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为极简5G背后的商业逻辑

2019-03-21施然

财经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国电信商业模式基站

施然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封堵华为5G事态目前尚不明朗,但三个月来事件期间,华为的全球5G商业合同从最初的20份更新到了今年3月初的40份。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是在今年3月初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Mobil World Congress)期间更新这个数据的。他同时表示,华为5G进程未受根本性影响,核心原因在于华为已经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为全球运营商带来能力至强、站点极简、全网智能的5G网络。

郭平的这句话为华为将近十年的5G 技术研发做了一个阶段性总结。他释放出了华为目前在5G技术能力上至少领先竞争对手一年半时间的信号。但这并非华为5G的全部任务,从前年开始,华为就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纳入重点——帮助电信运营商探索5G时代的商业模式。

2G时代,运营商的核心收入来源为话音和短信;3G和4G时代,核心转变为流量,这因3G/4G网络带宽大、速率快的特性决定;5G转眼就来,单纯的流量经营显然无法承载其突破性的网络优势,运营商需要更多面对不同用户、不同阶段的新商业模式来配合技术的进步。

产业链关系也随之改变,单纯的买卖关系已经开始演变成更深入的伙伴情谊。

今年3月,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高同庆宣布,中国电信和华为联合创建的BJIC(Business joint innovation Center,商业联合创新中心)在一年时间里,初步探索出了设备商和运营商新的B2B2C商业模式和合作机制,为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走出简单的销售购买关系蹚出了一条新路。

这个商业创新中心的特殊意义在于,它被中国电信和华为公司高层认为是一个探路未来的关键项目。双方决策层认为,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整合了运营商、设备商和产业链的力量,它很可能为电信运营商未来的商业模式蹚出一条路来。

极简降能双管齐下

按照目前的技术和商用路线规划,今年开始,及明后年将是中国运营商全力发力5G的关键大年。

5G单站容量是4G的30倍,因此业界存在误解,5G的建设成本相对4G会大幅增加。而实际上,通过业界的努力,5G每比特成本和功耗都可以做到4G的10%。相对4G而言,因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5G的工程施工可以做到更简单。

华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从设备和技术层面,华为的办法是对症下药,提出打造端到端的极简网络,实现网络统一承载、敏捷高效、自动智能——“极简5G”。

“极简5G”有四个方向,包括极简站点、极简架构、极简协议和极简运维,即从物理网络简化开始,逐步向上构建网络架构简化、网络协议简化和网络运维简化,最终形成端到端的高效、智能和便捷的极简网络。

以站点极简为例,运营商不仅要考虑基站本身的性能和形态,还要考虑工人的安装和部署。华为的方案是超级刀片式基站(Super Blade Site)解决方案,通过对支持多频段、多制式的天线等设备进行高度集成,实现了多种方式的统一接入,以及设备的小型化、模块化和标准化,让运营商部署5G基站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和便捷。

此处有必要科普一下刀片式AAU。

理论上5G是一个“全能型”网络,除了网速快之外,还有很多的特点,例如时延低、支持海量连接、支持高速移动中的手机等。

2G/3G/4G基站尽管组合上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BBU(主要负责信号调制)、RRU(主要负责射频处理),馈线(连接RRU和天线),天线主要负责线缆上导行波和空气中空间波之间的转换。

刀片式AAU的特点是全频段全制式合一,传统无源天线和RRU合一,一根杆搞定2G/3G/4G/5G,告别过去如圣诞树般各种设备挂满铁塔的时代;刀片式BBU和刀片式电源/电池,体积小,配置灵活。这可以直接帮助运营商解决基站选址难、机房空间受限等问题。

基站设备体积和重量大幅降低,对于运营商来说是十分具有现实积极意义的。丁耘曾在今年2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举例称,在欧洲安装,如果设备过重,需要用大型的机械进行吊装。吊一次的费用大致在8000美元到1.8万美元,包括了吊车、封路、警察配合、申请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

设备如果可做到只有20公斤,基本上可以让一个人,最多两个人独立进行安装,不需要大型吊装设备。这是决定运营商能否快速规模商用的关键因素。

根据以上技术逻辑将基站设备做小做轻,是5G的发展方向,包括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在内的公司也已研发出相关的样机,并宣称少量发货,而华为目前已经发货超过4万站。

2018年10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个内部讲话中谈到,“5G各个厂家都可能做到,就是早一点、晚一点的问题。”但他提到,“能耗极低,其他厂家就不一定能做到。”

任正非当时要求,华为热学研究所要加大投入,目标是降能耗,把能耗降下来,不仅仅要降芯片的能耗,还要把基站整机能耗也降下来。将来会有很强的竞争力,甚至是比电子技术更强的竞争力。巴展期间,华为展示多个从芯片到服务器到基站的多种自研散热技术。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联通每年仅基站设施的电费支出就达到百亿级的水平。能在5G基站中采用全新的散热节能技术,经济效益可想而知。在那次演讲中,任正非要求,华为不僅要降芯片的能耗,还要将基站的整体能耗降下来。他认为,将来,这会成为华为很强的竞争力,“功夫在诗外”。

商业探路

利用不断创新的技术来降低网络成本是运营商关切的核心,它是5G建设“节流”的一种方式。运营商普遍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流量经营的基础上,根据5G特性蹚出一条新的商业路径。

中国电信和华为公司的商业联合创新中心意在5G商业探路,首先商业“开源”。

一年前,该中心由时任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和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推动下建立。华为早有和运营商建立联合实验室的传统,在过去十几年和数十家运营商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但多聚焦在技术层面。

这个实验室区别于其他实验实的关键要素有二:一是聚焦商业,二是快速把创新技术转化为商业成功。

一年间,该中心孵化出了包括云WiFi、云智能联络中心、云专线、云间高速、混合云五大围绕“云”的创新产品,孵化了成都链家、钱江摩托和掌控者科技等多个标杆用户。华为中国区运营商Marketing部部长杨涛负责这个联合创新中心的具体事务。过去一年间,他走访了300多家中国公司,了解总结它们对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诉求和痛点。最后总结出省事、省心、省钱三个诉求。

钱江摩托希望打造成世界级摩托车制造企业,作为一个传统制造企业,这家公司一度陷入了难以进一步发展的死循环中。钱江摩托相关人士表示,他们认可系统云化的优势,但担心也不少,如业务升级难、运维能力弱、建设成本高等,尤其有关核心系统上云。

中国电信天翼云利用离钱江摩托台州总部最近的杭州资源池,通过中国电信城域网,以双线云专线接入钱江摩托台州总部厂区,并以其他多种接入方式连接其他厂区和分支,云(天翼云)网(城域网)融合+线下服务保障,为钱江摩托实现了整体上云。

该项目的最后效果评估显示,这一平台建设过程仅耗时一个月,如果自建,需要至少6个月。系统运行后,有效降低了运维成本,仅电费节省约18万元/年。IT能力获取时间及利用效率提升50%以上。

以中国电信和华为公司现有的技术储备和平台基础,这些服务的更多潜力还未被开掘。一位前资深运营商人士介绍,中国电信作为运营商的能力和华为公司作为技术服务商的能力单独分开都不足以满足现有的企业需求,但两者相结合就能产生“1+1>2”效应。

双方的野心并不止步于此。2019年,这个商业联合创新中心将进一步进行多模块多业态组合,一个新的举措是将尝试建立开放生态,引入合作伙伴。这意味着,联合创新走出了“單一设备商+单一运营商”的局限,开始向全行业开放。

在中国运营商将普遍快步进入5G时代的背景下,这样的商业创新中心试水成功令人关注。一旦被验证为可以规模铺开,将产生巨大的转型效应。

如果没有类似这样的新商业模式创新中心,运营商和设备商之间的生意还停留在传统的“设备买卖”层面。

“这种传统的“设备买卖”模式是不是可以支撑未来,支撑产业真正走出不健康状态,我是深感怀疑的。”工信部的一位资深人士对记者说,“需要一些新尝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尤其在当下,和此前的2G/3G/4G不同,5G首先发力个人消费者和家庭消费者,另一个可更加充分发挥其能力的是垂直行业。

此时,5G的业务模式和定价模式的创新将发生巨大转变,越来越多企业的业务模式从单一的产品销售转变到销售增值服务。举例来说,企业将不再仅仅购买一台机器,还将购买相关服务。这种转变也影响着电信运营商,促使其顺利适势改变物联网服务的业务与定价模式。

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王晓云近期曾在公开场合分析称,垂直行业与之前运营商擅长的个人用户市场完全不同,运营商需要观察行业需求,提供完全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这种解决方案得到用户的认同也需要一定的周期,这与之前的3G和4G完全不同,这就需要运营商搭建一个行业融通的平台,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

记者获悉,除华为和中国电信外,包括三大运营商、几大核心设备商和5G产业链上的重要公司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合作,探寻全新的5G时代商业模式。可以预见的是,延续数十年的电信设备定制买卖模式将在5G时代被改写,甚至被彻底颠覆。

有电信运营商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当前,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终端制造商均已从既有基础业务向新兴领域扩张,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行业形态从产业链条逐步演变为生态产业圈,在此背景下,5G不再是产业链而是生态圈。

“商业模式的更新可能是逐步的,甚至不会太快。”他说,“但一定会发生在5G时代。”

分阶段卡位

在电信行业,商业实践后发于标准确立。

5G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MBB)、低时延高可靠(mMTC)、大连接低功耗(URLLC)三大特性。通俗地说,eMBB指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指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则指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这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指向不同的领域,涵盖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球5G标准制定组织3GPP在2018年6月制定完成5G标准为第一阶段(R15) 5G标准,也就是目前可商用的5G标准。该标准还不能完美体现5G的三大特性,主要满足第一特性(增强移动宽带)应用上,它可以发掘的商用场景主要是家庭、个人消费者。

此次巴展期间,以华为为代表的主流电信设备商均展示了面向家庭和机构场景的5G CPE设备。5G CPE可以理解为类似WiFi路由器的5G路由器,在有5G信号的地方,可以通过该设备实现宽带接入。

因为5G的高带宽和速率,它可以支持超高清视频、云游戏、在线诊断、VR/ AR等大带宽、低时延基础应用业务。

以VR为例,VR曾被行业认为是最有商业前景的技术,但数年来始终不温不火,核心原因在于,目前VR主要模式是“头盔+HDMI/USB线缆+PC主机”,不仅笨重、成本高,而且体验不好,始终无法克服带宽速率不够而产生的眩晕感。

如果将5G和云能力赋于VR,从技术上可以把VR最复杂的GPU渲染处理能力从本地计算机搬到云端,业务内容也部署在云端,通过5G传输,就可以克服上述的所有缺点,VR商业应用瓶颈也随之迎刃而解。

5G相关的VR业务研发由华为Cloud X实验室承担,所谓X,代表未知和探索。华为常务董事、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汪涛曾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这样的架构变革,实际上是用宽管道和云解放了终端,最终实现“瘦终端、宽管道、云应用”的新生态模式和新商业模式。

他进一步解释称,最终的积极效果是,消费者可以节省终端侧成本,转化为向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以购买云资源、云服务和管道带宽及时延保障的方式来付费。

新的技术创新,带来全新商业模式,也为运营商带来新的收入来源,进而惠及整个产业。“它不只适用于Cloud AR/VR,同样适用于Cloud PC、Cloud Gaming等。”汪涛认为,在R15时期,运营商针对家庭和个人的商业模式就已经有改进空间。

目前行业里各大巨头正在预研面向超连接物联网、远程手术、远程驾驶、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对网络要求更多更苛刻的行业应用,但这一切需要等到R16标准完善,行业技术成熟之后才适合规模商用。

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今年2月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预测,R16版本以后,2022年及2023年,3GPP还将确定更加完善先进的R17、R18版本,完善和精进既要海量连接、又要大带宽,还要低时延的全能版5G。

届时,运营商将有更多空间来挖掘更多商业场景,甚至可以联合行业生态合作伙伴探索更有竞争优势的物联网增值业务、开放网络及其他新领域。

猜你喜欢

中国电信商业模式基站
商业模式画布
中国电信:IPv6在线用户已超千万 年底将完成端到端服务能力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基站辐射之争亟待科学家发声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