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物流》双语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2019-03-21王和旭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国际物流双语专业课

□王和旭 李 晶 谢 飞

为适应国际竞争发展的需要,大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2001年8月颁发了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被纳入本科高校的评估指标之一,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亮点。

《国际物流》课程是一门具有代表性的跨学科综合性的专业课程,它不仅包含物流管理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极具实践性。由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于物流人才的英语语言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展开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最新专业动态,在将来的就业过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传统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些年的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来看,传统的双语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的语言环境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通常采用单语教学,而英语教学仅仅局限于大学英语课程,其学时十分有限且远远无法达到行业英语的学习要求。因此,学生普遍英语应用能力差,外语学习环境不理想。同时,双语教学在实践中还应因材施教,即双语教学并不适宜在所有的学科范围内推广,较适合那些具有较强的国际通用性的学科。传统的双语教学改革往往一味的追求“双语”,却忽略了专业课本身知识的传授,这无异于本末倒置。“双语”仅仅是促进专业课改革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二)教学环节设计问题。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填鸭式”教学易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生并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双语教学必须做到以英语为工具,师生之间形成以学促教、以教促学的双向互动。以英语为媒介,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自身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双语教学活动,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课程考核问题。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无法全面的反映学生对于专业课的掌握程度,一味地死记硬背缺乏实践性。实施的单一的成绩测验方式不但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还成为学校教育要“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一目标贯彻实施的障碍。因此,寻找合理的全面的专业课考核方法对于课程双语化教学改革也十分必要。

二、《国际物流》双语教学的改革方法

鉴于传统的双语教学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对《国际物流》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应分别从授课方法、课程作业、课程考核三个方面进行。

(一)授课方法。在传统的双语教学中,极易出现专业课学习和英语教学两者本末倒置的状况。尤其对于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还是应归于专业课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而并不是把专业课等同于专业英语课。根据语言教学中“浸入式”模式的定义,原则上应鼓励教师在授课环节中采用全英文授课。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全英文授课,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应注意控制授课具体选择的语言搭配比例。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语言分配比例。基于此,在对《国际物流》课程双语教学改革中应从授课PPT和授课语言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在传统的双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在授课时使用的教学PPT内容为全英文的形式。但鉴于学生对于全英文形式的PPT在接受度方面较差,且基于要保证专业课授课节奏,因此,在对《国际物流》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中,虽然沿用了传统的全英文教学PPT,但是在涉及到相关专业概念、重要理论及模型的PPT部分采用了英文为主、中文注解的方法。

通过双语教学实践发现,《国际物流》最终授课语言确定为混合语言授课形式——中文为主,英文为辅。即在课堂讲授专业知识时采用中文讲解的方式,在涉及到专业词汇、专业理论、重要的专业模型以及学生在日常学术论文阅读及日后工作中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点的讲授时会补充采用英文授课的方法,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二)课程作业。由于授课方式的改变,课程作业的设置也作出调整。采用传统的课后习题加小组岗位技能实操训练。在授课过程中,在重点章节结束后授课教师根据本章所学知识点,设计章节作业。学生自愿形成作业小组,具体分工,完成章节作业。如:在国际海运一章结束后,章节作业为以小组的形式自选国际海运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公司运营现状的调研形成英文调研报告,同时能够缮制该公司的海运提单等相关单据。这种作业的设计形式相对于传统的习题作业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多样的作业设计形式能够激发每位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双语教学的改革。小组作业的形式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内部的合理分工,使其各自发挥所长。

(三)课程考核。加快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对双语教学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运用综合多元的评价方法对双语教学进行评价符合双语教学的特点。因此,在对《国际物流》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时应将课程考核设置成多元化考核的形式。其中,第一部分为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率、课上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笔记检查结果四个部分,此部分总分数占到期末考试成绩的30%;第二部分为随堂成果考察,包括:随堂的专业英文单词听写、章节任务小组PPT成果展示、小组岗位实操训练表现等,此部分总分数占到期末考试成绩的30%;第三部分为笔试考核,此部分总分数占到期末考试成绩的40%。

总之,多元化评价教学的设置,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使得专业课程理论学习与学生课程实践能够有机结合,使得课堂教学不仅仅关注于学生在卷面上反映出来的学习程度,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创新度和应用能力。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模式会起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时代,随着金融等诸多领域全面开放,我国急需一批既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又能熟练使用外语的复合型、外向型高级人才。尽快培养此类人才将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国际物流》作为结合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对《国际物流》课程的双语教学的改革也更具有专业代表性。本文针对传统双语课程所存在的语言环境较差、教学方式不合理以及课程考核设计不全面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授课手段、课程作业和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设计和课程体系,使《国际物流》课程的双语教学方面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能够为物流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国际物流双语专业课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珠三角地区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探究
刍议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互动
高职国际物流人才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