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角色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探究
2019-03-21张娇
张 娇
邳州市新城幼儿园 江苏徐州 221300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喜爱游戏也是他们的天性,幼儿自出生起对世界的感知都需要建立在游戏活动的基础之上。以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为例,它有其不同于其他游戏形式的特点,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准确把握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幼儿展开针对性指导。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应当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展开这方面的实践。下文中笔者在汇总幼儿角色游戏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教育策略粗略介绍,以抛砖引玉。
一、幼儿角色游戏的具体特点
结合实际分析,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幼儿角色游戏具有印象性特点。日常生活中,幼儿对现实生活建立起的主观印象、认识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的初始动力。从本质上来说,角色游戏更像是幼儿对客观生活场景的一种主观再现,游戏的内容、主题、情节以及其中用到的情节都需要与社会生活有关。教师需要在了解并感知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之后再进一步安排游戏活动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并培养其动手能力。其次幼儿角色游戏具有表征和想象性特点。表征即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中表达出的内涵,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表意”。角色游戏活动可以有针对性的强化幼儿的表征发展能力,并强化其对于客观事物及生活场景的认知。特定的游戏场景中,幼儿必须要依靠特定的故事背景、语言来进入情景并承担起需要自己扮演的角色,之后才可以在理解故事内涵的基础上利用想象力进行再创造。实际教学中,笔者曾组织过一次“过家家”的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还原出自己家庭生活的场景。我邀请了一位女生来扮演她自己,并让她自己选择了两位小朋友来扮演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了让他们可以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出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场景,我们三位小朋友提出了以下要求:①回忆你们自己的爸爸是如何与妈妈和你们自己对话的,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②表演完成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游戏中,负责扮演“爸爸”的小朋友对另外两位小朋友说:“我要出去上班了,你在家做好饭”。[1]但扮演“妈妈”的另一位女生却并没有回应,过了好一会才开始“捣鼓”起了手里的玩具,我知道那是她在模仿做饭的场景。但因为缺少沟通互动,所以整个表演过程看起来非常松散,当然他们似乎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见单靠提问还是无法让其把握准确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内涵。
二、幼儿角色游戏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游戏目标,做好准备工作
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明确游戏目标的基础上做好角色游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以小班幼儿为例分析,因为他们正处于个别运动阶段,所以会不断重复身边成年人的动作或语言。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确定游戏目标并做好角色游戏活动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对小班幼儿来说,将角色游戏活动的目标设定为提高幼儿的角色意识即可,无需再额外进行深化。只要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便可以为其后续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打好基础并强化幼儿的游戏能力。角色游戏活动准备工作的重点则主要体现在游戏场景的营造之上,其中教师既要突出游戏环境的人文性又要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要为他们营造出像“家”一样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其卸下自己的压力并全身心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2]例如在一次扮演“公交车司机”的游戏活动中,我发现班上的一位小朋友竟然可以精准的模仿出公交车转弯、刹车、启动以及停靠站点时的各种声音。其实这就是他们完全带入公交车司机这一角色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这位小朋友还在游戏中使用了“到站请下车,下车请走好”等礼貌用语。游戏结束之后,我对这位小朋友的表现进行了表扬。
(二)在游戏外对幼儿进行指导
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在游戏外对其表现进行指导、干预,而不应用成人化的思维干扰其固有的特点及原本的游戏走向。这要求教师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转变过去所秉持的教学理念,并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展开这方面的实践。具体来说,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可以用到的主要包括言语以及非言语混合这两种方法。前者主要强调教师用语言按时幼儿在游戏中该做什么并帮助其找到完成游戏目标的方法,后者主要强调教师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眼神、动作、手势或身体运动对其进行游戏指导。两者各有侧重点且适应的场景各不相同,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把握。在有一次以扮演交警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之中,我故意只交给他们了一顶警察帽子,想看他们如何安排接下来的游戏情节。最终经过讨论之后,他们设计出了“交警轮岗”的情节,其实就是轮着戴警察帽子。可见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游戏的重点。
总之,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而角色游戏则更具有针对性。教学中要多开展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