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训练在诵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20刘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国学节奏诗词

刘红

节奏是音乐的六大要素之一,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节奏,唱歌、舞蹈、朗诵,都与节奏息息相关。国学诵读作为新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节奏在其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作为传统的阅读方法,诵读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但具有浓郁的古典诗词风格,还具有传统的音乐美。诵读在小学综合素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要素中的节奏对于诵读素养的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教学中音乐节奏要素与国学诵读的关系

节奏是音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表现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表现为声音长短、高低、快慢诸形态的富有规律性的变化。“诵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第一指泛指读书,第二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古今中外,有关于“诵”的作品都有节奏的渗透。同样,经典诵读中节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没有节奏的变化就不可能有好的诵读作品。而节奏作为音乐要素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与诵读密不可分,节奏的长短与抒发诵读作品情感有着很重要的推进和辅助作用。“诵”指背诵、诵读之意,就是把优美的作品运用不同的节奏准确表达。是一种口传文化,也是一种基于汉语言文学中的中国传统音乐。

国学诵读传递的是一种精神,它可以让后人感受我国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对节奏与国学诵读相结合训练的重视,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可以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从简单的诵读作品中感知音乐节奏带给文学的魅力。为学生未来良好艺术素养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组织开展音乐节奏训练对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节奏要素在教学中的训练,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够发现节奏训练的优化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学生才能够奠定音乐艺术的学习基础,对于诵读教学中也有很重要的推进作用,为学生良好艺术素养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在研究中应该注意对节奏训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节奏训练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

节奏教学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由于节奏是学生学习感知音乐最为重要的关键点之一,它承担着音乐学习支架的重要责任。一方面,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能够促使学生音乐素养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然会得到良好的调动。另一方面,“诵读”教学在学生综合素养中有很重的地位,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辅助“诵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只有借助学生想象力的不断激发,才能对处于身体各方面“积极”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在开启学生自身抽象思维,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丰富,让学生在良好的节奏感知作用下自由的想象,实现对“诵读”学习认知以及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

三、合理应用 “朗诵” 文学作品对学生实施节奏训练

小学教学中基于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教师要想突显节奏训练对诵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音乐素养和国学诵读融合取得新的教学成效,就应该尝试在音乐教学与诵读训练融合的活动中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和相应的教育保障。

在经典诵读中,学生感知的不仅是意境优美,还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也能够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借助诗词朗诵训练,学生带有感情地对诗词进行朗读,学生对节奏的感受能力和对歌曲的感受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诗词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朗诵打节拍,让学生能够对诗词节奏形成更为形象直观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在诗歌朗诵训练过程中,可以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节奏的变换,以提高对作品的情感认知。这样,学生在朗读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自身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能力,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艺术素养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

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的合理组织,能很好地对学生情感激发产生一定影响。在学生感知音乐和认知诵读作品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也能更好地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推进提升的作用,而合理的節奏训练在促使学生的情感共鸣得到激发的同时,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和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学素养都会得到更好地提升。

猜你喜欢

国学节奏诗词
“垂”改成“掉”,好不好?
诗词书法作品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诗词篇】
节奏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轻快漫舞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