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反转现象

2019-03-21武张胜男

传媒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公众受众专业

武张胜男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一、引言

2013年,新华网年推出《盘点2013十大“反转剧”:有图未必有真相》,随后每年,人民网、凤凰网等各大新闻网站对新闻反转事件的盘点逐渐演变为常态。新闻反转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越发凸显,甚至有了“无反转不新闻”的调侃。

如何界定新闻反转现象?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定义,亦有“反转新闻” “新闻反转剧”等名称。江汉超指出:“所谓的‘反转新闻’,指媒体开始报出新闻事件一方的声音,隔过一段时间报出了另一方截然不同的说辞与解释,导致舆论逆转。”[1]本文认为,新闻反转现象是指一个热点事件的报道被证实与整体事实不完全相符甚至截然相反的新闻现象,新闻内容的反转引起公众态度的转变。而反转的“新闻”不仅指传统意义上专业媒体的报道,还包括那些被专业媒体关注并报道的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本文对2013~2017年的事件进行梳理,发现其传播路径如下:事件发生——知情人爆料——媒体发布报道——网络热议——事件拐点——媒体跟进——舆论反转——事实平息。

二、新闻反转现象的特点

(一)聚焦社会热点

2013~2017年的新闻反转事件中,发生反转的多为社会新闻,新闻内容聚焦于城乡差异、警民冲突、特权、干群关系、教育不公等当下突出的社会议题。有时还会发生一个新闻事件中多种议题相互交织。如“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就涉及教育以及公权问题。这些事件聚焦社会热点,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相关,而且新闻议题都具有负面性和争议性,极易引起共鸣,引爆舆论。

(二)多元主体凸显不同角色

多元主体发声推动事件发展。这些新闻最初由社交媒体或传统媒体发布,经由专业媒体报道、转发后进入主流舆论场,进一步扩散。公众渗透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新闻的消息源来自普通公众,公众热议推动媒体持续关注,并通过社交媒体补充或者纠正事实,成为新闻反转的重要推手。媒体则持续跟进以挖掘真相。在这一过程中,还有网络意见领袖、官方权威机构、相关组织等共同发声。

(三)新闻反转引发舆论反转

新闻反转现象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反转二字。“恶俗者”转变为“普通人”,“施害者”转变为“受害者”,这前后报道在人物形象、事件呈现上出现了极大差异,甚至互相对立。前后报道差异也引发了公众态度的急剧转变。人们在只有片面事实或一方说辞的情况下,盲目发声,肆意宣泄,等到事件全貌公布或事件另一方登场时,立场又顷刻改变,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甚至存在网络暴力。

三、新闻反转现象的成因

(一)传播环境剧变

(1)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的多元。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主体发生变革。Web2.0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网络社会中的个体被激活,人人都可成为独立的信息生产者。“在社交媒体的平台上,新闻生产的节点扩散到无处不在的角落”[2]。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的特点,专业媒体也只是众多信息传播主体之一。面对某些事件,公众比媒体反应更快,新闻当事人、现场目击者、知情人将消息上传至网络,普通公众进行的信息生产甚至左右着专业媒体的议程设置。而传播渠道的多元,促使新闻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尽一切可能争夺用户关注度。很多专业媒体往往采取先网络抢发后跟进的策略。各种自媒体账号也争先发声,推动未经核实的消息裂变传播,导致众声喧哗,事实滞后。

(2)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被无限提升。借助可携带、易操作的移动终端,每个网民不受时空局限,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或者传播信息。传统媒体的规范化的生产流程,使报道的形成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而新媒体使事件发生和信息发布几乎同时发生。面对外在环境的变化,媒体采用提速的方式来应对挑战,这场速度竞赛不仅发生在传统媒体之间,还发生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之间。然而,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可能是以牺牲新闻质量为前提的。传统媒体时代,传先于受,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反馈滞后。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传播的互动性使得新闻开启对话模式,“一部作品的发表不再是一次传播行为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3]新闻生产从新闻编辑室转移到了公共平台上,公众可以与记者直接交流,几乎在报道发布的同时,公众的看法和异议就汇聚在公共平台上,相互补充、纠正,公众的热议推动媒体继续跟进。

(二)媒体专业素养缺失

(1)抢发新闻,事实核查不足。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专业媒体被卷入时间竞赛中,对时效性的过分强调冲击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对当下的媒体与记者来说,或许“报得快”比“报得对”更为重要。新闻是经过核实的专业话语,在抢新闻的压力下,核实空间被挤压。很多记者或是核实力度不够,或是不经核实就发布新闻。部分新闻反转事件的起因是信息来源造假,当事人上发布虚假的或是片面的信息,媒体直接奉行拿来主义,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媒体求新不求真、求快不求全的报道行为,导致新闻反转事件的发生。

(2)先入为主,结论先行。面对纷繁庞杂的各类信息,记者需要迅速辨别并抢发新闻,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己以往对事物的认知来做出判断。有时会使记者忽略个体差异性,先入为主,在惯性思维下判断错误,导致新闻失实。如在几起关涉医患问题的新闻反转事件中,由于医患双方在信息、地位等方面的不对称,媒体会以“医强患弱”的惯性思维去理解。同时,部分媒体通过对“医生失德”这一主题的提炼,故意迎合受众立场,挑拨公众敏感的神经。

(三)公众层面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网络技术对受众进行赋权,信息生产不再是媒体与记者专有。新媒体使人人都可以发布消息,公众生产的信息成为重要的新闻线索。大部分新闻反转事件都是专业媒体关注并转发公众生产的信息。但公众的匿名性、生产信息的随意性和公众自身的倾向性使公众生产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受众对于新闻的全盘接收、非理性表达和对新闻真相的漠视会推动新闻热度不断高涨,从而使这种新闻传播模式大行其道。也就是说,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反过来影响了新闻质量。

四、新闻反转现象的规避策略

(一)媒体层面

专业媒体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职责,比起新媒体传播的快速,专业媒体的优势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挖掘真相。与其用提速来应对挑战,还不如弱化时效性,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的高质量新闻。所以,面对热点事件,媒体首先要坚守新闻真实的底线,加大事实核查力度。审慎获取新闻线索,沉下心来尽快向新闻当事人核实求证。其次要保证报道的公正客观。媒体要以为公众负责的态度来报道新闻,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警惕常识的侵扰,不妄下猜测、不轻下结论,也不使用有倾向性的话语暗示受众。媒体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事实真相的挖掘上。

(二)公众层面

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已渗透到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然而公众生产信息的随意性也加大了媒体核实的难度。所以首先要提高公众生产信息的能力,树立责任意识。不发表不实言论,不恶意造谣,不轻下结论。公众在讨论热点事件时也要就事论事,理性参与,包容异见。受众媒介素养的高低会反过来影响新闻质量,所以公众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提升辨别和批判信息的能力。新闻专业主义应泛化为社会公众的行为规范,在面对热点事件时,要秉持怀疑和求证精神,理性围观,审慎判断。

五、结语

新闻反转事件的反复上演是在传播环境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诞生的。在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新闻反转现象逐渐演变为一种常态。面对空前复杂的信息环境,我们要理性认识这种现象,深入剖析其特点与成因,媒体要始终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公众更要其提升媒介素养,将新闻专业主义泛化为公众的行为规范。

猜你喜欢

公众受众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