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通道恩仇录浴火重生的第二巴库
2019-03-21
尽管石油工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仍没能阻挡巴库石油产量的衰减。苏联人必须开发新的油田——乌拉尔地区成了最好的选择,该地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二巴库。
当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通过俄罗斯的十月革命让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亚大陆变成巨人的时候,以资本为主的社会主流更加紧密地团结了起来,尤其是随着苏联的国有化进程的推进,共产主义的幽灵不仅仅成为诺贝尔家族和罗尔柴斯德家族等私人资本家心底里的一种恐惧和反抗,还引起了整个西方世界、甚至全球的自由世界的焦躁和不安。
整个自由世界的眼光一直聚焦在苏联的公有体制上,他们共同构筑防线,结成联盟,一直在阻止布尔什维克的星火燎原,但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打破了这种平衡……
战争中的大迁移
当希特勒的各路集团军兵不血刃迅速占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以闪电战征服了波兰和北欧,向英法开刀的时候,在自由世界的意识里,共产主义的幽灵已经不再是那么的重要了。正如在德国进攻苏联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时说的那样,“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
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改变的不仅仅是自由世界对共产主义世界的意识,同样改变了共产主义世界的思维,新生苏维埃政府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经济发展计划。斯大林不容许把苏德战争说成是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之间的战争、不容许把苏德战争说成是是共产主义与自由世界意识形态的博弈,而一再强调苏联进行的是卫国战争,苏联不想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而妨碍所有反希特勒力量的国际团结,不能否认这是斯大林对丘吉尔反战态度的一种回应。朱可夫元帅在他的《回忆与思考》中写道,在讨论《1941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计划》的时候,“鉴于国际形势大大复杂化而不得不对重工业的发展计划进行重大调整,大大加速了国防工业的进度……,从军事观点来看,加速发展东部地区工业,建立机器制造、石油加工和化学等部门的第二套企业的方针,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这里建设的高炉占全部新建高炉的四分之三,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之间建立第二个巨大的石油基地,在外贝加尔、乌拉尔建立冶金工厂,在中亚细亚建立大型有色金属厂,在远东建立重工业,建立汽车装配厂、制铝联合厂、轧管厂和水电站。”
战争来比想象的要快的多,本来作为备用方案的朱可夫元帅所说的第二套方案不得不变成第一套方案,迅速投入实施。德国1941年6月22日入侵苏联,两天后,苏联中央政府就讨论通过了这套方案,决定从前线地区向后方搬迁工业企业和在东部地区恢复、重建这些企业。斯大林比谁都清楚,在莫斯科以西辽阔的东欧平原,居住着苏联全国40%的人口、供应着苏联63%的煤炭、生产着68%的铁和58%的钢,这将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移。
于是在德国人的炮火中,2593个工业企业、1800多万职工和家属,以及战争需要的各种物资和补给从白俄罗斯、从乌克兰、从波罗的海沿岸,从列宁格勒和俄罗斯的东欧南部一路向东搬迁到乌拉尔地区、搬迁到了西伯利亚地区、搬迁到了中亚细亚。
石油在战争中的作用
“对希特勒来说,石油就是进步的元素,机器时代的驱动力。有人说他曾读过关于石油的一切著作。他熟悉阿拉伯和美国油田的历史,也了解石油的开采和炼制……,希特勒的巴尔干政策完全是基于罗马尼亚的石油。他专门把对克里米亚的行动写入‘巴巴罗萨’指令中,纯粹是出于对罗马尼亚油田的担心,他认为从克里米亚起飞的苏联空军会对罗马尼亚油田造成威胁。”——这是保罗·卡雷尔在他《东进——苏德战争》一书中描述希特勒对石油的痴迷。1941年3月,德国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向他报告,德国的石油储备将在10月消耗殆尽,如果未来将陷入消耗战,缓解石油压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用苏联石油。
战时经济与军备局的报告再一次激起希特勒对石油的痴迷。“如果我无法得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我就不得不结束这场。”——1942年6月1日他的这番话拉开了以巴库油田为目标的“蓝色行动”的序幕。
1942年7月的一个夜晚,斯大林把巴伊巴科夫,这位年仅31岁的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叫到办公室,告诉他希特勒奔高加索来了,让他想尽一切办法让德国人一滴石油也得不到;要求他在德国人没有夺取油田之前,不能切断红军的燃料供应;而且还要求他在红军收复油田后能及时恢复生产,否则都会被枪毙。他第二天立即飞往巴库。希特勒的高加索石油旅在第六军团的掩护下,正在步步逼近巴库,巴伊巴科夫果断提出并迅速制定和实施了“最大限度开采石油、必要时尽快销毁当地石油设施、同时组织向苏联东部地区搬迁重要石油设备”的策略。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将六百多个车皮的石油设备疏散到了东部安全地区;他指挥工人们在每口生产油井中灌注20米水泥砂浆,让德国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法重新打开油井。当德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把工作队的一部分人留在油田上作为游击队,阻挠德国人修复油田设施。几乎是在最后一刻,他带领的10名工程师开始炸毁石油设施,当泵站和压缩机随着爆炸声向四周飞射的时候,这些石油工程师再也控制不住他们的眼泪,这些泵和压缩机曾经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是日夜相伴的伙计.。
所以,当德国军队的第六军团第13装甲师在8月9日夜间攻占迈科普石油镇时,虽然缴获了50架完好的飞机,但储油罐已被摧毁,油田和工厂也因所有的关键设备被搬迁而陷于瘫痪。
德国军队向东挺进,巴库的石油供应一直处在危机之中。鉴于战争对石油的消耗,石油是苏联生存的供给;再加上东移企业对石油的渴求,石油成了苏联战时生命的特征。在乌拉尔地区兴建起来的667个工厂、在西西伯利亚重新安置的322企业、以及在中亚细亚和在伏尔加河流域铺开的574个制造基地都在等待着石油。
33岁的石油部长
在1944年11月,斯大林再一次把巴伊巴科夫叫到他的办公室,巴伊巴科夫在《我生命历程》一书中描述了这次终生难忘的对话,似乎这是他走向苏联权利中心的开始。“我站在那里,我不知所措。斯大林背对着我,站在书架前的小矮梯上,我试图去读懂他让我来的意图。他把手里的书放回书架,慢慢转过身来,说:‘哦,巴伊巴科’,他亲切地叫我巴伊巴科,而不是巴伊巴科夫。他接着说,‘请坐下,巴伊巴科夫同志’,他走下梯子,吸着烟斗,开始在办公室走来走去。‘巴伊巴科夫同志,我们任命你为石油工业部的人民委员会委员(部长)’,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坐下的,我被他的话惊呆,那年我33岁,而且在我们部门有好几个人还排在我的前头……,我想在我和斯大林之间的各级官员是否知道我将被提拔……,斯大林继续说:‘巴伊巴科夫同志,我们了解你们部门所有人,我们知道谁应该在什么位置,谁适合干什么’。”
在1944年12月28日,苏联中央政府任命了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巴伊巴科夫为石油工业部部长。这位年仅33岁的部长是一位传奇人物,1911年生于巴库,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石油工业有深厚的感情,熟悉石油生产过程和石油工人。二战纷飞的战火锻造了他的品质,丰富了他的阅历,也成就了他成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最为年轻的部长,他不仅是斯大林时代的干将,而且是赫鲁晓夫、勃涅日涅夫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关键人物。他主政苏联石油工业十一年,为苏联石油工业的战后恢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苏联石油工业再次走向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苏联石油天然气工业之父”的称号。
人们熟知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打了872天,希特勒企图用饥饿来扼杀这座城市,切断一切运输走廊,誓言让老鼠都爬不进城里。正是巴伊巴科夫的提议和参与,前线指挥部组织饥肠辘辘的居民和英勇的苏联红军在飞机的轰炸中、在刺骨的寒风和冰水中,在列宁格勒东面的拉多加湖底的水下突击抢修一条成品油管道。这条28公里长的管道每天将四百多吨汽油和柴油源源不断输送到列宁格勒,给飞机、坦克、车辆供应动力,给漫长冬季里人们提供取暖的燃料,这是列宁格勒保卫战被德军围困的872天中的生命线。
在这次斯大林提升他为石油工业部长的谈话时,战争还没有结束,斯大林强调石油是军事设施的灵魂,他补充说,石油不仅仅是军事设施的灵魂,也是整个经济的灵魂。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战争胜利的曙光,他看到了战后经济恢复所需要的原动力,所以他深知斯大林赋予他的责任。在他看来石油就是拯救战后苏联经济的灵魂。
至关重要的巴库石油
走出斯大林的办公室,巴伊巴科夫脑海里一直在思考着苏联石油工业的现状,已经在副部长的位置上工作了两年的他,现在对苏联的石油了如指掌,1944年的全苏石油产量只有1887万吨,仅仅有战前1940年2833万吨的70%。战后对石油工业的恢复是他首先要面对的难题,他希望在他主政石油工业期间,石油的产量能够稳定增长。
他知道巴库仍然是他的依托,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红军消耗了1336万吨石油,83%是国产的,而在83%中又有70%是来自巴库,尤其是空军用航空煤油90%来自巴库,但是四年的卫国战争,巴库油田没有收到一根外来的管子和一台外来的设备。苏联所有的管子都拿来制造枪炮,所有的工厂都在集中精力生产飞机和坦克,石油工人从废弃的油井挖出套管继续使用。
为了满足战时对石油的需求,石油工人不停地被送往前线、送往东部工业基地,留下的石油工人从三班倒变成两班倒,有些工人甚至接连上三个班,过度的开采不仅让石油工人精疲力竭,同样长期不停的运转让所有的机器设备也疲惫不堪,多数设备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巴伊巴科夫更加知道在德国军队逼近巴库油田的时候,是他亲手把数千名石油工人和六百个车皮的设备疏散到了东部地区,他组织工人拆除了油田的集输管道,甚至把“古老”的巴库——巴统管道也给拆掉了……,眼下的巴库虽然没有被轰炸,但是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尽管部分石油工人和设备已经返回巴库,为了稳定巴库的石油产量,他最最需要的依然是更多的石油工人和石油设备。但是,石油工人和石油设备只能解决眼下油田恢复生产的困境,从长远来看,巴库的地质储量能否支撑苏联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甚至更加长远的计划经济体系运转所需要的能源是巴伊巴科夫需要考虑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1941年巴库的石油产量达到了历史记录2350万吨,占苏联当年石油产量的71.5%。尽管巴库石油工人在卫国战争的旗帜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仍没有阻挡巴库石油产量的衰减,1942年只有1570万吨,1943年1270万吨,1944年已经下降到了1180万吨,只有1941年石油产量的一半,他还不知道1945年还将减产多少。
在巴伊巴科夫的记忆里,诺贝尔兄弟在20米的地方就打出了石油,按照地质学家的说法,地下的石油是一层一层的,现在钻机已经打到了20层,继续往下钻,将面临技术上的瓶颈,而且经营成本会急剧上升,对于战后的苏联,每一个铜板似乎都特别的珍贵。所以,巴伊巴科夫必须寻找新的区块,开发新的油田,显然伏尔加——乌拉尔地区是巴伊巴科夫最好的选择。
第二巴库的诞生
乌拉尔山脉是欧亚大陆的分界线,像一条长长的彩带,从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向南一直延伸到哈萨克草原地带。绵延2000公里,将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东西向隔开,一道一道深深的峡谷周围满是环抱着数百英里人迹未至的杉木森林,山脚下那片广袤的血红色土地蕴藏着巴伊巴科夫心中的希望。从伏尔加河到乌拉尔山之间的这块东欧平原上的土地的确给巴伊巴科夫带来了无限的梦想,后来人们把这个区域叫做第二巴库。
1942年6月苏联中央政府成立了伏尔加和卡马河沿岸地区资源特别动员委员会,专门研究这一地区的石油地质储量,当时作为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的巴伊巴科夫是这个委员会的最高行政长官。也许是吉人天相,巴伊巴科夫总是踏着时运的节奏,就在德国军队的第六军团第13装甲师占领迈科普油田之前的两个月,苏联的石油工人在战火纷飞的斯大林格勒以外500公里的乌拉尔地区的萨拉托夫打出了第二口气井。这口日产80万方的气井会同头一年打出的同等规模的气井显示出这个地区巨大的天然气储量。
1943年还是在萨拉托夫地区,一个日产100万方的天然气气田被发现,萨拉托夫地区的天然气储量达到了60亿方,1944年底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建设一条从萨拉托夫到莫斯科的天然气管道。这是苏联的第一条长距离的天然气管道。
在战争前方胜利的鼓舞之下,石油工人热情高涨、干劲倍增,只用了2个月就完成了勘查、设计。这也是一场战争,每天三万人直接战斗在数不清的管道建设作业面上,几十个工厂在为这条管线加工生产管子、各种设备和仪器仪表。1946年6月萨拉托夫的天然气顺利抵达莫斯科。正是因为有了这条管道的尝试和技术上的储备,才有了后来十几万公里苏联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
1944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一年,也是巴伊巴科夫主导第二巴库收获的一年。一个一个的好消息从伏尔加地区传来,6月9日在古比雪夫州的亚布洛涅夫山口打出了一口自喷井,原油日产量达到了212吨,9月26日纳拉什套斜坡又打出了一口自喷井,日产原油超过了200吨。1945年的第二巴库对于苏联的石油工业而言却是是一个丰收的年景,这一年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石油产量从1944年的216万吨增加到了283万吨,实现了30%的增长,远远高于全国5.4%的增长率。
5.4%的年增长率或者更高一点的增长,也许是巴伊巴科夫心中的目标,但是1946年2月9日,在莫斯科选区选民选前大会上,斯大林的讲话完全突破了巴伊巴科夫心中对石油增长的预期。斯大林说,“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工业部门能够每年生产5000万吨生铁、6000万吨钢、5亿吨煤炭和6000万吨石油。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的祖国能够应对一切突发的情况。为此,我们需要三个新的五年计划时间,如果不是更多的话”。6000万吨,这是巴伊巴科夫连做梦都不敢想的预期,1945年的全苏石油产量只有1990万吨,从1900万吨到6000万吨那哪是不敢想象的差距?那是挂在天边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