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谁解西陆南冠意,只闻儿童唱白鹅(下)

2019-03-21木匠

北广人物 2019年5期
关键词:宋之问骆宾王老和尚

木匠

骆宾王从军,原本是一个无奈之举,却没想到触发了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在此期间,他写了大量的边塞诗,比如:

二庭歸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夕次蒲类津》)

还有像:“一得视边塞,万里何苦辛。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金刀动秋色,铁骑想风尘。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若不犯霜雪,虚掷玉京春。”(《咏怀古意上裴侍郎》)“虏地寒胶折,边城夜柝闻。兵符关帝阙,天策动将军。……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宿温城望军营》)等等。

但军旅生活毕竟艰苦,再加上飘无定所,他的思乡的情绪也在不断地增长。比如他在翻越天山时,看到满天的流云与满山的积雪,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上苑叶”与“御沟花”;在看边城的落日时,又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心中亦难免会生发出—种“一朝辞爼豆,万里逐沙蓬”的伤感……

直到公元678年,骆宾王才回到长安,先是担任了武功主簿,不久叉升任了侍御史。

侍御史是专门负责侦办官员贪腐案件的。当时,朝廷上下拉帮结派,贪污受贿成风,官员们相互勾结在一起,织成了一张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这个官很难做,因为你根本弄不清,哪些人是你这个区区六品官得罪不起的。但也很好做,很多人在侍御史任上,只要不问事,就会平安无事,而且还特容易为个人今后的发展,积累很多人脉。但是骆宾王在经历了如此之多的挫折之后,却还是那么天真。他跟打了鸡血似的,动不动就要上书言事,更经常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一心想要大权独揽的武则天。武则天是什么人?那可是与唐高宗并称“二圣”的人,岂是你能得罪起的!不久,骆宾王便为他的耿直、多事付出了惨痛代价。

他原是负责侦办贪赃枉法官员的官员,却被以贪污受贿罪给关了起来。这让骆宾王很是愤懑。在狱中,他写下了很多诗赋,来为自己申冤辩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猢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年多以后,骆宾王又遇待赦,被放了出来。而此时,已是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武则天在朝中已可以只手遮天。诗人也已经45岁了。

十二月,唐高宗去世。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改元嗣圣,尊武则天为皇后。但大权一直掌握在武则天手中。

李显即位后,就想封他的岳父(即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又想给他乳母的儿子一个五品官。但遭到了辅政大臣、中书令裴炎的极力反对。两人在朝上便争了起来,李显在气头上,说了一句“这天下部是我的,我就是把整个天下都送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当时,武则天正觉得她的这个儿子,在当上皇帝以后,就有点不听自己的话了,是以当这话传到她的耳朵里后,便以此为借口,果断地废了李显,将他贬为了庐陵王。同时,又立了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而唐睿宗一登基,就上表请辞,请武后临朝称制。武则天也就顺水推舟地从善后走到了前台,为她以后正式登上皇位,铺平了道路。

但武则天自己要当皇帝,终是有违圣人之说的,也是李唐宗室所不愿意看到的,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二十九日,英国公李敬业(本姓徐,赐姓李)在扬州起兵讨武,仅十天,就招幕了十来万人。骆宾王也赶到了扬州,加入了李敬业幕,为艺文令,并为李起草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讨武盟檄》)。

本篇檄文先是历数了武氏的罪恶行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随后又说明了李的举义是师出有名的正义之举——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爱举义旗,誓清妖孽。同时又为鼓舞士气,强调了己方的武力值——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最后,又正告那些观望者,于此多事之秋,我方的胜利已然在望之际——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不得不说,他的这篇檄文写得真叫一个“事昭而理辨,理直而气壮”,任谁读了都会热血沸腾。就连武则天看了,也是连呼“宰相安得失此人”。

然而,李敬业的讨武大军,仅坚持了三个月,就被打败了。骆宾王的下落也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按照《新唐书》的说法是:敬业与宾王等人俱“轻骑遁江都,悉焚其图籍,携妻子奔润州,潜蒜山下,将入海逃高丽,为其将王那相斩之,凡二十五首,传东都,皆夷其家”。意思是说,造反失败后,宾王与李敬业等一千头目全都逃跑了,但在逃跑途中,又全被叛将王那相杀了。但《新唐书·骆宾王传》又说:“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部书出现了两种说法,到底哪个才是真的?而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则是他与李敬业一起死在了乱军中;按照《朝野佥载》的说法,却又是投江而死。

但笔者还是更愿意采信唐人孟棨的《本事诗》的说法:“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于是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以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若非如此,那民间又怎么会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

与骆宾王同时代的诗人宋之问有—次到杭州灵隐寺游玩,忽然来了兴致,要吟诗,但只吟了“鹫岭郁苕峣,龙宫隐寂寥”两句,就吟不下去了。—老和尚见了,就随口就接了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于是,就顺着吟了下去:“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第二天一早,宋之问又来到灵隐寺,想要见一见那位老和尚,而那位老和尚已经离去多时了。后经多方打听,宋才从别的和尚口中得知,这个老和尚就是传说中的骆宾王……

(完) 素材来源:《新唐书》、《唐才子传》、《本事诗》等

猜你喜欢

宋之问骆宾王老和尚
记住了,他叫骆宾王
骆宾王七岁咏鹅
不比谁大谁小
不比谁大谁小
宋之问巧遇骆宾王
我爱我家
老和尚的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