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
2019-03-21孙永石
孙永石
徐州市铜北润杰学校 江苏徐州 221000
分层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他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单向型的缺点,充分的发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有利于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打好基础,帮助已经掌握基本的知识系统的学生进一步提升,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获得了明显的提升效果。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分层教学首先需要对学生群体进行分层,但是在分层时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仅仅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层。
初中生正处于情绪、性格比较敏感的年龄阶段,并且还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虽然此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能从一些成绩相对较薄弱的学生身上看到巨大的进步空间,如果仅仅依靠成绩就定义了一个学生所处的层次,这是非常不理智的方式,因此教师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定位现阶段的学习能力,就需要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1]。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进行分层,突破了传统认为的将相同情况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当中,而是将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匀的分配到每个小组当中,例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好,但是在面对一些难题、怪题的时候无法快速的调整思维,而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好,但是上课发言比较积极,并且能虚心的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还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很完善,并且也能够及时的调整思维应对多种难题。这些学生之间各有各的优点,所以可以将他们协调在一个小组当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
二、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并不是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方式,实际上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空间当中,使用同一本书籍,面对同一个问题,但是教师会讲解不同的解题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一题多解,但是这种题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同的解题方式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从初中数学题目的特点分析来看,有的问题既有简单的方式进行解题,也有较难的方式进行解题,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往往会选择简单的方式进行解答,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能够转换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虽然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简单的解题方式完全足以应对考试,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较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考虑适应一些有能力应对难题的学生,并积极的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的素质。
以例题“已知a,b满足ab=1,那么1/a2+1+1/b2+1等于多少呢?”为例,首先分析该题目可以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公式进行解答,很多学生也想到了可以根据“ab=1”的条件,判断出“a=1/b”,并将这个公式带入“1/a2+1+1/b2+1”可以得到“1/(1/b)2+1+1/b2+1”,经过计算,公式最后的数值为“1”,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也很容易想到,但是在考场上却十分的消耗时间,因此通常情况下是不建议学生使用这种方式的。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可以先将“1/a2+1+1/b2+1”公式进行通分,并得到“(a2+b2+2)/a2b2+a2+1+b2”带入“ab=1”的公式,可以得到“(a2+b2+2)/1+a2+1+b2”所以公式的答案是“1”,同上一种方式一样,这种方式也比较复杂。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解题思维模式,教师可以解答这道题的时候最后提出一种“特殊值”的方式,以这道题为例,因为“ab=1”所以可以认为“a=1,b=1”将这两个数字带入“1/a2+1+1/b2+1”公式当中,就可以立即得出“1”的答案[2]。
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教师使用了三种解题方式,并且相对于前一种解题方式,后一种解题方式更加简单,节省时间,经过前面授课内容的铺垫,最后一种解题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
三、对教学方式进行分层
素质教育的提出引出了更加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教师也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创造性的提出了多种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方式有多媒体教学方式、小组自主式探究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方式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一刀切”式的对所有的教学内容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应该有层次的进行选择。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图形与变换”章节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少媒体的教学方式,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到了图形想象,对于一些想象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可以采用3D动画的方式进行辅助教学。而在教授“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章节时,教师可以使用小组自主式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样也实现了将课堂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的目的,并且这一部分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
总之,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作为一种创将新性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分层教学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认为自己同其他的同学存在差距,因此抵触教师实施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应该采用一种隐形的分层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学生成长的关注和关心,又不让学生产生差距心理,避免弃学、厌学等消极情绪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