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背景下实现数学生活化的探究
2019-03-20黄龙奎
黄龙奎
摘 要:农村环境下的数学素材丰富多彩,农村教师需加以利用,实现数学生活化,让农村孩子积极参与其中,练就更多的数学技能。
关键词:农村背景 数学 生活化探究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在农村大环境下,数学素材极为丰富,农村孩子的田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在农村背景下让数学生活化既培养农村孩子实践应用的能力,又能让农村孩子体验学以致用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农村教师应该利用现有的数学教材和农村大环境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数学教材改造为学生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生活化。
一、活用教材内容。
课改后,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内容也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而是更开放、多元了,这给农村背景下的数学生活化提供了便捷。因此农村数学教师,课前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内容,熟练掌握教材传达的有用信息,创造性地结合农村生活实际使用教材,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实地测量活动:测量并计算出门窗、黑板的面积,进而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搜索信息,并利用自己搜素的信息加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真实体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过程。再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布置学生在家中观察物品的包装,记下重量,如:牙膏净含量180克,食用盐净含量500克,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5克,面70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等。课上让学生充分交流并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生活中见过的物品的重量。让学生充分进行心智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很重很重的物品和很轻很轻的物品,并猜测这些物品重量,引发学对轻重的关注,调动学生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进而再把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延伸开去,课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收集“1克”和“1千克”的物品,如几粒稻谷是1克,多少个玉米棒是1千克,一个鸡蛋重多少克等。这样活用教材内容,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实际是給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活化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农村数学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相应的实际应用的生活化练习,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喜悦。
1.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活动。
数学活动打破了传统的“重书本知识传授,轻直接经验获取;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模式。农村的孩子知识面狭,思维能力弱,活动可以为他们提供探究、思考的氛围。让他们在观察、分析、归纳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建构数的概念。如在教学完乘法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节实践活动课---到学校后山春游。零食单价:面包1元,饮料2元,水果3元,饼干5元,瓜子2元……每小组5人,各组按照组员的喜好用30元钱去买。学生要把春游活动规划好,就得利用上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既达到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奥妙。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故事。
农村的孩子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如能寓故事于数学教学中,不但能丰富数学内容,增加数学趣味性,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如在教学“2的倍数”时,可以引入古印度《术士领赏》的小故事:古老的印度有个术士,他答应为国王赢得战局,国王答应术士的要求给他赏米: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米,第三格放四粒米,第四格放八粒米......如此以2的倍数放满棋盘里的格子,最后把国库的米都掏空了。故事情节简单、有趣,术士因“倍数”获得大赏赐,国王因 “倍数”,而赔空所有国库的米,这是为什么呢?故事中所引发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出,并讨论解答,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3.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
俗话说:“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理解。”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使枯燥的计算贴近生活,教师可以组织游戏课堂,如让学生玩套圈的游戏,课前先让每个学生带来一样物品,玩具、日用品、玉米棒等,并给每件物品贴上价格标签。课上玩套圈的游戏:每个学生从中任意套两种自己喜爱的东西,提出数学问题,进行人民币的加减计算……这样的套圈游戏自然地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蕴含在生活的场景中,不仅搞活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还能为学生的社会生活铺垫—人民币的使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意识。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农村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农村孩子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 宋庆祥.农村小学教学活动课的效率J 都是家教月刊,2017.8
[2]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数学课堂的效率。J新课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