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

2019-03-20葛菁诏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经济学一带一路

摘 要:一带一路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经济区的建设是我国与周邊六十多个国家进行经济往来的重要地区。随着经济全球化,各个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一些国家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由此产生的新型经济全球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学。本文就“一带一路”经济学有关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特殊定位进行相关研究路数。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学 学科定位 学科研究

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以新作为面对新局面,“一带一路”是我国支持经济全球化发展所提出的重要战略,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是无法单纯靠单一的知识理论框架进行分析与预测,是需要结合多种理论和实际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一个全面的“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更好的推荐经济全球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一)“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新兴性

“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当代中国提出的,为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区周边国家发展,推进经济全球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新作为,势必要打开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带一路”经济学没有经济学研究的前辈的经验,没有相关的理论体系指导研究,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需要我们从现代的角度,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去不断探索它的价值,去不断开掘“一带一路”经济学所内涵的经济学体系。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主线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革新,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全新的学科研究体系,帮助我国更好的推进经济区建设,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一带一路”经济学要求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进行学科研究,2008以来由美国经济萧条所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世界财富分配,世界权利结构和世界文明认同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次经济衰退并没有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而持续回暖,反而出现了“英国脱欧”“TPP”瓦解等事件,如果理解这一次经济巨浪给予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这次世界经济的波动成为经济学者当下研究的重点。“一带一路”经济学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中国为首的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以“一带一路”经济区建设为核心,与经济区携手持续发展,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从一个整体的视角,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新时代的经济变革。中国经济有底气,也有信息在这次经济巨浪中站稳脚跟,并与经济区周边国家一起共同发展,持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建设。而我们所研究“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正是基于这种中国理念提出的,为全球经济的新发展趋势,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格局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二)“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

“一带一路”经济学科具有综合性,需要很多非经济学科的研究理论来帮助进行学科建设。经济区包括着许多不同文明的国家,各国在语言,文化,宗教上差异甚大。在进行经济区建设中所跨的地域,地貌,自然环境十分复杂,需要地理学来帮助进行研究。“一带一路”经济区将陆地文明和海上文明相融合,又牵扯了多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单纯的经济学是无法支撑“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研究的,因此“一带一路”经济学具有综合性,其中的国际政治学和社会学是重点。

在国际政治学方面,“一带一路”经济区建设牵扯了许多经济立场不同的国家,各国之间在已有的经济格局下互相试探,试图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建设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在“一带一路”经济区中,周边国家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在一个全新的格局下共同发展。这一切都要求国际政治学中国家利益,地缘政治中相关理论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一个最优的结果,帮助“一带一路”经济区的周遭国家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防范“一带一路”经济区建设的经济危机,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社会学方面,“一带一路”经济区散布在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彼此的文化势必要发生碰撞,对这些国家地区的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经济建设是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的,“一带一路”经济区的发展给这些国家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彼此之间的交流势必会让各国之间的文化进行交流,如何掌握好文化交融方向,保障各国之间民心相交的过程,需要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帮助“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二、“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研究体系

(一)“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

从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倡议到今天,“一带一路”经济区带给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无线可能,国内外对于“一带一路”的倡议做出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总体上认为“一带一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经济逻辑上看“一带一路”经济学是基于新兴国家关系发展,立足于区域经济调整,能源经济转型等多个维度构建的经济学体系。

(二)“一带一路”的全球化效应

一带一路所建设的新型经济,是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一个全新的格局下,以各个国家之间共同发展为目的,在建立一各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上的经济建设。在阐述新型全球化,新型国际分工关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想,是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发展背景下进行的新格局研究,帮助我国和经济区周遭国家持续推进经济区带建设。

(三)“一带一路”区区域发展效应

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加快经济区周遭国家经济发展,持续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所提出的新举措,其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区域性的范畴,包括“一带一路”经济区内部六十多个国家的全面发展进程,目的是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实现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区域内部经济体系,构建周遭国家之间的多变经济合作体系,加强“一带一路”经济区建设,打造一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帮助各国在在新型合作规则下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四)“一带一路”的协同发展效应

“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资源不同,经济优势上可以互补,发展前景广阔。从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入手,深入研究经济区建设问题。从“一带一路”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到贸易区畅通,从“一带一路”经济区产业链建设到资金融通问题,以经济学科建设为基础,研究了一带一路协同发展模式的深度层面。

(五)“一带一路”的经济学范畴

建设“一带一路”新型经济区这一举措开发出新兴的国际分工与合作模式,为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共同推进经济发展做出了新作为。基于“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研究要立足于全球发展视角,从一个联动的,发展的,全面的角度来定义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一带一路发展建设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一个全面的角度来研究带给周边国家的经济效应。

三、“一带一路”经济学下的经济区建设

(一)“一带一路”经济区的政策保障

国家政策的保证是一个商业模式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商业模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建设发展与国家的支持是离不开的,也是随着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调控手段相联系着的,跨境的电子商务模式不仅经涉及的是企业内部的发展进程与未来的建设计划,更是关系到国家间的贸易交往。一带一路经济区散布在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与这些周遭国家进行友好的互惠互利商业活动的重要经济区,而在这些经济区发展跨境物流和跨境的电子商务需要国家力量的支持和保证,并对于一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做出规定,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情况下规整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有力的国家力量建设一个更加顺畅的贸易往来,通过国家层面的交涉来解决企业发展跨境物流所遇到的公关,货币,监管,征信和退税等多方面的事物问题,从国家的政策根本来保证国内企业与周遭国家内部的企业联系与交流,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区的跨境物流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同时国家采取一些对于市场的微观调控手段,保证经济区内部的跨境物流的稳定运营和市场供需的稳定,保证一带一路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二)一带一路与新兴电子商务贸易

作为跨国界的经济贸易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区建设中为有效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联通,采用了许多新兴的贸易模式,电子商务就是其中之一。电子商务的发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是要与当地的经济特色相结合的,是要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目标,是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向相适应的。而一带一路经济区基本辐射我国所有的省份,对于这些省份的特殊经济表现和一些京冀地区的特色资源,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也要多加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突出但是没有一些特色的产品和产业,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存在这一些特色的资源和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要均衡这些地区的力量与发展趋势,进行资源的合理把控和进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下,来通过特色资源和特色产品进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并根部西部地区的特色产品来建设相关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发展当地的跨境物流建设,通过特色资源和特色产品来吸引国内外的商业贸易,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建设。

(三)“一带一路”建设与资金融通

“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之间要形成一个新兴的紧密经济联系,物流业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资金融通是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的金融自产生以来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营企业提供服务,从设计到发展方向都是按照国营企业的路线来进行。在我国民间,单单靠一些民间的自行融资,非正规融资是解决不了我国现阶段西部地經济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国家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发展情况,立足我国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实质,建立一批现代化,正规化的金融机构来为小型物流企业这一主要用户服务,从而加强我国金融对于物流企业的服务实质。

重视金融行业对于物流企业的服务,国家除了要新型建立一些金融机构外还应该对原有的一些金融进行更好的管理,设立一些相应的指标和措施,将一些规划化运营并对于当地经济产生良好影响的民间金融组织进行破格升级,同时对于村镇银行增加一些监管人员和组织,同时增加对他们的宏观调控,让他们可以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中也可以发挥作用。

四、结束语

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最新发展趋势,我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的倡议,为那些希望快速发展本国又渴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指明了道路,这项倡议的提出无疑是具有多方经济学的意义的。我们要从“一带一路”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入手,体现学科定位,保证学科研究体系的应用范围,为经济区建设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为推进全球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白永秀, 王泽润. “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体系[J]. 改革, 2017(2):17-25.

[2] 王颂吉, 何昊. “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与研究框架[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8-15.

[3] 吴振磊, 吴丰华. “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范畴[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16-22.

[4] 吴振磊, 于重阳. “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研究主线[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7(4):15-19.

[5] 李程, 姜弘.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和金融支持研究[J]. 武汉金融, 2017(3):21-25.

[6] 阮氏红幸, 李金枝, 马有才.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形成机理与防控体系研究[J]. 当代经济, 2018(1).

[7] 王泽润, 吴丰华. “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7(4):20-25.

[8] 郑新业. “一带一路”研究院的前期研究工作[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 6(4):23-26.

作者简介:葛菁诏(1998.09-),男,汉族,河南济源市人,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在读本科生,经济学专业。

猜你喜欢

经济学一带一路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国民经济运行向好基本走出疫情影响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