体统摄许多个别的床。其二是木匠制造的床,木匠不能制造‘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式,只能制造个别的床,个别的床是近乎真实体的东西。起三是画师画的床,这与跟真实体差的就更多了。”①顺着这个理论来讲,我们身边的世界中的事务,很多都不是“第一种床”。
当然,昆汀的《杀死比尔》也就称不上是“美的本身”了。但《杀死比尔》囊括多个国际电影大奖,无疑是受到艺术界认可的一部作品。阿瑟·丹托开创性地打破了“艺术”和“美”的搭配关系。阿瑟·丹托认为“‘好的艺术不一定是美的’,‘为了发现美在我们的时代的艺术上如何发挥作用,我们需要从爱德华时代的关于好的艺术是美的原则中解放出来,但愿我们认识到了解决的办法。’艺术不等于美,对艺术的欣赏不一定非要以对美的欣赏为最终目的,美不是艺术的精华。艺术的发展史证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不美而被拒绝成为艺术的东西,入境被赋予了艺术美的权利,且被证实是艺术。’”(2)从阿瑟·丹托的观点上讲,《杀死比尔》既是“美的主体”又是“艺术”。鲜血、断肢、凶杀、暴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证明是“艺术”。“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得为艺术”。③
传统意义上认为艺术就是美,在传统的电影美学层面上讲,《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影片或许是美的典型。《杀死比尔》这样的影片之所以成为“美”,是因为在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之后,对于“美”的定义逐渐转向主观。“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者提出了历史心理学,第一次把古代希腊人和现代人区别开来。克罗齐提出直觉是抒怀的表征,是为美和艺术。克罗齐的主张被科林伍德进一步扬弃,即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是艺术的本质,是基于非理性想象创造出的自我情愫,传达与否并不是其内在的要求。《杀死比尔》是昆汀对自己情绪的一种表达,通过光影手段去阐述自己对客观世界或者是虚拟世界的看法,不管影片的线索是不是很清晰,弘扬的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善美,都应该是美,是艺术。正如杜尚第一次把自己的作品《喷泉》送去艺术展一样,不管艺术界当时会认为它是不是艺术品,在杜尚的心中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只马桶了。
二、《杀死比尔》对艺术终结的建构
艺术终结这个命题,最初是有黑格尔提出来的。黑格尔认为,“作为绝对精神外化和显现形式,艺术走向终结,有两个关键的因素:一是绝对精神的理论建设,二是所处的时代文化语境。”④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难得的是昆汀和黑格尔是一致的,昆汀所谓的电影哲学体系是建立在自己绝对精神体系上的。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已经超越了它所处的阶段,无法表现绝对精神”⑤“只有哲学满足和证实对精神的需要,因为,‘思考和反省已经比美飞得更高了’”。⑥
阿瑟·丹托认为,就艺术发展而言,它已经自觉抑或不自觉地形成了自身的哲学,也可以称之为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肇始于1960年代的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中,艺术与哲学突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昆汀的电影世界里传统的电影类型似乎也具有了不可避免的空洞性,所以昆汀把多种电影的元素和风格糅合在一起。
正如阿瑟·丹托的观点所阐述的一样,在“艺术终结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一种传统的艺术可以支撑起它作为艺术的指责。电影艺术也一样,在商业化的大潮中,再也没有一种单一类型的电影可以博得像《杀死比尔》一样的关注。昆汀的电影更像是一幅拼贴画,在《杀死比尔》中昆汀借用很多类型片的元素。新世纪以来,纯正的西部片、功夫片日渐式微,取得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影片大都囊括了诸多元素,例如《功夫熊猫》,把中国功夫片的侠文化用美国好莱坞叙事模式,以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跟《杀死比尔》相比,这是另一种拼贴,像拼贴画逐渐取代油画一样,这是一种大趋势。并不是所谓的“艺术”可以解决的。
三、《杀死比尔》在“艺术终结之后”
很多人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艺术终结”之后,艺术何为?刘震云说过这样的话:“文学可以使生命、青春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瞬间固定,而这便是文学存在的理由。”⑦“让生命、青春永存”确实是说出了在“艺术终结”之后,文学之所以还成为艺术的原因,之于本文讨论的影片,影片《杀死比尔》中,昆汀让其他的一些艺术形象在新的文本中获得了“永恒”。白眉道人显然是中国香港黄金时代类型片的符号,女主角所着的黄色服装几乎与李小龙在影片《死亡游戏》中的一模一样。观众至少能从乌玛·瑟曼那身黄色劲装上,看出昆汀对功夫巨星李小龙的敬意。昆汀这所有的致意,恰恰都是为了让他所喜欢的类型电影符号能重新在他的电影里面获得生命,同时也抱慰了很多喜欢上述元素的观众。“西方著名家海德格尔认为,现今世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构成:技术世界和艺术世界。技术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意志。”⑧昆汀登堂入室之作——《杀死比尔》系列电影把一个复仇的故事极尽所能的拼贴成一个充满张力的艺术空间,让人可以“移情”,在其中得到抱慰,并且增加追问终极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从《杀死比尔》读解出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由这部反传统电影中读解出“美与艺术”的关系,分别用柏拉图和克罗齐的观点来看,以《杀死比尔》这部电影为例,梳理“美”与“艺术”的关系小史。接下来,从《杀死比尔》用各种类型电影来结构影片,来佐证阿瑟·丹托“艺术终结”的观点。最后,从昆汀的个人经历、兴趣出发,从《杀死比尔》中得出:“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存在的理由。这就是《杀死比尔》带给我的美学启示。
注释:
① 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② 马震刚:《阿瑟·丹托:从艺术远离美到艺术的终结》,《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25卷,第4期。
③ 阿瑟·丹托:《艺术终结之后》,普林斯顿,1997年版,第114页。
④ 史修永:《艺术终结命题考辩》,《艺术广角》2009年4月。
⑤ 史修永:《艺术终结命题考辩》,《艺术广角》2009年4月。
⑥ 史修永:《艺术终结命题考辩》,《艺术广角》2009年4月。
⑦ http://www.hnsc.com.cn/news/2011/ 12/22/586797.html,2011年12月22日。
⑧ 裴萱:《艺术终结之思——〈立春〉对艺术存在的解读》,《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