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手段更新设想
2019-03-21罗晓惠
罗晓惠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福建 福州 350005)
互联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数字化提供了支撑[1-2]。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传播让作者的研究成果能更快更准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成了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各期刊不断缩短刊期以加快出版流程。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资源丰富多彩,跨越的地域范围广泛,能被科研工作者们充分利用,因此,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也加剧了科技期刊的迅速发展。
一、伴随着迅猛发展的网络传播速度,科技期刊编辑的发散性思维得以拓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已有约6000种科技期刊全文上网[3]。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的使用和连接,各学科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密切,不再只是纵向的深度研究报道,而是增加了相互交叉的横向研究,扩大了信息面与容量。学科交叉交流面越来越广,学科与学科间的距离慢慢缩小,科技期刊编辑的发散性思维得以拓展。
语种的转变开始出现,不仅仅停留在出版本国的母语版本,而是逐渐走向出版国际通用语言版本的期刊,如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的期刊或全英文版本的期刊。大部分的科技期刊为了与世界接轨,论著栏目都配有英文摘要与关键词。还有的期刊与美国出版的期刊互换重要的热点论著摘要,每期刊登一个版面,促进交流,如《中华高血压杂志》就设有“中美互换摘要”栏目,每期占一个版面刊登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AJH)《美国高血压杂志》的论著中文摘要,AJH每期也占一个版面刊登《中华高血压杂志》的论著英文摘要。不同的国度语种不同,两国互相交换摘要,增进交流,促进发展。
科技期刊封面改变明显,色彩变得活泼鲜明,不再古板单调(如《亚洲男性学杂志》)[4]。
设计的版式也多样化起来,根据内容及阅读习惯的需要变成双栏、通栏或三栏。发表方式变得更灵活,不一定都得按先审稿,全通过后再发表的方式,可以变成发表和审稿同步进行,甚至可以先发表再进行网上审稿讨论。变单向收敛性思维成为多向发散性思维。期刊的内容可以在网站上预先发表、预先印制。
纸制出版的科技期刊更多地转向网络出版,从平面思维空间转向立体思维空间。整个出版的思维模式像开着的窗户,看得远,展现得深。
二、科技期刊的传播形式由传统纸制传播变成网络数据传播
1. 先发表后成“期”。代替定稿后发表的传统“期”, 转变“期”概念。先收到的稿件先发表,先单篇发表之后再集合成一整期,不会再有作者“漫漫长路等到何时”及“快被审死了”的抱怨声,也不会再有“等审完发表,已不是热点”的遗憾。随时可以进行审稿定稿并发表。读者能在第一时间见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这种创新精神,对于读者和作者来说,都是喜闻乐见的。如今,部分期刊已能在自己的网站上提前展示预刊的内容,读者通过网络检索,能较早查找到最新的科研文献。
2. 网络版本多种发表形式与纸质版本发表共存。纸质期刊发表后可以转换成网络版本。网络版本多种多样,阅读界面形式层出不穷。读者不一定要订阅纸质版期刊,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因此期刊也从形式上获得了众多用户。
3. 同一内容传统载体形式的单一表现形式向网络链接的多元化深层次表现形式转化。例如,在文章中提到的作者到其详细背景,文献到文献数据库,图片到演示过程。读者都能从一篇文章中点击出,了解到它的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增加读者所需的信息量。
4. 对读者直接视角的主动灌输表现形式转向后景的推荐式。读者主动选取单元需要的信息,读者被动式阅读转变为读者主动式阅读,易为读者接受。单篇使用率和单刊使用率进行分离。需要单篇的读者给印单篇,印制抽印本(单行本),需要单刊的读者给印制单刊,抽印本可以做得很精致,让读者更愿意收藏。这样各取所需,读者不会因为有自己不需要的信息而感到订阅期刊的浪费,从而有更多的读者来订阅,增加期刊的发行量。
5. 广告变成新新闻,捆绑在有效的部位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已进入一个新媒体时代。广告商从和期刊总体分享风险及收益变成与具体信息进行分次分享,要让科技期刊的广告商务开辟新的天地。期刊网络版传播速度快、互动交流方便快捷、覆盖域广,其广告表现形式丰富,除可采用融合平面、视频、音频、Flash动画外,还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扩展阅读[5]。这就不只是单单一个图片和文字的广告,读者可以从广告的一个品名或产家中链接到读者想要了解的相关知识内容。例如,高血压方面的药物,读者想要知道药品的制作过程及药理,就可以从链接中获取相关知识。读者还能从广告中获取与该药品相关的各类新闻,于是广告变成了新的新闻,读者能收获到更多的信息。
6. 发表后信息能多次开发:关键在于网上数据库的建设。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期刊已发表的信息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多次开发。例如,《中华高血压杂志》介绍的是高血压及其相关的疾病,有关射频消融降血压方面的内容发表后,物理学方面的专家可能对射频消融的仪器感兴趣,于是他们进行合作,也许能开发出新领域的内容。文章发表后要做到多次开发,关键在于网上数据库的建设,各行各业都提出大数据建设,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也同样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网上的数据可多次开发,这将是无比丰富的资源,等待读者享用。
三、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让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方式发生了转变
1.组稿形式开放、直接、集约、有效,让编辑组稿省时省力。编辑们不再是一对一地给专家写信约稿,可以在网站上进行集体约稿,节省了专家们与编辑的时间,提高组稿效率。
2.审稿方式变得灵活、准确、高效,审稿速度成效显著。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越来越发达[6],可通过评审者所在单位的官网仔细核实评审者的姓名、工作,让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更准确,以提高效率。
3.稿件加工时效与质量均有提高—期刊内部信息共享和编辑部内部网络管理。利用互联网,编辑加工时可以很快地查找到相关的文章信息,给稿件加工提供极大的便利。
4.在线检索更方便编辑对文献的校对,文章的校对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5.无形资产的充分展现:主要体现在双向性—开辟网上的专家论坛栏目,读者、作者、编者能在网络上与专家们直接商讨学术问题。
6.良好的市场参谋—访问计数与及时的栏目反馈。如《中华高血压杂志》的学术争鸣与病例讨论栏目,就让读者与专家有参与的机会,在网站上进行讨论,由有经验的临床医生给予解答,也能激起大众的热情。
四、网络期刊互动:进行市场双赢的产业结合
1. 期刊面向网络的发展。依据网络特色,开辟期刊网版发展新天地,扩大生存空间,扩大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更多的网络人才加入到期刊的制作中来,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网络内容。
2. 网络与期刊的结合。网站寻找信息资源的原创基地,为网络扩容。拿什么吸引网客?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等待编辑们去开辟一个新天地。
五、利用手机微信平台,设置二维码让期刊信息快速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期刊的各种信息交流和途径呈现多样化,研究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设置各种专栏发表自己的意见及见解,互相讨论。目前,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在期刊界已普遍采用[7],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分享和受众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7]。期刊可以在版权页上或文章栏目中添加二维码,让读者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信息,读者不只是获得期刊文章中知识,还能拓展到相关的更宽广的世界,既方便又快捷,也为杂志打开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