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联和陷入“传销”事件的分析和处理
2019-03-21吕晓婷
吕晓婷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在20世纪90年代初,直销公司进入中国,随后出现了传销。随着金字塔骗局的逐渐曝光、谋利本质的逐渐暴露,国务院于1998年4月18日发布《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国发〔1998〕10号),将传销活动确定为非法活动并予以全面禁止。[1]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再次发布《禁止传销条例》,将传销定义为“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虽然我国对传销已全面禁止且严厉打击,传销组织却是屡屡死灰复燃、屡禁不止。近年来,由于高校学生社会阅历少、鉴别能力不足[2],又易于在追求爱情、友情、名利等情感和物质需求的过程中迷失自我[3],逐渐成为传销组织的重要加害目标。[4][5]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说是与学生交流最多也最直接的人,肩负着维护学生安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如何预防学生陷入传销并处理学生陷入传销事件,是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本文以一个典型的学生失联、陷入传销突发事件为例,探讨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失联、陷入传销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一、案例概况
小D,男,本科生,该生与室友相处和睦,无心理问题。
某日下午,小D和室友说要去见“女朋友”,晚上可能不回宿舍。“女朋友”是他通过网络认识的,这是第二次见面。当晚小D室友因小D提前告知可能不回宿舍,所以未将小D夜不归宿的情况报告给辅导员。
第二天,小D手机和背包均以各种理由被“女朋友”的朋友拿走,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传销”。当天半夜,小D室友发现他仍未回校并联系不上,发觉事态严重性,将此事报告给辅导员。辅导员拨打小D手机,确定无人接听;随即联系学生家长,询问学生是否与家里联系以及“女朋友”的情况,家长一概不知;辅导员将此情况报告给学院、学校保卫处及派出所,通过派出所查询该生身份证并未有宾馆入住或购买车票记录。
第三日上午,辅导员前往派出所报案,因不是直系亲属,派出所无法给予立案侦查。辅导员返回校保卫处调查监控,寻找该生离校当日的行动路线。此时,小D趁传销组织看管不严逃脱,返校后告知辅导员事件经过,辅导员劝其报案,但因小D不知道确切传销地点,派出所不予立案。
二、案例定性分析
该案例从本质上是学生失联和陷入传销突发事件的处理。在百度中输入“大学生失联”,会出现2,700,000个搜索结果,“8.9女大学生高渝失联事件”、“广州10天连发3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等等新闻屡见不鲜。可以看出,大学生一旦失联,造成的后果都是很严重的。大学生已经成年,课余时间多,加上同学联系不密切,等发现学生失联的时候往往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在寻找失联学生时会造成一定困难。
其中,因陷入传销而失联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个别地方解救的传销窝点中大学生居然占了90%的比例。[6]陷入传销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摧残大学生身心健康;荒废学业;影响家庭和谐稳定;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等等。
三、解决思路与实施办法
(一)解决方案的理念与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当学生失联后,应及时询问或查找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人、事件,以期了解学生的近况及目前所在地。在本案例中,辅导员在知道此事发生后,与小D室友、家长、小D高中好友及时联系,确定小D失联前的行动路线;动用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学院、学生工作部(处)、保卫处、派出所等。
(二)案例处理的关键节点、过程、方法
当学生陷入失联时,辅导员需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行动路线和人际关系,必要时需报告给公安机关。在学生安全返回学校后,必须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和安全教育。
(三)案例处理的结果和效果
本案例小D警惕性和应变能力较强,因此未带来严重后果。返校后,经心理中心核实,小D心理较为稳定,初步判定该生无后续并发危害结果。
在此事平息后,学院辅导员给每个班级都召开了安全主题教育班会,提高学生的防骗能力,重申寝室长的工作职责和学生失联第一时间上报给辅导员的制度。
四、经验与启示
由此案例可以看出,传销组织不遗余力地渗透和煽动大学生。因此,为了教育学生防范传销组织的渗透,并了解传销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笔者认为辅导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传销的认知度
教育大学生应了解非法传销组织的结构,深刻认识其危害性;教育大学生要认清非法传销的形式,坚决抵制其诱惑;教育大学生要掌握非法传销的规律,从而避免坠入陷阱。本案例中,小D虽然对传销有很强的防范意识,但因为对爱情的渴望,放低了自己的警戒程度。
(二)加强班级及宿舍建设,教育学生关心同学
因为学生众多,辅导员无法做到掌握每位学生的行动状态,这就只能依靠班级和宿舍的管理。但在现在的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各自为政,沉溺于虚拟人际交往,宿舍关系淡漠是常有的事情。今后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做好学生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财富观、爱情观。本案例中,小D在行动受限的第二晚已经意识到是陷入了传销,此时虽然有逃脱的机会,但因为想拿回手机和证件,所以决意和传销组织进行周旋。我们需向学生强调在遇到危险时,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
通过这个案例,笔者深深的认识到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薄弱以及传销组织手段之精明、渠道之多样。大学生参与传销,不仅影响他们身心健康,阻碍他们顺利成才,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困难,而且严重危害社会稳定。想要做好防范工作是任重道远的,既要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联系社会组织及政府部门严厉打击传销活动,全方位多角度预防传销对高校校园和学生的无形渗透;又要及时填补安全管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漏洞,着力提高学生及学生工作者对传销手段、传销危害的认知程度和学生的应变能力,采取丰富有效的思想教育宣传方式,才能使大学生远离传销,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