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物塑造视角下浅析“大女主”剧火爆现象

2019-03-21刘忻怡天津师范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轴线圆形性格

刘忻怡 天津师范大学

一、“大女主”剧的概念界定

“大女主”剧主要指的是以女性角色作为第一主人公,故事的主线为女主人公的个人成长史,以记录主人公由能力弱小走向强大、由性格无知走向理性、由情感懵懂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为主要剧情,同时将爱情、友情、权谋、复仇等当下流行元素融入其中,表现出女性独立坚强、坚忍不拔性格的电视剧。

二、人物塑造视角下“大女主”剧的走红原因

从电视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开始出现到现在,女性角色一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未缺位。但是例如在早期的女性宫廷剧中,尽管有些女性角色是主人公,但是反映出的更多的是女性簇拥在男权文化之下的步步权谋,或者主要是为了再现当时的历史风貌,更多的是放在“史”的层面,对于角色的层层刻画是为了展现这个女性角色背后的历史进程。因此有学者提出“将2012年《后宫甄嬛传》的热播作为“大女主”剧的分水岭,”正是因为从这部剧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编剧对于女性这一属性的细心打磨。

《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改编自流潋紫的同名小说,在原著中作者将整个故事架构置于某一架空王朝当中,翻拍成电视剧后为了更加贴近受众以及能够反映女性成长这一主题而虚构为对思想极为钳制的清雍正年间发生的故事。在人物塑造上,正如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著名的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人物分类理论一样,甄嬛就是剧中的圆形人物。“圆形人物具有多种特性,一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无法预测他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编剧赋予甄嬛的成长特性。这种成长不是诸多特性的叠加,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甄嬛的性格也呈现出发展的态势,进行不断的性格重组,最终形成了黑化过后的甄嬛形象。“一个圆形人物必能在令人信服的方式下给人以新奇之感。”在甄嬛这个人物身上,可以看到“单纯”、“勇敢”、“无畏”、“坚忍”“毒辣”等等多个不同的特性。这些综合的特性伴随着情节的发展存在于故事层中,这种不同层次的变化塑造成了这个圆形的“大女主”形象。

除了宫廷剧之外,都市剧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大女主”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亦舒的原著中多是扁平化的人物形象,这与亦舒的写作风格紧密相关。而编剧为了能够展现子君立体的独立女性形象和都市中的人物风采,剧版中的人物则“不可避免”的圆形化,复杂的人物性格可以让观众产生极为强烈的共鸣。编剧除了将剧中人物性格复杂化,更是给予了子君性格发展的可能性,这里可以使用尤恩在《叙事文中的人物》提到的人物轴线理论进行分析。一共提到了三根轴线,其中静态至发展轴线展现了“静态一极人物特性一般从头至尾无重大的变化,人物一出场就固定了。”凌琳就是处于轴线的这一端,从插足罗子君与陈俊生的婚姻生活,到区别对待孩子,再到子君进入同公司后的针对动作,这样的传统都市剧中的“第三者”气质就从未消散。从静态的一极到发展这一极,其人物特性逐渐向变化的方向延伸,“人物性格在故事中发生很大的变化,日益成熟或判若两人。”无疑罗子君就是这种发展型人物,她经历了一个不断发现自我重拾自我的过程,最终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样的人物发展极易引起观众的同情,其充注全身的“烟火气”令人感动。

可以发现,“大女主”剧能够获得这么高的关注度与其在人物塑造上的精雕细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不仅仅是扭转了往常女性角色依附建立在男性角色之上,强调男女平等的关系。而是更加区别于传统的女性角色,将真实的女性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三、结语

随着“大女主”剧的火热,资本市场嗅到了商机,因此大量的“大女主”剧在最近两年出现,虽然有《延禧攻略》《如懿传》这样的良作珠玉在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量的“大女主”剧冲击下,当初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并不断消磨着观众的好奇心,产生了审美疲劳。再加上部分电视剧的粗制滥造,本该极具生命力的“大女主”剧就这样败光了“好人缘”。女性作为电视剧市场的主力军,“大女主”题材的电视剧应当贴近女性的喜好,必定会有很好的前景。电视剧制作方也应该回归人物本身,围绕“大女主”的成长历程精心刻画,切不可为了短期的利益耗损观众的好感度,最终只会耗损“大女主”剧自身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轴线圆形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圆柱轴线相交相贯线解析性质分析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