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乡村建筑的有机更新与生态改造

2019-03-20高艺心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床铺志愿者设计师

高艺心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振兴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由于乡村大批建筑陈旧,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许多老房子被废弃,得不到有效利用。当人们越来越发现乡村文明的重要性,许多建筑师也加入乡村发展的战略营地,开始思考传统老建筑的有机更新方案。在保护乡村地方传统特色不被打破的同时,打造乡村建筑的生态文明。本文以牛背山蒲麦地村庄志愿者之家改造项目为例,探讨乡村建筑有机更新与生态改造的可能性。

一、背景介绍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这栋建筑由建筑师李道德及其 dEEP Architect 工作室主持改造,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蒲麦地村。设计初衷是为一群年轻的志愿者们在大山里盖一座房子,缘起于成都的资深义工大雁和他的一群90后小伙伴们在牛背山的一次旅行。牛背山被誉为中国最美观云海之地,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旅行者知晓,同时有很多驴友徒步登山,但是由于还没有被开发,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存在很多隐患,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救援又无法及时达到。

蒲麦地村,是离牛背山顶最近的一个有人居住的小村落,村子基本呈现出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的乡村面貌,坡屋顶、小青瓦,民风淳朴。就像中国大部分的偏远村庄一样,成年的劳动力大都在城市打工,村里更多的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很多村舍也是年久失修。

设计师希望在这里建造一个给年轻人提供公益实践的基地,来帮助遇险的驴友的同时,也可以为村里的老人、儿童提供服务和帮助。为了保证公益实践的开支,同时也需要这个房子有一定的青年旅社的功能。

二、功能改造与场所营造

这栋建筑的一层原先是库房,现在改造成了志愿者办公室和宿舍,中间是开放的办公区,原来的石墙变成了一个玻璃外墙,村民在道路上就能够看到建筑内志愿者的工作状态。西边是三个志愿者的宿舍。东边是一个常驻负责人即店长的办公室。

二层完全开放,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可作为读书阅览、酒吧、会议等多种功能。设计的钢网架玻璃门,可以存储木柴,这也是来自他们原本的生活方式,最外面的玻璃可以既遮风避雨,有使阳光得意完全的洒进室内。网架玻璃门在完全打开的时候,使室内外融为一体。再加上侧边的构筑物形成的灰空间,整一层将是完全一体的开放空间。

青年旅社应该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功能性质,使背包客、登山者在这能更好、更舒适的交流。

二层的西边原先是一个鸡窝和猪圈,设计师将其做了一个彻底的颠覆,原先最阴暗污浊的部分,现在成为了明亮干净的功能用房(卫生间、淋浴房、洗漱间、厨房)。改造保留了原先的木结构,外围用了当地的是石材砌墙。

三层则是以客房床铺为主,为旅客的休息空间。一共有两个单间,对于一些游客来说希望有独立空间,而其他的空间是小隔间,床铺并排而放,但这又不是传统的通铺,通铺完全没有私密性,而且互相影响,所以在每个床铺中间做了软隔断分隔每个床铺。而在另一侧的小露台上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用于喝茶咖啡,聊天。

三、生态化营造

1、结构更新

设计师在房子的原本基础上加建了一个木结构的构筑物,顶部覆瓦,可遮风避雨,增大了使用率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观景平台。它的形态是和背后的山峦所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它在这个原始村庄中并不显得突兀,而是很亲切的原因。包括主屋的“木柴墙”,看似特殊,却来自村民们的生活。

建筑用当地最常见、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搭建方式,墙壁用当地石块砌成。坡屋顶与小青瓦都是对当地传统方式的延续。

2、空间利用

整个改造的中心是围绕南面的坝子的,这也最大程度的增强了空间的开放性,增强坝子的功能。于是新建的结构形成了连接室内室外的灰空间。因为有盖瓦,所以可以遮风避雨,让村民、志愿者们即使在雨季,也可以尽量多在户外的活动、交流。

3、预期效果

设计师希望通过新加建的这个构筑物,富于整个建筑一种独特的气质。在白天可以看到它的空间形态是和背后的山峦一致的,而在半晚或者深夜,它会形成一种精神的港湾。等一两年之后,当房屋上的瓦有了斑驳和青苔,将会是它的最佳状态。

四、结语

这栋旧建筑的设计改造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设计师在考虑到空间功能的协调后,对建筑造型进行了探索,呈现了一个和背后大山、云海相呼应的有机形态的屋顶。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先是充分了解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村落样貌与生活方式,再根据项目的功能需求合理设计出建筑的功能空间,并利用当地材料与建筑结合,改造出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建筑。乡村文明建设注重乡村的自然环境,如当地的山水、林木、田野等。它们既自然天成,又具有某种文化内涵,建筑师对乡村的建设改造更应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用设计倡导“自然文明”。

参考文献

[1] 李道德,王璐娟.筑梦乡村[J].城市环境设计,2015( Z2) : 231-232.

[2] 张玺,李道德.大山深处的希望: 牛背山志愿之家———访 dEEP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李道德[J].建筑技藝,2015( 6) : 58-65.

猜你喜欢

床铺志愿者设计师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我是小小设计师
志愿者
创意设计师
人因工程思想在学生寝室改善中的应用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天才设计师
大地宇宙
床铺与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