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者型编辑探析

2019-03-21

传媒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张元济章太炎梁启超

王 杰

(吉林大学出版社,吉林 长春 130021)

一、引言

编辑和学者,一直以来被广泛地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职业身份。古时候的编和著属于同义,因而将编辑视作学者,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例如,孔子、孟子、司马迁等等不但是著名的学者,同时也是古时杰出的编辑。春秋时期,孔子为使各国不再动荡,回归太平盛世,他奋力四处游走,回来后对《诗》《礼》《易》《书》等六经进行了深刻整理研究,即编辑整理工作。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这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孔子删诗说”。由此可见,司马迁已将孔子的作为归入“编辑”一职所从事的工作了。

反观现在,编、著虽然都属于编写范畴,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编主要指将别人的文章、观点等拿来引用,进行补充编辑,原创性很低;著则是作者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写出来,是完完全全的独创作品。如今的出版与著书成为了两种不同的活动,因此,编辑需要负责许多细致的工作,此时再将编辑称之为学者,便难免出现很多质疑的声音。孔子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所以,现在举例对这一观点进行阐述。

二、第一类编辑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和报刊主编。他精通各个领域的知识,开创了新时代和新的思想潮流。梁启超在众多学者中也是佼佼者,他引领时代的潮流,执言论界牛耳十数年,疾风骤雨,席卷全国。由梁启超主要编辑的许多杂志如《大中华》《时务报》、期刊《庸言》等,常常会发出“人人笔下所无,却人人意中所有”的言论。在近代的许多运动中,梁启超都投身其中,并在自己主编的期刊杂志社首先发表许多重要的政治言论及学术著名作品,譬如《新民说》《先秦政治思想史》等等。萧公权先生说梁启超“非政客或记者式之政论家,而为一学者政论家也”,是谓确评。由此可见,梁启超在我国政治学发展、期刊编辑发展史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样的,章太炎(1860~1936)也是这样一位重要的编辑兼学者。章太炎先生是我国著名政治思想家、编辑家,更是举世公认的“国学大师”。在政治立场和学术风格上,虽然章先生与梁启超并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深知报纸是当时中国人了解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他们都选择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治学立场发布在报刊上,以此作为向民众最主要的宣传方式。关于他的学术贡献,早在1920年梁启超就给予极高的评价,说章氏“所著《文始》及《国故论衡》中论文字音韵诸篇,其精义多乾嘉诸老所未发明。应用正统派之研究法,而廓大其内容延辟其新径,实炳麟一大成功也”。而“所著《齐物论释》,虽间有牵合处,然确能为研究庄子哲学者开一新国土”。章太炎在编辑史上也有杰出的贡献:不仅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请他帮助编辑工作,而且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由孙中山题写发刊词的《明报》,曾有近20期都由章太炎主编;不仅如此,他还创办了许多期刊如《制言》《华国》等,借此对国学进行宣传。因此,报刊之于章太炎,就如墨汁之于纸笔,是他宣传自己政治立场和观点的不可或缺的地方,同时,这些报刊也正因为有他精辟的学术见解和思想,才能在我国编辑出版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里有梁启超和章太炎的名字,是十分自然的。

三、第二类编辑

谈到我国出版史,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人物——张元济(1867~1959)。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应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一夏瑞芳的邀请,张元济正式加盟“商务”,期间,他为“商务”社设立了专门的藏书处,并引进专门的编辑人员为刊物的出版工作服务。我们如今熟知的,《最新教科书》《四部丛刊》等等都是由张元济一力扶持出版的,他也为“商务”打造了自己独有的风格。除此之外,“他邃于版本目录之学,又密于检察,所著《涵芬楼烬余书录》《宝礼堂宋本书录》《涉园序跋集录》集近代目录体例之长,又检录綦详,已成为现在古籍鉴定援引例证之一”。张元济利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推动了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现在出版事业的发展,也是对张元济的功绩的见证。

而叶圣陶(1894~1989)先生作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出版家,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一项事业之中。众所周知,《倪焕之》这部作品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中里程碑式的著作,它真实地对五四运动期间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思想历程做出了详细的描写,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1923年开始,叶圣陶先生投身于出版教育工作,不仅参与了几十种报刊的出版编辑工作,还编写了几十本中小学教科书。他说,他的职业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等职务,可见叶圣陶先生对近代出版编辑工作的杰出贡献。除了上述几位,将自己一生所学、全部精力投入出版事业的人不在少数,譬如著名文学评论家茅盾、著名学者郑振铎等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出版业才有了如今的发展与成就。

四、第三类编辑

第三类编辑,是运用出版编辑工作开辟一个新学派的人。他们作为一个学派的创始者,见证着这个学派的开始、发展,并为其奉献自己的一生。这在学术思想不断更新的西方世界特别明显。比如在心理学史上,冯特作为《哲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编辑和创办者,同时开创了构造主义心理学;《心理学年刊》的创办者和著名法国学者比内,开创了实验心理学,并与西蒙编指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测验——比内-西蒙智力测验;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家卡特尔创办过《心灵》《心理学评论》《心理学专刊》《心理学公报》《科学月报》《学校与社会》;法国心理病理学的建立者T·里博常在自己创办的杂志《哲学杂志》上发表心理学研究论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波林,除了创建《美国心理学杂志》,还担任了《现代心理学杂志》的主编;此外,意大利文艺批判家克罗齐曾创办了双月刊杂志《La Critica》,也被誉为20世纪对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而美国女诗人摩尔,通过在《自我主义者》《国家》等杂志上发表诗文,逐渐建立七六自己的诗坛地位。

五、结语

笔者想用美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和编辑阿备勒(Adlerlarry)的个人简历作为本文的小结。阿德勒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就开始了教学和编辑的生涯,他与哈钦斯合作编辑了54卷《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又与哈钦斯共同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编辑10卷本的《伟大著作入门》。从1961年起编辑年鉴《当代的伟大思想》,还主编过20卷的《美国编年史》,其中包括两卷提要:《美国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他还主持设计了第15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1977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无任所哲学家——一部理性的自传》。“无任所”就是没有自己特殊专业的成就吧,但编辑这些著名的著作就是他的学术成就。所以,编辑就是学者。通过编辑工作,梁启超等人开辟了一个文化时代,张元济等人铸造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冯特、卡特尔等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派。这些品质与工作贡献,不正应当是一个学者的本色吗?如今,虽然学者不一定会做编辑工作,但他们一定具备将编辑工作做好的能力;同样,倘若一个优秀的编辑开始研究学问,也一定会有所成就,从而成为一名杰出的学者。应该说编辑本身就是学者。

纵观古今,编辑与学者本身就是互通的两个职业,他们之间的流动性很强。现在所谓的编辑学家,都是拥有自己独特想法和见解、有学问有学识的编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培养新一代作家,为编辑工作打造自己的特色,形成一个具有广阔影响力的著作者群体,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位编辑学家,我们都应当是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人。

猜你喜欢

张元济章太炎梁启超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张元济婉拒孙中山
章太炎著医论 首推《伤寒》
梁启超的开场白
张元济“犯傻”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联墨双馨二
合刊抄本 共传四库——记张元济与张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