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水体生态修复与景观的协同营建
2019-03-21胡云卿
胡云卿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381)
1 水体生态修复以及景观营造事宜
事实上,在城市范围内实施水体生态修复事宜,需要积极借助的设计方式便是地理信息系统,借此落实空间分析技术。在此环节中,必须采用综合分析的手段对城市水体的退化程度进行评估,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其受损现状实施探究。由于城市的气候以及地理状况等均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而相关人员在工作之前应该就生物类型进行全面的分析,且对水系格局以及流域条件等进行剖析。人类的活动对水系的作用发挥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对城市民众的生活现状进行分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以上诸多因素可知,将水体生态修复区的规划工作进一步落实,明确水环境容量且恢复水体功能迫在眉睫。有机协调是落实以上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需及时对绿色基础设施以及灰色基础设施的工作事宜得以融合,借此实现整合的关键性目标。经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可知,营建水体生态修复工作以及景观事宜需要及时完成融合目标,例如,需要使景观工程技术融合于环境工程技术之中,且需采用经济调控的重要举措。若要实现水体保护的目标,首先需要寻找到污染源,继而采用高效的控制手段对其实施节流。整个协同营建的工程背景下需要积极完成的内容非常多,不仅包括多水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分析,还需要及时就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水质等问题进行高效管控,最终达到综合规划设计的目标[1]。
2 水陆交错带的创建事宜
事实上,水陆交通带能够对陆地以及水体等生态系统进行及时的贯通,可将2个系统的能量、养分,甚至物种等进行汇聚,从而促使相关流域的生化循环目标得以实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积极引进水生植物来实现群落搭配,增强景观效果这一目标。为增强景观效果,还可在部分地区设置人工湿地景观。若要切实将水陆交错带的创建目标得以实现,需要立足于河岸生态特征,且结合其安全特性与水系的流向等因素,及时将沿岸截污管网的目标得以实现,并且需要确保河岸生态系统的结构处于科学、合理的状态。为此,可积极设计出高效化的坡岸景观,增加市民的亲水实践。
立足于水生植物生态位的差异性,继而将湿生植物以及浅水、陆生或者是浮水植物进行规划,使其能够达到水陆交错带的设计目标。如此一来,能够合理控制地表径流,并且将水质得以净化,即降低水质的污染特性。在此基础上,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理想化。其次,借助曲折岸线的自然特性来凸显出水流的层次性以及变化性。为确保水系岸边的生物具有多样化的特性,可及时对岸边的生物特性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引进或者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 水生生物的共生性
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对植物群落有所掌握,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为微生物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平台使其得到科学化的配置,即按照其生理特性进行设计,从而确保生物种群的稳定与平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物的数目,万不可放肆投放。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的辅助,借助后者可将生物景观的协调性得以增强,故而在水生物环境中,可巧妙营造景观驳岸的小环境。通常情况下,为确保水中的磷以及氮等多种元素的供应及时,需合理控制各种海鲜类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其中,滤食性鱼类以及底栖生物量需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有效管控水中浮游生物。针对水中的土著微生物,往往采用人工调控的方式确保其生物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继而促使其污染物得以科学化分解。
4 水生生物栖息地的创造事宜
实践证明,栖息地的多样性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前提。不同的栖息地往往可确保不同种类生物的存活,甚至能够实现自净。所以若要实现科学的水系空间规划的目标,就必须对水系的格局进行全面掌握,需能够确保水系处于畅通的状态。与此同时,需将河床滩涂得以保存,科学协调城市景观以及水系资源,借此将栖息地的破碎化现状进行适度的缓解。
若要实现水系的层次性、科学性以及实效性目标,就需要充分考虑到水下以及水上森林的特性,完成复合湿地的重要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妥善处理湖岛河滩,为水生生物或者是鸟类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这也是立体化的生态景观营建工作的内容之一。其次,可积极实施喷泉景观的设计事宜,及时完成复氧工作,最终将水体富氧量增加。只有当水体中生物、植物以及水体质量得以提升之后,便可确保水体的活力目标实现。相关人员还应该将水体的自净能力增强,可想而知水系水质便会随之提升,能够促使水系景观效果不断增强。
5 科学规划水系物材
针对生态驳岸的填石区而言,需及时借助石灰石来辅助相关设计,同时还可将沸石掺杂其中达到景观载体的目标。借助以上资源,能够及时更新沸石系统微生物膜,主要原因在于其环节中水流会发生一定的流动,有助于城市水系中氨氮的及时处理。
其次,还需借助已有的水生植物或是农业废弃物等,采用高效的脱氮技术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标,其中的系统主要是生物质碳源型生态浮床系统。除此之外,还需要及时借助喷泉型浮床技术系统,即借助太阳能,以此实现喷泉浮体的效果。限制因子对水中物材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需要及时将其中与藻类相关的限制因子进行管控。最常见的便是将入射水中的光谱进行适度的调整,从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藻类的生长。
6 及时降低水系污染性
为确保城市水系得以健康发展,前提便是具备干净的水资源。然而由于各城市的发展程度以及水系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各城市的水系污染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故而相关人员需及时就水体纳污效果进行掌控,且全面深入地剖析水系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截污分流的相关举措,从源头上进行水系修复,从而稳定城市生态系统。及时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将截流以及封堵等措施及时实施整合,将控源截污的相关措施及时应用在污水的源头,对其实施相应的设计,且将其景观功能得以发挥。与此同时,还可将中水以及雨水进行再次使用,达到污水资源化的目标。例如,在落实城市复合湿地相关工作的时候,需要及时管控湿地动力,最终达到反硝化以及硝化的目标,从而减少污染浓度。
7 结语
通过对城市水系的全面探究可知,水资源的污染会抑制城市的发展,甚至破坏生态平衡,故而必须积极实施水体生态修复工作,借此实现景观营建的重要目标。因此,需在水中物材筛选以及降低水污染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