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日年轻人坏话的对比研究

2019-03-20刘文娟李筱平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坏话程度问卷

刘文娟 李筱平

1、研究背景及目的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我们在释放压力的同时,常常会有意或无意中攻击别人或者被别人攻击。而坏话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攻击形式,也是被我们所熟知的攻击方式。因此,笔者对坏话这一领域进行了中日的对比研究。

2、先行研究

日本关于坏话的先行研究主要有滨田(1988)、望月(1967)、筒井(1967)、西尾(2003)、星野(1971)等人。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坏话的定义、分类、机能等方面。而中国关于坏话的研究主要有胡士云(1997)、王希杰(1990)、梁实秋(2007)、刘增亮(2015)等人。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了骂人话种类、方法等方面。关于中日坏话对比研究的目前只有滨田(1988)一人,他对中日典型的骂人词语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除此之外,与语言相关的人物关系、场面、性别、过程等等影响因素并未进行考察。因此,笔者从亲疏这一人物关系角度出发,尝试进行比较研究。

3、研究方法

3.1、预备调查

由于本研究对象为中日年轻人代表性的坏话,因此需要先通过预备调查来确定中日年轻人的代表性的坏话是什么。其次,再对这些代表性的坏话从亲疏关系的角度进行考察。笔者在2017年12月15日至2017年12月18 日期间于日本富山大学校内进行了关于“请写出5个你经常听到的大学生的坏话”的小调查,人数中日各20人(男女各10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年轻人代表性最高的坏话为“傻逼(SB)”,日本则为“うざい”。

3.2、正式调查

正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这一量的调查形式,对“SB”、“うざい”的使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问卷设计借鉴滨田(1988)的研究,将从“使用限制”、“攻击性”、“印象”、“使用频度”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并结合实际的试行调查作出了相应的改善和调整。在情景设定中,结合星野(1971)关于“待遇表现”的理论,对除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亲疏关系这一要素外的其他要素均设置为无差别的对等。即,双方社会地位、年龄要素、性别要素相同。同时,考虑到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被攻击方与攻击方的原因。本次调查将其设置为攻击方的原因,以此来规定攻击行为的性质,避免由于该要素产生的差异而影响评判。具体的情景设定如下方表格所见:

3.2.1、调查概要

日期:2018年6月8日—2018年6月15日

地点:富山大学

方式:日本方面采用纸质调查,中国方面采用网上调查(问卷星)

收集:日本方面的有效问卷为96(男女39::57),中国方面的有效问卷为134(男女65:69)

3.2.2、调查内容

1)使用限制:①对坏话的接受程度如何 ②认为坏话的恶劣程度如何

2)攻击性:(攻击性高低为①②、攻击影响为③)

①被说“SB·うざい”之后,介意程度如何

②被说“SB·うざい”之后,惊讶程度如何

③被说“SB·うざい”之后,性情如何

3)印象:你对“SB·うざい”一词持有什么样的印象

4)使用频度:平时使用“SB·うざい”的频率如何

以上内容,全部采用五段式调查,问卷设计完成之后,先令富山大学中文系的6名日本学生进行了试行调查(2018年6月5日),结合给出的建议和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之后确定最终版调查问卷。

4、研究结果

4.1 使用规制

4.1.1 接受程度

被亲疏关系不同的对方说“SB·うざい”,你的接受程度如何?关于该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表2所示。(数值越高,接受程度也越高)

由上述表2可以得知:

1)中日两国的被调查者与对方越亲密,接受程度也越高,反之,越低。2)中日两国的接

受程度的倾向性虽然相同,但是整体来说中国要比日本的接受程度要高。3)T检定的结果

显示,中日之间的有意差有两项,即“不认识的人”和“好朋友”这两项。具体差异表现为中国的容忍度要高于日本。

4.1.2 恶劣程度

你认为对方说的“SB·うざい”的恶劣程度有多少?关于该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表3所示。(数值越高,恶劣程度越高)

由下表3可以得知:

1)中日两国对于坏话的恶劣程度的认知判定倾向是相同的。即,被调查者与对方越亲密,

对方所说的坏话的恶劣程度就越低。2)T检定的结果显示,中日之间的有意差有两项。即,“不认识的人”和“好朋友”。具体差异表现为,被“不认识的人”说了坏话之后,中国人对坏话的恶劣程度判定更高。而被“好朋友”说了坏话之后,中国人对坏话的恶劣程度判定更低。总结概括为,与日本相比,中国人对因亲疏关系差异而导致的坏话恶劣程度的判定弹性更大。

4.1.3 小结

由上可得,中日两国随着与对方亲密程度的增加,被调查者对坏话的接受程度越高,同时判定的坏话程度也越低。即,与对方越亲密对坏话的使用限制随之越低。而中日之间的差异则体现在 “亲密”的关系上。即中国人相较于日本人包容性更高。李朝辉(2013)指出,从中国的亲疏文化来看,对待越亲密的对象容忍度越高,语言顾虑越少。而土井(2004)指出,日本属于顾虑过剩的社会,越是亲密的关系反而容忍性越低,顾虑越多。 本文中得出结果正好印证以上观点。

4.2 攻擊性

4.2.1 介意程度

对被不同对象说“SB·うざい”一事的介意程度如何?调查结果如下图1所示。(数值越高,介意程度也越高)

由上述图1可得,中日两国的介意程度倾向完全相反。中国人跟对方越亲密,介意程度也越低。日本人与对方越亲密,介意程度却越高。

猜你喜欢

坏话程度问卷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写妈妈的坏话真快乐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
谁在背后说你坏话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