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科技成果就近转化途径

2019-03-21□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周边地区走廊科技成果

□张 为

科技成果转化指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使新产品增加,工艺改进,效益提高,最终经济得到进步。国内外经济环境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支持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同时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政策的主导方向。北京科技资源分布密集,拥有各类型的科技创新主体,但由于北京周边地区创新生态环境、人才资源、产业链配套不足,导致相当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没有在周边地区实现转化,而是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实现产业化或应用。因此,“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间,京津冀三地应将推进科技成果就近转化作为工作重点。本文将针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过程中科技成果就近转化的实现途径进行深入讨论。

一、以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带动科技成果就近转化。

为了改善津冀产业创新环境,京津冀三地已展开了政府层面的工作对接,主要包括签订协同创新的框架协议、签订创新共同体的工作方案、引导各类主体组建创新联盟等。为充分发挥北京创新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北京周边地区就近转化,推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链和资源链对接,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跨地区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有待成立。

(一)共建资源整合平台。京津冀三地的创新成果流动性相对不顺畅,缺乏成果转化的平台或中介。因此,京津冀三地需要共同建立一个促进技术转化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将北京的科技成果扩散至津冀地区,实现技术要素顺畅流动。近些年,京津冀三地建立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北京的科研机构、高校、优秀企业等到津冀设立了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众创空间等,把北京的创新创业成果复制到周边地区,实现技术要素的整合。

(二)共建科技攻关平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要突破交通、环保、产业升级,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升级转型是京津冀三地共同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三地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进行攻关的机会。来自三地的各类型创新主体可以组建专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所、行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的联合体,围绕区域性的重大问题开展攻关活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三地也可以开发共享同类创新平台,承担协同创新任务,实现创新平台的一体化、网络化。

(三)共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北京从事科技创新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较多,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当前北京已经很难为这些机构提供足够的创新成果实验、转化基地。如果京津冀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三地共建科技成果实验、转化基地,便能促进北京科技成果就近转化,推动新兴产业的产生,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以创新走廊建设推进科技成果就近转化

从本质上看,创新走廊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以一条或多条高速公路为主连接轴,依托互联便捷的交通线,将核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紧密连接起来,形成各创新环节相互衔接的条带状或环形状分布的科技创新带。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加州101公路、波士顿128高速公路和硅谷等科技创新走廊沿线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要素,成为了全球著名的高技术集聚地和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借鉴这些成功的案例,建设创新走廊的基本要求有便捷的交通体系、适宜的创新生态环境和相对完善的配套。当前,国家在空间层面没有明确提出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向津冀转移的通道,再加上北京科技创新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因此推动建设京津冀创新走廊是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是从战略层面提出的新构想。

(一)建设京西南创新走廊。京西南创新走廊将北京西南地区的海淀、石景山、门头沟、昌平、丰台、房山等地区的产业园和与之毗邻河北保定等县市的产业基地相互串联,以北京的西六环、北六环、京昆高速、京保石高速四条交通线为依托,构建创新型园区链,推动形成京西南地区创新带。这条创新走廊建设主要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工程、新能源、研发服务等领域,拓展中关村产业园的发展,引导在京高校、研究机构实现科技成果就近转化。

(二)建设京津廊创新走廊。京津廊创新走廊将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京经济开发区、河北廊坊市区与天津北辰区、武清区的产业园相互串联,以京津高速、京津城际铁路两条交通线为依托,构建以高端制造为龙头的产业体系,成为京津廊地区重点企业进行创新研发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带。京津廊创新走廊是以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北京经济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资源来辐射带动津冀地区相应产业的发展,以促进北京东南部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北京创新资源向京外周边扩散,促进了津冀地区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建设环首都创新走廊。环首都创新走廊以北京为核心,以天津河北环首都的区县为节点,以绿色创新为纽带,促进区域产业链条贯通,协同建立创新驱动的产业空间体系。京津冀三地共同治理区域环境污染,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容量最大化,合理布局生态空间。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依托,发挥首都优势农业资源的优势,建设现代农业协同创新试验区;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引领,建设首都生态科技示范园区。

京津冀创新走廊的建设会吸引一批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主体的加入,带动一大批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可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成为领跑者,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京津冀创新走廊是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领地,三地共建,共同受益,在政府、市场、企业三方共同作用下成为利益共同体。京津冀创新走廊为北京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载体,为北京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条件,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提供了渠道。

三、以产业转移协作推动科技成果就近转化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制造业的转移将带动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做出相应的战略布局调整,主要体现在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带动科技创新成果异地转化。近些年,北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食品、饮料等生产企业向周边地区转移,而本次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各产业链的战略布局调整,把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京外周边地区,而将总部、研发中心留在北京。而且,北京创新资源不会因为非首都功能疏散而衰落,而将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北京产业转移出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津冀企业与北京的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合作,获取北京的创新资源,最终形成了“北京研发、津冀孵化”的产业链。

猜你喜欢

周边地区走廊科技成果
神奇的走廊
春秋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的联姻探究
走廊上的时光
古代临济宗在泰山及其周边地区的传承发展
2019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高层论坛在京举办
走廊上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走廊行走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