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背后血与火的故事
2019-03-21木匠
木匠
现藏于台北故宫号称“天下行书第二”的颜真卿《祭侄文稿》,也称《祭侄季明文》。近日,台北故宫把它拿到日本东京展览,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但今天,我们要淡的不是这个事,也不是这篇文稿怎么就“天下行书第二”了?而是当年,颜真卿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就了这篇祭文。
颜真卿,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大书法家,颜体楷书的创始人。他还写过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他这篇祭文,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三日,当时,唐王朝正深陷于“安史之乱”中。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爆发的。仅两个多月,安史叛军就相继攻占了洛阳和长安。当时的惨况,我们完全可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一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想见一二。
其时,大唐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已沦陷,只有颜真卿任太守的平原郡和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任太守的常山郡还在抵抗。
叛军在围攻常山(治今河北正定)时,曾将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绑在城下,要颜杲卿打开城门投降,但是颜果卿却坚不肯降,颜季明遂被叛军斩于城下。紧跟着,叛军又开始攻城,颜杲卿率部与敌麈战数日,终因寡不敌众,城陷被俘。
叛军在抓住颜杲卿后,立即将他押解到了洛阳,因安禄山当时已在洛阳称帝。安禄山将颜杲卿一家老小30多口人绑赴刑场,颜杲卿一路上骂不绝口,安禄山便叫人割了他的舌头。他满口是血,仍在骂,安禄山又命人砍下了他的双脚,他还是在骂。他就这样一边骂,一边被人一刀一刀地肢解着,直至气绝身亡。
常山失陷后,颜真卿曾派人到常山尋找颜季明的尸骨,当颜真卿见到派去的人带回的颜季明的人头后,不由悲愤交加,情难自己,于是,援笔写就此文。
宋《宣和书谱》尝谓此文稿:“鲁公(颜真卿后来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是故后人亦称他为‘颜鲁公)平生大气凛然,惟其忠贯日月,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端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
又,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淄青节度使李希烈在汴州自立为帝。刚结束了“安史之乱”的大唐,已实无力派兵征剿,竟然派了已经73岁的颜真卿,去到汴州,对李招安。实话说,这几同于让他去送死。但老颜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去。
果不其然,招安不成,颜被李扣了下来,为让颜归顺自己,李先是许以高官厚禄,可颜非但不肯投降,反对李破口大骂。李见来软的不行,又来硬的,命人架起火堆,说你若不肯归降,就烧死你。颜则径直往火堆里走去,但被拦下;李又给他看和他一起来的人被割下的耳朵,他仍面无惧色;李又叫人在关他的牢房里挖了一个坑,说你再不降,就把你活埋了,颜又起身就要往坑里跳。颜被关了两年后,李希烈手段用尽,仍不能使其屈服,只好将他处以了绞刑……
六百年后,文天祥过平原,有诗赞颜公道: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江以北无坚城。
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成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