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理论和“3S”理论部分内容的比较与探析
2019-03-20杨文振
杨文振
摘 要:“3T”理论与“3S”理论都是对于创意型城市和创意阶层的研究理论,两者都认为创意阶层对创意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两者又有所区别,就创意型对创新型人才的有吸引力的重点因素而言,“3T”理论更加注重对人才精神层面的包容与接纳,“3S”理论更注重对人才生活环境等现实条件的提升,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两者所倡导的内容分别符合安全需求和爱与归属感需求的内涵。
关键词:“3T”理论 “3S”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一、“3T”理论和“3S”理论的介绍
“3T”理论是指“人才(talent)、技术(technology)、包容(tolerance)”。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佛罗里达首次提出,该理论是有关于有利于创意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的总结。佛罗里达认为相较于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创意资本理论能够更加充分地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创意资本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于创意人才,而创意人才更容易在具有高宽容度和多样化的地区聚集。不同类型的创意人才聚集可以形成新的人力组合,信息交流和知识融合的速度加快。创意资本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融合从而有利于创新速度的提升,催生更多的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将提供更多更好的适合创意人才就业的职位,地区创意经济也因此发展。
“3S”理论则是在具备哪些条件或者因素的城市中,有利于创意阶层的出现、聚集、留存和发展从而有利于该创意城市的创意经济的发展的理论。“3S”理论的内容是:技能(skills)、阳光(sun)和城市蔓延(sprawl)。该理论的提出者Glaeser认为,更专业的技能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可以让城市更有力的抵抗负面经济活动对城市的影响,技能型城市所具有的高度专业性的技能与城市带来的集聚效应相结合,使得技能所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更加便利也更容易产生创新成果,从而为城市的创新经济发展带来推动力。所谓阳光,作者指出在美国的南方阳光充足的地区,伴随房地产的开发所带来的住宅的充足的提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南方这些阳光充足地区吸引人才的定居发挥了有力作用。蔓延是指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大城市城市病的影响不断将有能力摆脱这种影响的人“驱逐”出去,而汽车和火車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拥挤的城市中心地带带来了可能。
二、“3T”和“3S”理论的比较
“3S”理论的提出者Glaeser对“3T”理论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3T”理论是对社会既存现象的总结。他指出:“Florida 的观点从根本上讲是正确的,Florida备受欢迎是因为他告诉了世界本来就是正确的东西。”一如笔者在前文有关“3T”理论和“3S”理论的总结,“3T”理论是对于有利于创意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总结,或者说是创意城市的关键要素的指明,而“3S”理论则是对创意城市中的核心,即更关注创意阶层这一核心要素,对城市中有利于创意阶层出现、聚集、留存和发展的因素的探究。所以可以说“3S”理论是比“3T”理论更加深入一个层面的理论研究。但是这是否意味着Glaeser有关“3T”理论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3S”理论更加明晰的指明有利于创意阶层的因素也并不代表“3T”理论是简单的说出创意城市的要素而已,因为“3T”理论中的人才(talent)、技术(technology)、包容(tolerance)三者其实都是和创意人才直接相关的,人才要素无需多作说明,是明确指出,创意人才的重要性。技术可以创造创意型人才,创意型人才也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包容是指城市的对创意人才的包容,依照Florida的观点,城市的包容度越高,越有利于不同领域的创意型人才跨越专业部门界限,相互交流,加快技术的融合创新。所以Glaeser有关“3T”理论的看法在某种角度看来,是说的过去的,这里的某种角度是指从更加核心和微观的角度,从这样的角度来看,“3S”理论确实是比“3T”理论更加细微而深入,但是从相反的角度来说,“3T”理论何尝不是比“3S”理论更加全面呢?
两种理论之间其实并没有很强的可对比性,因为两个理论虽然是针对同一个研究主题,但是两者的角度和层面不同,所以提出的理论相互之间的并没有对比的共同基础。首先对于“3T”理论中的人才因素,Florida将这一要素作为其理论之一来源于索洛等经济学家认为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的观点和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认同,作者提出这一要素也是意在指明人才要素对创意型城市的重要性。
两种理论之间具有比较性的因素是技术(technology)和技能(skill),按照柯林斯英汉大词典的释义,Technology:Technology refers to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which are the resul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being used for practical purposes. Skill:A skill is a type of work or activity which requires special training and knowledge.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技术是比技能更加系统、科技或者学术含量更高,技术则是比技能更加具有专业性。两者的关系一如两个理论之间的关系,一个更加系统全面,一个更为具体。所以如果从对交流创新而言,两者也是各有优势,技术涵盖面更加广泛,因此在交流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可以付诸实践的成果,可能为比较缓慢,但是发生的创新点较多,而技能的交流创新则会因为高度的专业性而具有明确的创新方向反而可能会更快地创造出可以用以实践的成果,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差别较大的领域,发生技能交流创新的难度大,这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就限制了其发生创新的几率。
对于“3T”理论中的包容概念,这也是Glaeser所不认可“3T”理论的部分所在。对于包容,Florida用同性恋指数、波西米亚指数、文化熔炉指数以及种族融合指数四个指标作为衡量城市包容度的指标,Florida认为这四种指标越高表明城市对于创意型人才的包容度越高,其中的波西米亚指数是指,某个地区文化创意职业从业者占总人口的比例,Florida将波西米亚指数作为衡量城市包容度的指标是与其将创意基础作为其理论的核心的思想分不开的,创意阶层分为 “具有高创造力的核心群体”(super creative core)和 “创造性职业从业人员”(creative professionals) 两部分,前者包括科学家、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大学教授、演员、编辑、咨询公司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有能力影响社会舆论的行业的从业人员。这些核心群体人员不仅要能用创意解决问题还负有发现问题的责任。后者则是指那些分布在以知识密集型行业为代表的产业中,比如金融业、法律行业、高科技行业、工商管理行业等领域。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不仅可以用他们的专业而广博的知识处理具体的行业问题,而且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Glaeser则质疑波西米亚指数的合理性,他首先以德克萨斯为例,以人口增长作为衡量标准,作为 20世纪 9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技术型城市, 但是这座城市却并没有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波西米亚型的城市。而且为了进一步验证 “波西米亚” 效应的影响作用, 2004年 Glaeser在2004年,对Florida的搜集的有关证明其包容性指数的数据进行了一系列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波西米亚指数城市的经济增长不存在原始相关性。Florida提出“波西米亚”效应的数据来源于两个城市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州)和萨拉索塔(佛罗里达州)。在数据的回归分析中去除这两个区域,Glaeser发现大学的数量这一变量的重要性突显出来,而所谓的波西米亚指数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则不存在相关性。
所以Glaeser从这一系列的回归分析中总结出另外一个结论:技能型人才而非波西米亚指数所代表的包容度是城市成功的关键。所以他认为,城市应该将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需求作为关注和付诸努力的重点所在,而不应当将精力花费在如何提高城市的波西米亚指数。
对于“3S”理论中的阳光,作者的原意是指出在美国南部阳光充足的地区,由于其住房的充足供应而形成了对人才定居的有力吸引,而大量人才的进入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但是并没有证明在其他住房供应充足而阳光照射不足的地区没能吸引人才,所以完全有理由质疑,人才的定居的原因是否是阳光照射量多这一因素。因为从作者提出这一要素的理由来看更为直接和精确的说法应该是充足的住房供应才是吸引人才定居的直接原因。另外对于蔓延(sprawl)这一概念,作者指出,城市蔓延并不是政府规划和政策的结果,而是由于城市發展的结果,城市的发展和扩张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对于环境和交通等方面的承受能力的不匹配而带来的城市病让人才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由于汽车的高速交通能力和公路的建设,以及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的人才有能力购买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所以人才往往成为了城市蔓延中人群迁移的先行集团。可以看出,作者Glaeser所提出的阳光和蔓延与其说是有利于人才聚集的因素,不如说是在当今的城市发展进程中,人才在其中的流向倾向要素,这两种说法的区别在于,人才并不只是那些新兴城市的部分,还有定居在大城市和老城区的部分。对于这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处于进程中端和末端的城市而言,它们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吸引人才聚集,作者对这个问题并非完全回避,Glaeser提出创意人才与大多数富人一样偏好通勤便捷、街道安全以及拥有低税收与好学校的大郊区。毕竟,有大量证据表明低税收、安全性与经济增长相关。
三、对“3T”和“3S”理论的评价
如前文所言,“3T”和“3S”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仅是两项理论都是对于创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而且两者都发现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指明了创意型人才对于创意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可以看出“3T”理论更加注重对不同领域人才的包容,在到底是先有好的职位吸引人才还是有人才通过创意进行高质量的经济活动产生好的职位这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上,Florida认为应该提供具有充分包容性的城市氛围,从而吸引留住人才,而Glaeser认为是更加具体的优越的现实生活环境,包括社区安全、街道整洁以及好的福利待遇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是吸引人才定居聚集的有利因素,所以Florida的观点更加注重对于人才精神领域的宽厚待遇,给创新型人才尊重和包容,而Glaeser的观点更加注重对人才的优良的物质生活环境和条件的保障。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其中的生理需求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和性,这是每个人最低层次的需求,除去性之外这些需求中的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就不能生存下去。安全需求指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身体健康、职位安全和家庭安全等在内的在一个人基本的生存得以保障的前提下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求是指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指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因此“3S”理论对留存人才的重点大致符合安全需求的理论内涵,而“3T”理论的着重点则符合爱和归属感需求以及尊重需求的内容。
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而在当今社会状况下,安全需求,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创意型城市,是普遍可以达到并且效果良好,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安全需求不再是可以激励人才的需求因素。当然“3S”理论不只是在论述安全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或者说这个部分只是作者理论中很小的一个部分,而更多的是在于对生活环境的强调,好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和低税收等因素,但是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前两项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它们就不再是对人产生激励作用换言之这些需求的作用被大大虚弱了,而会转向第三层爱和归属感需求,在第三层次被满足的情况下转向第四层,尊重需求。而“3T”理论主张对创新型人才的包容,这里的包容起码包含了对各种行业和领域的人才的承认与接纳,这就符合了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第三层爱和归属感需求中的归属感需求的内涵,接纳会给人以归属感。所以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待两种有关创意型城市中人才吸引要素的理论,“3T”理论在现在的社会状况下,在某些角度而言是比“3S”理论更加具有合理性的。之所以说是从某些角度而言,是因为这种比较是不全面的,只比较了两种理论中要素的某一种,而且对“3S”理论而言,安全也不能称之为要素之一,但是确实“3S”理论所强调的对人才的吸引力的重点在于生活环境等方面,较之于“3T”理论倡导城市包容性而言,是更加具有物质性的,所以利用需求层次理论从否定的角度来说明“3S”理论提倡的吸引人才的物质性更强的因素,在当今的社会状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四、结束语
人类社会发展正在逐步进入创意经济时代, 经济增长方式从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转向对人类的主体资源开发为主,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创意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符的是,城市发展类型也开始出现了创意型城市,作为新兴城市类型,有关创意型城市的研究尚且处于开发学习阶段,外国的经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在我国前列,这也为我们学习外国的有用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我们应当抓住机会,认真研究外国相关理论,结合本国实际,提出稳妥切实的理论,为我国创意型城市的发展提供正确指导。
参考文献
[1] 积极培育创意阶层促进区域创新发展[J].安树伟.区域经济评论.2014(03)
[2]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加)简·雅各布斯(JanJacobs)著.2005
[3] 创意城市和创意指数研究[J].肖永亮,姜振宇.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4] 创意城市评价研究[D].蔡晨风.天津理工大学2011
[5] 创意城市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建构[J].甘霖,唐燕.国际城市规划.2012(03)
[6] 构建创意城市的理论研究[J].韩静.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3)
[7] “3T”理论与“3S”理论的比较研究[J].安树伟,倪君.区域经济评论.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