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荷兰面孔
2019-03-21朱平
朱平
听到荷兰这个国名,在中国人的印象里自然而然地会与映日荷花、空谷幽兰这两种全然不同的美学风格联系起来,还有举世闻名的荷兰国花郁金香,再加上诸如伦勃朗、维米尔、梵高、蒙德里安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我们心目中造就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国度。
17世纪中期,在与西班牙的80年战争中创建的荷兰共和国,不仅以其商业辉煌赢得强国地位,同时也在科学和艺术领域成就斐然。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思想启发,包括全球性视野和现代性观念,尤其是宽容与自由的精神资源,可以说胜过同样伟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历史学家迈克尔·诺斯《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与商业》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新颖的视角。
诺斯在经济史与文化史研究的交叉领域卓有建树。德语原版《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与商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问世之后广获称许。该书以图像学和社会学方法的比较研究导入,展开对17世纪荷兰艺术接受史的描述,显示了对宏观社会学、微观社会学和经济学阐释模式的关注,并在这个大框架中论证艺术生产与现代经济结构之间的深度关联。各产业部门的快速发展,使得荷兰城乡富裕的中产阶级开始青睐精巧时尚的奢侈品和工艺品,而航运业的勃兴则推动了海景画、近岸风景画在市场上的流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时处于中低阶层的人如果缺乏足够的金钱通过联姻来达成社会进阶,则可以选择加入远洋舰队或者从事艺术行当来白手起家,因为当时新兴的中产阶级家庭往往会悬挂绘画作品和摆放手工艺品,来暗示其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诺斯在书中还选择了一个有趣的材料——学徒契约来考察荷兰画家的社会出身,并由此揭示行会监督之下荷兰独特的画家培训体制,以及它如何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同时,那些保存下来的市民财产目录清单,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时荷兰画家与收藏家之间的纽带。作者还详细分析了荷兰各主要城市的艺术家阶层及其社会流动性,并围绕相关论题叙述了发生在画家、手工艺者、商人、消费者和收藏家身上的精彩故事。
诺斯发现,荷兰国民个人拥有艺术藏品的数字在17世纪中期达到了鼎盛,荷兰人购买画作的类型、品质与数量多与家庭财富有关,而并不直接与阶层审美趣味有什么联系。随着装饰宅居的实用功能成潮流,历史画也逐渐让位于风景画、风俗画,肖像画、静物画的占比亦不断增长。荷兰画家书以固定角度呈现想象性历史景观的传统套路,代之以游移视线观照写真性日常风光,且带有一种明显的地志图式特征,這反映了荷兰人观看世界的新理念和新途径。现世的幸福感使荷兰人不失乐天知命、随和悠游,同时又具备大航海时代养成的远见与韧性。充满活力的银行、证交所等金融机构令荷兰的商业贸易朝气蓬勃,而邮政报刊业的兴隆亦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艺术资讯的传播与普及,绘画作品以各种形式进入寻常百姓家,题材则多来自日常街景和风情,在极大满足收藏消费市场的同时,契合了社会公众优化环境、扮靓空间等实际需求,这种美用相谐的艺术生产导向,更切近生活的本质,堪称文化产业的样板。
艺术和商业的联姻,造就了英国哈罗德百货、法国老佛爷百货等时尚工业的典范和标杆,如今特别兴盛的城市艺博会也是这方面的生动写照。不过看看17世纪荷兰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和生机勃勃的艺术品市集,是不是觉得这种跨界风潮早有先例呢?而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吸收流行文化,引领艺术走出画廊融入日常,是不是与17世纪荷兰画家走向生活、面向市场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呢?无论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都能够在这本书中亲密接触荷兰黄金时代的社会万象,同时明了惬意的世俗生活即是幸福的审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