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许我现在做不到的事情,你曾经也没有做到

2019-03-21多多黛

分忧 2019年3期
关键词:游泳女儿妈妈

多多黛

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得知一个邻居家10岁的孩子去河里游泳,溺水而亡。

因为熟识,又是和我家女儿相仿,听见这事心里挺难过的。为此,学会游泳也成了我给女儿规定的暑假任务之一。

女儿怕水,所以我们很少带她去水上乐园之类的,即使偶尔和小朋友一起去水上乐园,她都是坐在水池边观望,或者是仅仅用手撩一撩,用脚踢一踢水。

但是,这一次不同,越怕越要克服,关键时候可以保命。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报好了游泳班,买齐了游泳装备,才告诉她学习游泳的事。她自然不乐意,但看到我态度坚决,她生气地说:“到底是我学游泳,还是你学游泳,你为什么不问问我?”

我在心里仰天三声笑,这不是开玩笑吗?跟你商量你能同意吗?当妈这么久,这一点智商还是有的,所以先斩后奏这种魄力必须要有的。

去了游泳班,第一节是理论课,女儿回来没有什么情绪。可第二天下水了,她的抵触情绪就上来了,无论老师怎么劝说,她就是站在岸上,我在旁边着急,不停地催促,她低着头,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

于是,第一天下水漂浮的课程,她是全程站在游泳池边一个小时。

第三天的游泳课,她和爸爸商量,让爸爸送她去,想着昨天被气到内伤,换她爸去送倒也是挺合适。可是,当他们出门半个小时,我想这事有蹊跷,还是冒着高温,骑着电动车带着二宝去观望一下。

女儿穿着漂亮的泳衣站在水池边,她的老父亲蹲着她面前,像一个谦恭的大臣。我忍着怒火走过去,屏住气问:“你到底下不下水?”

女儿看着我,骄傲地抬起头,像是视死如归的英雄。我伸出手就把她推了下去,她在水里扑打扑打,教练很快游了过来,而我极速把浮板扔下去……

当时,老公的脸都变了,我明白他的一颗慈父的心,可是,我这个严母也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只要学会游泳,恶人我愿意当。

可我低估了我10岁女儿的智商。过了几天,她开始劝说我学游泳,说教练说了,游泳不仅可以减肥,而且对颈椎特别好。

肥胖和颈椎病是我最痛恨的两件事。

她像是一个小母亲一样,孜孜不倦地劝说我,甚至,在和她爸逛超市的时候,把我的泳衣都给买好了。

说实话,对水我也是恐惧的。可当妈得给孩子做榜样。自从学游泳,整天也不饿了,喝水就喝饱了。

一肚子的苦水,也没法说出口。真的是当妈的被孩子“拍”死在游泳池,我现在完全体会到女儿那一颗忐忑的心。

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女儿递给我一支雪糕,声音如二月的春风,说:“妈妈,你害怕水,又去学游泳,你真的好棒。”

一句话说得我差点老泪纵横,这种被理解的滋味太甜美了。

我沉浸在这种母女情深的感觉中无法自拔,女儿话锋急转:“所以妈妈,你知道我当初为什么不愿意学游泳了吧?”

那一刻,回想起之前的我,真觉得陌生,当下我抱着女儿跟她解释了为什么我要强迫她学习游泳,可谓是一把辛酸泪。可后来,女儿还是说:“你不理解我。”

这一次的“秉烛夜谈”,女儿说了很多。

她做事慢吞吞,各种磨蹭,于是,我摇身一变“监工”,在后面不停地催促;作业错了,我恨铁不成钢地问“这么容易也能错?”弟弟看动画片,她也跟着看得忘乎所以,我就各种冷嘲热讽。考试前,她一副淡定的模样,现在想起来我都着急……

正当我想反驳女儿的时候,脑海里突然想起了我妈常常说的几个字——你小时候也这样。

搜肠刮肚地想,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

早上起床,爸爸埋怨我起晚了,收拾书包的速度太慢。被啰嗦烦了,我气得不吃早饭,背着书包就走了;

中午放学回来,我吃饭喜欢一边吃一边说学校的事,这势必耽误吃饭的进度,于是也会被骂。妈妈耳提面命吃饭别说话也没用,很多次都发生了我的饭碗被端走的事;

放学了,和同学一起走,一边走一边玩,到家差不多都是吃饭的点了。作业常常是吃完饭,点着灯写。于是,又招来一顿啰嗦,整天就知道玩,放学不回家写作业;

不想带弟弟玩,和小伙伴拼命甩开他,导致我弟有一次差点丢掉……

原来,我小时候也是一个爱磨蹭、贪玩、不懂得照顾弟弟的小孩。为什么自己吃的苦,又让孩子去吃一遍呢?

高二文理分科,秉承“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论,我被我爸逼进了理科班。于是,噩梦也就开始了,成绩一落千丈,老师讲的课就是天方夜谭,高考失利,复读再失利,被迫进了一所三流大学。

这和为了避免“溺死”的危险,让女儿学游泳有什么区别。

我把自己变成了当初最讨厌的那一类父母。这几天追《陪读妈妈》,剧中的丁一一为了让妈妈“知难”,用同理心去看待自己有多辛苦,他弄了一个英文剧本,让妈妈配合自己,谎称这是自己的作业。

剧中丁一一的妈妈李娜,堂堂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为了几个单词抓耳挠腮,接近崩溃的画面,真的让我心疼。可我却听见了旁边女儿的笑声。

为什么有代沟,为什么我们互不体谅?因为我们为人父母的没有同理心。

我们常常会说:“别哭了”“赶紧去收拾”“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这样”,这样把一张张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而且,还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为了改变自己,我和女儿玩了一个互换角色的游戏。在两个小之内,她当“妈妈”,我当“女儿”。

我拿手机刷朋友圈,她过来就夺走了,一脸鄙夷地说:“眼睛还要不要了?颈椎不疼了?”

女儿惟妙惟肖的样子,真的是戏精附身。

过了一会,我躺在沙发上,随手拿了一本书,刚看几个字,女儿又来了。

把书拿走了不说,声嘶力竭地喊着:“这样看书对眼睛好吗?”

手机被没收了,书也被拿走了,百无聊赖地打开了电视,推荐剧目是《向往的生活》,据说这里黄小厨烧菜不错,就跟着学几道吧。

这节目实在是笑点多,刚开场不一会,笑点低的我眼泪几度都要奔了出来。闻见笑声的女儿出来了,“吧嗒”一声把电视关了,一脸严肃地说:“整天看这些没有营养的电视节目,你应该多看看《动物世界》《走遍中国》。”

丫头这个“妈妈”管起孩子来,的确是够称职。不能只有要求,没有付出。我提出她需要去做家务,比如,我平时洗衣服和拖地,做饭暂时免了。

想想刚才行使权利的“爽”,她默默答应了。面对一家四口的衣服,她待在卫生间吭哧吭哧洗了半个小时,衣服没有洗完,自己身上的衣服全湿了。

老公带儿子从外面回来,看着脏兮兮的地板问:“地还没有拖呢?”

我点点头说,现在我是“女儿”,你“老婆”正在洗衣服。

听完这话,丫头沮丧地从卫生间走出来说:“妈妈,我们还是换过来吧,你还是妈妈,我还是女儿。”

但是,我知道角色再次还原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都有了变化,因为感受到了她被“控制”的无奈,我会更多地站在她的角度上,理解她,接纳她。而女儿也会体谅我的辛苦,就如她所说:“妈妈,我们好像都不容易。”

一句话道出各自的辛酸,正所谓“苍天不曾饶过谁”,既然是这样,就让我们各司其责,在一个屋檐下,用更多的爱和耐心,去接纳和包容对方,父母多蹲下來和孩子说话。无言的爱,也许更会唤起孩子内心的柔软。

最好的亲情,不是你的命是我给的,所以我必须要负责,而是,因为我给了你命,所以才会去理解你。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游泳女儿妈妈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鸟妈妈
和女儿的日常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