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人围观“网红”直播
2019-03-21
《我在直播拉二胡》编导 董元杰
蔡阳,中央民族乐团首席中胡演奏家。2017年她第一次尝试开设直播,竟有21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直播为蔡阳打开了另一个音乐世界,也让她从互动中找到了乐趣。
采访的时候蔡阳反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印象很深刻,她说:“你们听到我演奏了那么多曲目,有传统的,有流行的,还有现代的,至少十几首,那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不是还是流行歌曲?”在一位从事了几十年民族音乐演奏的艺术家面前,我沉默了。是的,在这个流行文化和风尚快速切换的时代,太多新的信息和事物,一不留神就过时了。
蔡阳,中央民族乐团首席中胡演奏家。她八岁开始练琴,从小练习的专业曲目全部是传统民乐。其实被大众所知道最多的就是《二泉映月》,还有《赛马》,这对于蔡阳来讲当然是遗憾的。看演出要去音乐厅或者剧院,蔡阳身边的朋友有一些竟然从来没有看过她的演出。于是有朋友建议蔡阳尝试直播。在此之前,蔡阳连直播是什么都不知道。
抱着好奇的心态,蔡阳开始了一场直播,当蔡阳得知第一次尝试的这场演出竟然有21万人同时在线观看时,她被惊呆了。要知道在大剧院演出,坐满才2000人。这个时候蔡阳开始了解直播。“其实我特别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直播。”很快,蔡阳找到了答案。“我希望大家了解,我们的胡琴今天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我手里的乐器叫板胡,还有中胡、高胡、二胡。我需要通过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去传播艺术和知识。”
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让我们打开手机就能够欣赏她在演奏什么样的音乐,传递什么样的观念和情感。当然,和现场相比,直播显得简陋了一些,但这是一条比音乐厅或者剧场要强大得多、广泛得多的传播途径。在人和智能手机如此亲密的时代,以往高冷或者小众的艺术也获得了难以想象的粉丝和拥趸数量。
“我突然意识到了,推广的途径是那么重要。”蔡阳说。后来她慢慢尝试在直播间里面讲解一些东西:讲阿炳的故事,讲刘天华的故事;讲二胡的来龙去脉,代表曲目是什么;中胡、板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胡琴里面竟然还分这么多种类。“粉丝也会给我普及一些我不知道的音乐,然后我一听,哇,还可以这样。比如二次元动漫的音乐用二胡演奏,我会觉得很过瘾,然后我就很努力地去写谱,自己去练,把它攻克下来。接触到我不熟悉的领域,我才知道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的音乐是这样的。”直播,似乎为蔡阳打开了另一个音乐世界。
为什么蔡阳学了一首又一首当下最流行的音乐,我想这样做并不是向时代妥协,相反是对于民族文化潜力的一种探索和挖掘。当我听到她演奏的《天空之城》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棒极了!
在一次直播中,蔡阳拉了一首《暗香》,有一个粉丝说,蔡老师把我拉哭了。在蔡阳的直播间,不同的听众有不同的情感和故事,因此也就有不同的诉求。蔡阳觉得自己也从互动中找到了乐趣。“在直播间里你在和人互动的时候,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可以去交流、去沟通。他还可以品头论足,今天拉得好与不好,今天的状态好与不好,这就是它的乐趣所在。”在舞台上演出的蔡阳是没有机会和人随时交流的。“舞台演出完成之后大家需要坐在一起吃饭什么的,其实不是,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需要一个交流,情感的交流。当有人说你拉得音色那么通透,每一个揉弦都揉到心里面去了。那这就是暖到心里去了。”
最早蔡阳一直不明白,直播里面很多人说“陪伴”,是什么意思?觉得没有什么陪伴啊,自己就是来玩儿的,怎么就会和陪伴挂上钩了?虽然这种感觉至今难以准確地描述,但是时间久了,蔡阳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