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成为春城底色
2019-03-22陈雯
文 陈雯
在拥挤的地铁上,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上了车,车上立马有人起身让座;在滇池湖畔,大家开心地为红嘴鸥投喂食物,却不触碰打扰;在斑马线前,机动车司机一脚刹车,让行人可以安全从容通过马路……
生活小细节,城市大文明。文明的种子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深植于市民之中,不断催生更多的文明花蕊。走进昆明,置身于这座洋溢着笑脸、充满活力、涌动爱心的城市,观察市民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便会“推敲”出昆明这座城市成就文明的执着信念和美好梦想。
文明在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互动中
在西山区秀苑社区,82岁的徐竹英老人独自居住,却丝毫不感到孤独。隔壁邻居常常会约上她一起出去玩,社区志愿者会做好饭叫她来吃,家里有什么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就会来帮助她解决。徐竹英老人说:“文明,就是邻居给出的帮助,就是社区给我的温暖。”
腿脚不太方便的刘辉,今年已经快60岁了。以前过斑马线时,总因加快脚步而走得踉踉跄跄,还担心有车突然从面前开过。现在,当他走在斑马线上时,机动车总是会在他前面停住,并示意让他先通过。他说:“文明,就是斑马线上的一次次礼让,就是带给我的满满安全感。”
生孩子以前,李娜最担心的就是抱孩子去坐公交车、地铁。如今,这种担心已变成感动,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地铁上,只要抱着孩子上车,马上就会有人起身让座。她说:“文明,就是地铁里的一次次让座,就是让我从容不迫的温柔。”
这样的画面还很多。在昆明,文明是在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互动中,是遛狗时拴紧的狗绳,是进入电梯时为后面的人按住的开门键,是矛盾出现时的微笑退让。
在昆明,人与人的温馨互动并不止在点赞文明,也在劝阻不文明,公共场所劝阻不文明抽烟,道路上劝阻乱丢垃圾,交谈中劝阻不文明用语,都是昆明人给出的文明答案。
文明在人与城市的相互促进中
城市的文明品质由人的文明素质决定,人的文明素质体现在人与城市的接触互动中。
“路上的烟头、纸屑明显少了很多,路面随时都是干净的。”环卫工人杨有茶对于文明带给昆明的改变,感受尤为深刻。以前,一天下来得捡上千个烟头,垃圾桶周围都是脏兮兮的。现在,人们会主动把烟头熄灭,扔进垃圾桶,在扔垃圾的时候会留意进行简单的分类,在没有看到垃圾桶的地方,也会用袋子装起来不随意乱扔。杨有茶说,现在昆明越来越干净,不仅是因为环卫工人辛苦劳动,更离不开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车窗抛物少了,闯红灯的少了,听到的点赞声越来越多了。”昆明交警七大队骑警中队中队长王君梦就是促进昆明文明的一位实施者。通过多次专项整治和反复宣传教育,道路文明渐渐成为昆明的一张名片。广福路和陆家路交叉口,曾经因为车流量较大交通问题较多,现在,过马路时行人不再闯红灯、非机动车不再逆行、机动车不再车窗抛物,文明随处可见,而这也是整个昆明道路安全的一个缩影。
“公共设施被破坏的少了,主动爱护的人多了。”五华区莲华街道组宣统委员谭娟说,去年老旧小区“微改造”后,小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很多健身器材,还修葺了花坛。一年以来,这些设施不仅没被损坏,还被居民收拾得干净整洁。在街头,共享单车随意丢弃的情况也有了改变,街道组织市民志愿者对发现的共享单车进行规范清理,并号召大家一起爱护,很好地保护了市容市貌。
人与城市,在不断互动接触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相互促进,让文明成为昆明大街小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
打造经济繁荣、富有活力、人民幸福、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人新都市,是昆明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的实现关键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同样离不开文明的力量。
每年11月左右,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到昆明过冬。这群昆明的老朋友,爱上昆明的原因无疑离不开文明的力量。在滇池边、翠湖畔,人们争相投喂海鸥;对于侵害红嘴鸥的不文明行为,人们都会站出来制止;红嘴鸥受伤时,人们会主动照顾……在昆明,涌现出了很多护鸥使者,书写着人鸥和谐的美好画卷。
文明,还在湖泊、河流间流淌。如今,滇池、盘龙江边偷钓的现象逐渐减少,往滇池里乱排乱放的行为不见了,参与滇池保护、义务植树的人越来越多了……在昆明,“高原明珠”逐渐重放光彩,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乐章。
不文明的行为得到遏制,文明的行为得到鼓励,文明逐渐成为昆明人的一种习惯。随着《昆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实施,可以预见,这张文明的名片将迸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文明在人与法的法制化轨道中
该少的越来越少,该多的越来越多,如今的昆明,在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互动中、在人与城市的相互促进中、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文明之花无处不绽放。昆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程中,一步接一步,步步稳健。文明的基因,深植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铭刻在每一名市民的脑海。文明,正在逐步成为春城的底色。
生活小细节,城市大文明。昆明着力打造文明昆明品牌,大力促进文明行为的养成,让文明蔚然成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经过不断努力,社会规范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城市环境更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进一步提升。但文明社会建设永无止境,昆明在文明立法上迈出坚实一步,出台《昆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弥补了昆明市目前在文明行为促进综合性立法方面的空白,消除文明行为认知领域的盲点和误区,让社会文明没有“法外之地”,文明社会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为文明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市的积极探索和具体实践,切中昆明发展的实际,有力回应了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影响性。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诸如交通混乱无序、吐痰扔垃圾、随意摆卖、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不好等,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文明立法就是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决定或者法规的方式予以规范,进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问题,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人的美丽家园,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市民。
实践证明,法律的就该归法律,效果确实不一样。以前,对于一些屡禁不止、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不文明行为,只能从道德的层面去约束、谴责,结果往往是“涛声依旧”。如今,通过文明立法,列出负面清单,让不文明行为有了硬约束,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运用法治手段和制度力量来促进文明行为的养成。从《条例》施行以来的效果看,各种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文明逐步成为昆明最美的风景。
文明是植根于骨子里的高贵,它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每一名昆明市民,都要争做文明使者,讲文明树新风,弘扬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擦亮文明昆明品牌,为建设经济繁荣、富有活力、人民幸福、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人新都市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