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东唐诗之路新探

2019-03-21邱志荣吴鑑萍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浙东唐诗

邱志荣,吴鑑萍

(1.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浙江 绍兴 312000;2.上海外国语大学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上海 200083;3.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东方语言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浙东唐诗之路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以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学术文化研究和传播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时至今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正面临着重大的机遇,浙东唐诗之路也就以其独特卓越的文化内涵和光明杰出的发展前景迎来了新的春天。本文论述的重点是对浙东唐诗之路的起源,水、陆路研究,和对当前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思路的探索。

1 起源与传承

1.1 源于汉晋

《嘉泰会稽志·风俗》卷一:“自汉晋,奇伟光明硕大之士固已继出。东晋都建康,一时名胜,自王、谢诸人在会稽者为多,以会稽诸山为东山,以渡涛江而东为入东,居会稽为在东,去而复归为还东,文物可谓盛矣。”文中所记汉晋之后,会稽杰出的人物相继而出,尤为东晋时期接王羲之、谢安之后,大批文人学士接踵而来,成为一种文化潮流。此外列入史书和文献记载的还有《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冠世,并筑室东土。”谢灵运《庐陵王义真笺》《全宋文》卷三十二:“会稽既丰山水,是以江左嘉遁,并多居之”。唐越州太守李逊在《游妙喜寺记》:“越州好山水,峰岭重叠,逦迤皆见。鉴湖平浅,微风有波。山转远转高,水转深转清,故谢安与许询、支道林、王羲之常为越中山水游侣。”[2]据此,也表明当时山水游是主要的。

1.2 主要人物

蔡邕(132—192年),东汉辞赋家、书法家、音乐大师。《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第20条注引伏滔《长笛赋叙》曰:“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又嘉庆《山阴县志》卷七:“柯亭在山阴县西南四十里,《郡国志》云:‘千秋亭,一名柯亭,一名高迁亭。汉未蔡邕避难会稽,宿于柯亭,仰观椽竹,知有奇响,因取为笛。’”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原籍山东琅琊,后定居会稽山阴。初仕为秘书郎,累官至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称“王右军”。他在稽山镜水之间写下了千古名句“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3],为后人广为传颂。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支遁、孙绰等41位名士在兰亭共修禊之事,流觞曲水,饮酒赋诗,并由王羲之作著名的《兰亭序》而名扬天下。

谢安(320—385年),字安石,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西晋末年谢氏家族随朝廷南迁,览会稽东山之胜,遂择而居之。谢安“少有重名”[4],在会稽与名士王羲之、孙绰,名僧支遁等交游。为江东名士领袖,朝野瞩望。东山位于今上虞上浦方弄曹娥江的右岸,《嘉泰会稽志》卷第九载:“东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晋太傅谢安所居也,一名谢安山”(见图1)。山下往西有一巨石面江冲出,形似手指,故又名指石山,相传谢安垂钓于此。谢安四十余岁时,因时局动乱,应朝廷之请再度出仕,东晋孝武帝时官至宰相,因此有“东山再起”之说。淝水之战,谢安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打败前秦苻坚。今东山有“晋太傅谢公墓”碑,供人凭吊。唐李白有《忆东山》(二首选一)诗: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戴逵(326—396年),字安道,东晋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人。著名艺术、哲学家,“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4]《续晋阳秋》记:“逵不乐当世,以琴书自娱,隐会稽剡山,国子博士征,不就。”戴逵与其子戴顒还是六朝最著名的雕塑家,戴逵在为山阴灵宝寺作木雕无量寿佛像时,为使技艺精到,常躲在帷幔后听取他人批评修改意见,认真修改,三年告成,使佛像看上去如活的一般。

图1 东山平面图

顾长康(348—409年),《世说新语·言语第二》:“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谢灵运(385—433年),小名客儿,世称谢客,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会稽,优游于始宁、会稽两县,少好学,博群书,工书画,善文章,与颜延之被推为江左第一。东晋元兴元年(402年)袭封康乐公,咸称“谢康乐”,是我国山水派诗的开创者。谢灵运生平爱好山水之游,足迹历遍浙东山水。公元422年,因受朝延排挤,外放为永嘉太守,在从建康到永嘉途中,途经富春江,回到了老家会稽,到了他祖辈卜居的始宁别墅,观沿途的山水风光,创作了优美的游记诗篇。所著以始宁墅自然山水风光为主题的《山居赋》,为我国最早韵文式地方志。

谢灵运与族弟谢惠连等日夜尽游宴之娱。出游时,常脚着木屐,戴曲柄笠,翻越名山大川,探幽猎奇。《宋书·谢灵运传》中记:“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在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1.3 传承

鸿深的历史文化基因,引唐代众多著名诗人来浙东游历,现居考证浙东已有461位唐代诗人,及留下1 500多首唐诗。[1]

唐诗之路是活态和延续的,宋、明两代诗人在浙东沿唐诗之路游历及诗文创作层出不穷。以至于被明代文人袁宏道称之谓“士比鲫鱼多”[5]。毛泽东诗“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6],诗中“剑南歌”是写南宋诗人陆游,而“秋风吟”应是写近代绍兴鉴湖女侠秋瑾,其中也阐明了以绍兴为中心的浙东之地诗路的代代传承。

当然唐诗之路的影响不仅在国内,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国外,尤其对日本、朝鲜等国家有着长期和重要的交流,有着持续的发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2 水路与陆路

竺岳兵先生所主编的《唐诗之路唐诗总集》[7],对唐代诗人创作所经各段进行细分缕析,分成总条、干线、剡东、台州区支线、越州区支线、明州区支线等。邹志方先生认为[8]:浙东唐诗之路主要是水路,辅之以陆路。

笔者认为对浙东唐诗之路,不仅要研究诗,也要把当时途径的线路阐述清楚,惟有如此才是系统、整体的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体现其独特的个性特色。

2.1 主要水路

过钱塘江到南岸,进入港口主要由渔浦和固陵(西兴)[9];向东或进入西鉴湖,或到西兴运河,之后到越州城;往南沿鉴湖进入若耶溪,到大禹陵及会稽山;从绍兴城往东沿东鉴湖从曹娥江西岸曹娥渡口或蒿坝渡口进入曹娥江;从曹娥江一条可由曹娥江直接过上虞到剡溪,过三界再到剡县,另一条由曹娥江东岸进入浙东运河过丰惠到余姚再到明州。

2.1.1 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是我国春秋时期建成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中国大运河南端,越文化的繁衍和核心之地,海上丝绸之路南起始端,也是我国至今仍在沿用和保存最好的运河之一。[10]2014年6月22日由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3段组成的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名录,(见图2)。

主要航线自西起钱塘江南岸,经西兴镇到萧山,东南到钱清,再东南过绍兴城经东鉴湖至曹娥江,过曹娥江以东至梁湖镇、东经上虞丰惠旧县城到达通明坝而与姚江汇合,全长约125 km,此段为人工运河。之后,经余姚、宁波会合奉化江后称为甬江,东流镇海以南入海,此段以天然河道为主,亦有部分人工改造工程。浙东运河全长约200 km。绍兴段长度为101 km,是浙东运河历史文化的核心精华地段。

2.1.2 鉴湖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会稽郡太守马臻纳山会平原“三十六源”之水,兴建了鉴湖。鉴湖北堤是在原山阴故水道的基础上增高堤坝,新建和完善涵闸设施建设而成,全长56.5 km。[11]西鉴湖过西小江至钱塘江边的西兴渡口,沟通钱塘江航道。东鉴湖向东一条过白米堰、曹娥堰后到曹娥江东经上虞,至姚江可达明州;西北则为曹娥江通杭州湾航道;另一条至白米堰往南过蒿坝,沿曹娥江可达嵊州、天台。鉴湖建成后,水位抬高和设施完善使航运条件更为优越。鉴湖正常水位4.5~5 m上下(黄海),比今高约1 m。鉴湖初创至晋代,山会地区主航线即为鉴湖,至晋后至唐,西线(山阴县)的航线渐为西兴运河所取代,而东线(会稽县)鉴湖仍为主航线并延承至现代。东汉鉴湖水利图(见图3)。[12]

图3 东汉鉴湖水利图

2.1.3 西兴运河

公元300年前后,在晋会稽内史贺循(260-319年)的主持下,又开凿了著名的西兴运河。“运河在府西一里,属山阴县,自会稽东流县界五十余里入萧山县,《旧经》云:晋司徒贺循临郡,凿此以溉田。”[13]它自郡城西郭西经柯桥、钱清、萧山直到钱塘江边,全长约52 500 m。起初称漕渠。因运河从萧山向北在固陵镇与钱塘江汇合,而固陵从晋代即称西兴,故名西兴运河。西兴运河东至绍兴西郭门入城,再向东,过郡城东部的都赐堰进入鉴湖,既可溯鉴湖与稽北丘陵的港埠通航,也可沿鉴湖到达曹娥江边,沟通了钱塘江和曹娥江两条河流。

2.1.4 若耶溪

若耶溪又名刘宠溪、五云溪、浣纱溪、平水江等。发源于今绍兴县平水镇上嵋岙村龙头岗,流经平水、铸铺岙、望仙桥经龙舌嘴,北至绍兴市区稽山门,长26.55 km,集雨面积152.42 km2,是绍兴平原南部山区最大的河流,为“三十六源”之首。若耶溪至龙舌嘴分为东西两江,东江过绍兴大禹陵东侧进入平原河网,西江沿绍兴城环城东河进入绍兴平原,流注泗汇头,外官塘至三江口入海,可谓山会平原南北向的中心河。[14]

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熊克在《镜湖》[13]文中记:

且湖之未废,正以堤壅而水高,故若耶溪等诸沟涧皆满。其验有四:唐时,太守皆乘舟舫直至云门诸寺,一也;今若耶溪傍草市谓之平水,以地理考之,未为湖以前,水不能留,有湖则水不亟去,津涯深广,故曰平水,二也;禹祠有山路度岭至龙宫瑞,谓之观岭,来往者皆由此路,今不复行,湖存则水浸山麓,不可并山,而南必由岭路,湖废而并湖有路,三也;平水之南,有五云桥,盖唐时舟舫所经,今在陆地,四也。

云门寺,原为王献之私室,后改为寺,为当时会稽著名寺院,位于今绍兴县平水镇以南3 km。秦望山脚寺沟内,现尚有寺前、寺里等村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诗“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说明当时由于鉴湖蓄水至高,若耶溪内确可行大船(见图4)。

图4 若耶溪图

2.1.5 曹娥江

《嘉泰会稽志》卷第十:“曹娥江在县(会稽县)东南七十里,源出上虞县,经县界四十里,北入海。”曹娥江古名舜江,传说以汉代女子曹娥为救父溺于该江而得名。干流长182 km,流域面积5 931 km2,发源于磐安县城塘坪长坞,流经新昌、嵊县、上虞三县(市)境,在绍兴新三江闸东北注入钱塘江,总落差597 m,平均坡降3.3‰,(见图5)。

2.1.6 剡溪

剡溪古谓之了溪。史传系夏禹治水毕功之地,故名了溪,亦称禹溪。剡溪起自澄潭江与新昌江汇流口至三界镇下市头,出嵊境称曹娥江,全长32.2 km。剡溪上游,地势峻峭,水流湍急,浅处成滩,深则为潭。过屠家埠后,进入峡谷,群山对峙,江面狭窄。流经三界镇马岙以北,江面变阔,水流顺畅。[15](见图6)。

图5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曹娥江、剡溪图

图6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剡溪图

2.1.7 海外航线

唐代是浙东海上丝绸之路较快发展的时期,由于鉴湖和西兴运河交通便利,使甬江和钱塘江通过浙东运河的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绍兴城成为浙东航运的中心枢纽城市,与国内各地加强了商贸交易,又由于明州港口的发展,与日本、朝鲜及南洋等国家的商来客往、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在隋唐时期,浙江与日本间的遣唐使航运初期是横渡黄海,在山东半岛登州、莱州登陆到长安,公元676年,唐朝与新罗关系恶化,新开辟了一条图7所示航线横渡中国。该航线在明州登陆,然后循浙东运河到杭州,再循江南运河到扬州,并且由大运河至汴州、西安。[16]

图7 唐代中日航线示意图

日本学者中村新太郎在《日中两千年》书中记载了日本国在派遣遣唐使的第三阶段(702—762年)的第十次遣唐使,以及第四阶段的各次遣唐使,都由南路(大洋路)的路线:“从大津浦开船后,到平户岛、小值贺岛、福江岛等岛屿做短期停泊,等待顺风,一直横越东中国海,到长江下游的扬州、楚州、明州等地靠岸。回来时再沿此路线逆行。走这条路线,航行时间要比北路大大缩短。”[17]至于遣唐使的目的,“比进行贸易更重要的,却是与遣唐使同行的留学生们所肩负的任务。他们要广泛吸取唐朝文化,并把它带回日本普及推广,从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化。”[17]第三阶段“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遣唐使的规模之大,阵容严整,可以说是遣唐使的全盛阶段。在这以后的天平时代,文化、艺术之所以繁盛一时,完全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学问僧和留学生们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7]

2.2 陆路

从剡县开始到天台,再到明州主要是陆路。

关于浙东唐诗之路的主要水陆路行程与分界,北宋时期日本僧人成寻有较详细记述。

成寻(1011—1081年),俗姓藤原氏,出身官僚家庭。1072年(日本白河天皇延久四年,中国宋神宗熙宁五年)3月15日,成寻一行自日本松浦壁岛登上中国商船,从这一天起就开始写日记,后成《参天台五台山记》,[18]其中记载了乘船从钱塘江,到西兴经古运河,到越州,一直到曹娥、剡县(嵊县)、新昌、天台、宁波的行程等,不但较详细记述了运河水道、船运设施,还记载了诸多沿运山川风光、风土人情、乡村城镇,是研究唐宋时期浙东水陆路的第一手重要和权威史料。

《参天台五台山记》记载了成寻5月9日至10日从三界县到剡县共25 000 m是走水路;5月11日开始雇轿夫,之后到新昌、到天姥、到天台、到国清寺都是陆路,当然部分水路还是存在,他不一定走。

回程至8月9日剡县又行水路,直到8月10日渡钱塘江。

又1073年6月2日渡钱塘江,之后经越州、上虞、余姚,6月9日到达明州,走的全是水路。

由此基本可以确定:从越西兴到越州城,过曹娥江,到余姚,再到明州走的是浙东运河水路;从越州经东鉴湖到曹娥江向南,过三界,再到剡县走的是水路;从剡县到天台走的是陆路(见图8)。

图8 浙东唐诗之路图

2.3 名人游踪

2.3.1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19]是为一段佳话。王子猷(王徽之)所走的是从古东鉴湖东端至白米堰往南过蒿坝,沿曹娥江达嵊州、天台的水路(见图9)。对此姚汉源认为“冬日水小,逆流,大概是两天两夜。宋代此亦为绍兴至台州通道。”[20]

图9 古代东鉴湖进入曹娥江图

2.3.2 李白神游

李白描写越中山水、稽山镜水风光最瑰丽的应是《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21](部分):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主要歌咏了他钱塘观潮、会稽访古、天台登顶的经历。

2.3.3 最澄求法

最澄(767—822)年,是日本佛教天台宗创始人,亦称睿山大师、根本大师、山家大师、澄上人。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最澄由徒弟义真作翻译,搭乘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吕的船只,从大阪出发,因遇风暴而折回。次年七月再乘遣唐副使石川道益船[22]从筑紫(今福冈)出发,8月底抵达明州。同船的还有到长安的弘法大师空海。由于海上一个多月的风浪颠簸,最澄抵达明州时染病在身,在寺院将息半月,才去天台山,从道邃等学习天台一乘圆教。

最澄在“天台一家之法门已具”,又接受了台州刺史陆淳签发的《明州牒》到明州,明州刺史郑审则接待了他;当得知最澄已学得天台宗佛法,郑审则便告知,还值得去越州学习密宗,最澄一行便乘船经浙东运河过曹娥江到越州学法。又根据《越州録》《天台法华宗传法偈》等记载,最澄等乘船从明州西行到越州城,得知顺晓阿阇梨正结夏安居而不在的消息,便从越州龙兴寺,乘船匆匆返回镜湖之东的“峰山道场”[23]。

到“峰山”最澄遇到了在“镜湖东岳,峰山道场”弘法的顺晓大德阿阇犁。最澄在峰山学习密宗佛法共14 d,受到顺晓的热情接待,甚为感激,他回国后在给天皇奏折中称“幸遇顺晓和尚”。最澄在顺晓处接授到了密宗佛法的“两部灌顶”和“种种道具”,便于4月19日,带走从越州求得经书等,沿浙东运河由越州到明州,欣然回国。

2.3.4 空海诗缘

空海(774—835年)是日本著名僧人,书法家。在浙东唐诗之路的对外交往中,日僧空海有较大影响,空海与最澄一同来唐,他在明州登陆后,则取道浙东运河,西出钱塘江,直赴唐都长安,在西明寺求学3 a,受法于慧果高僧。主修佛典,还致力于研究、创作汉诗和习学颜真卿体书法。唐元和元年(806年)年四月,空海学成,随同日本使者高价真人一起回国,在运河途中留居越州数日,谒僧求经,以诗会友,与越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据邹志方研究,[8]空海在越州取得成果主要有:先是谒见华严神秀,得神秀所赠《金师子章》及《缘起六相》一卷;再是晋谒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杨於陵,呈上《与越州节度使求内外经书启》。时值越州大旱“镜湖竭”的第2年暮春,在赈灾任务十分繁重之际,杨於陵仍然想方设法满足空海的要求,赠予律疏、诗赋医书等,计250卷左右,其中与越州有关的,有王羲之《兰亭碑》《昙一律师碑铭》、徐浩《宝林寺诗》《朱千乘诗》等各1卷。

空海离开越州时,朱千乘、朱少端、郑壬和诗僧昙靖、鸿渐等越州的诗人为之送行,各作赠诗,其深情厚谊,依依惜别之情在朱千乘《送日本国三藏空海上人朝宗我唐兼贡方物而归海东诗并序》中,显然可见。其中也对空海的为人学识予以高度评价,所谓:“海外僧侣,朝宗我唐,即日本三藏空海上人也。解梵书,工八体,缮俱舍,精三乘”。“威仪易旧体,文字冠儒宗。留学幽微旨,云关护法崇。”

空海归国前还到过天台山。回国后广泛传授真言宗,被僧侣奉为真言宗开山祖师,尊称弘法大师。

3 传承与开发

拓宽思路、抓住关键,集聚优势、互融共惠,是再创浙东唐诗之路新辉煌的必由之路。

3.1 定位

浙东唐诗之路是南北文化的大交融,中华文化宏伟壮丽的浙东史诗;核心内容是文史、山水、创作游。

浙东,是一个特定的区域。《嘉泰会稽志》已提出了汉晋时期“入东”、“在东”、“还东”;浙东唐诗,是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唐代诗人的文学创作诗篇;之路,唐人游历形成的水路和陆路,包括源头的形成和之后的延续。

3.2 主题

浙东唐诗之路作为现存的活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保护、传承、利用是永恒的主题。

一是对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全面系统保护;二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延续与融合,弘扬广大;三是利用,文化、旅游、传统产业振兴、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

3.3 思路

3.3.1 多学科研究

俗语说,“三分唐诗七分路”。浙东唐诗之路涉及众多学科,如文学、水利、航运、旅游、产业、历史地理、文史、文物等,必须跳出单纯研究唐诗的范畴开展研究。

(1)重视古文献的研究

唐代文人在浙东的历史文献记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作为文学与诗歌创作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如《剡录》中白居易的《沃州山禅院记》中,关于沃洲山的山川地理有着明确记载:

沃州山在剡县南三十里,禅院在沃州山之阳,天姥岑之阴。南对天台,而华顶、赤城列焉;北对四明,而金庭、石鼓介焉;西北有支遁岭,而养马坡、放鹤峰次焉;东南有石桥溪;溪出天台石桥,因名焉。……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州、天姥为眉目。

其记载可谓明确,非诗中描述可比。

此外,如沈约《金庭馆碑》,裴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李绅《龙宫寺碑》等都是与地理有关的佳作,又如《嘉泰会稽志》卷第九“山”“新昌县”条中,关于“南明山”、“沃州山”、“天姥山”都有着明确的记载,可为重要史料佐证。

之于如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以日记形式记其社会文化、区域风情、山川地理,其可信和史料价值颇高,亦可精读和使用。

(2)文物部门重点参与

为了保护好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遗产,并为申遗做好基础准备,应由文物部门牵头开展一次系统全面的调查,确立相关的遗产情况,建立遗产名录,按规范依法保护遗产。

(3)编制好一张遗迹图

结合古今地图,编制好一张精准的“浙东唐诗之路遗迹图”是为必需。古代地图中留下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如清光绪二十年(1894)《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此图为绍兴第一幅应用近代测绘学绘制的地形图。其中图10的“新昌县五里方图”中关于“天姥山”就有着“天姥大尖”、“天姥双尖”、“天姥寺山”、“天姥岩”等重要的地理标志绘入,编制好“浙东唐诗之路遗迹图”对于考证、传播、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018年《绍兴禹迹图》的成功编制及其影响力便是一例。

图10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新昌天姥山图

3.3.2 跨区域合作

(1)梳理历史重点文化点段

浙东唐诗之路按行政区域和形成的重点,大致可作以下划分:

古越州,浙东运河、会稽山、鉴湖、若耶溪,主题是历史文化、山水风光;古剡中,剡溪、天姥山、曹娥江,主题是山水风光、历史人物;天台山,主题是佛教文化;古明州,主题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对外交流。

(2)统筹协调

浙江省政府应成立协调小组,统筹全域的开发思路。绍兴、台州、杭州、宁波、舟山可建立保护与开发联盟。绍兴市作为浙东唐诗之路主要核心地段应牵好头,起好示范作用。

(3)成立研究院

建立浙东唐诗之路研究院,以利全面加强多元文化基础研究,精准梳理人物、诗、线路、景点和历史文献整理,以及开展规划发展研究。形式上可以高校为主,地方政府社科院辅之,民间研究会参与。

3.3.3 跨时空发展

必须顺应古今历史环境,山川地理,文化发展变化,实行创造性转换,创新型发展的新思路,否则只能会事倍功半。

(1)古今文化相融

①古代文化的传承。如越文化、大禹文化、山水文化、魏晋风骨、唐代文学、佛教文化、宋代词章、明清风骚、中外交流等。

②现代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实现现代文化创作、生态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全面融合与发展。

(2)做好结合文章

将浙东唐诗之路的发展列入中国大运河浙东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大战略之中,融入浙江省大港区、大花园建设之中并纳入各地的文创项目之中。

(3)加强政策扶持

①各级发改委对浙东唐诗之路重大项目立项

根据项目的性质和主体功能不同,坚持精准定策、因项目施策的办法,在产业、投资、金融、土地、财政等方面建立健全保障差异化的政策体系。各级财政将诗路带建设的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资金保障。

②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的长效机制

发挥企业、社区组织等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提供服务、捐赠物资等方式参与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探索实施一批政府与政府之间联合、政府和社会组织协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和民众互动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

③建立浙东唐诗之路保护段专项基金,出台筹资、管理、使用办法。

4 结 语

(1)研究浙东唐诗之路,正本清源,从源头开始有着重要意义,以体现了原真性和延续性。

(2)对浙东唐诗之路,不仅要研究“诗”,也必须要把“路”梳理清楚,如此才是系统、全面的。

(3)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是永恒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适应历史环境的变化,以顺势而为的创新思路来认识和把握发展趋势。“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条文史深厚、山川奇丽的浙东唐诗之路会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辉煌。

猜你喜欢

浙东唐诗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品读唐诗
唐诗赏读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