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
2019-03-20曾秀琴
曾秀琴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引,使其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而且新时期初中德育教育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德育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创新性的角度完成德育教育任务。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促进初中生的德育发展。
关键词:初中德育 教学方法 创新发展 价值取向
新时期的德育建设教育目标主要是让青少年成长为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人,扮演好社会主义建设者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角色。而这就意味着青少年德育教育必须要得到加强,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推进德育教育的高效开展。
一、初中德育教育的基本现状
初中学生的身心处于转型的发展阶段,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对其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是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滞后性,限制了德育教育效果的发挥。具体而言,初中德育教育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尚未完善到可全面迎接挑战
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环境下,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尤其是其中充斥的不良思想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负面的影响[1]。初中学生已经开始扩大了社会接触面,会受到外界各种不同诱惑的影响。一旦学生出现不良的思想倾向,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就会朝着歪方向发展。这就给初中德育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尚未完善到可以全面迎接这些挑战,因此其德育教育成效并不理想。这就意味着初中德育教师必须要改进自身的德育教学方法,以随时迎接新时期的挑战。
(二)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缺乏时效性
不少德育教师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所引入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突显出德育教学的时效性,这也就丧失了一部分德育教育应有的教育作用。德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时效性是其比较显著的特征,也是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所必须充分考虑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创新性与创造性
许多德育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采取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与创造性。外界的影响容易改变初中生的思想倾向,而教师的德育教学则容易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但是德育教师在缺乏创新思维的情况下开展的德育教学,并不能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已经存在明显的偏差,教师要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就需要认识到这一偏差对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影响,采取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
创新是德育教育发展的动力,缺乏创新性的德育教学方法并不能有效保障德育教育效果。如今初中阶段的德育教学受到了许多关注,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初中德育教师所必须承担起来的教学任务。基于此,笔者主要提出以下一些教学建议。
(一)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创新德育教学方法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必须要关注的内容[2]。而且学生的心理健康本身就與德育存在紧密的联系,若是能够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则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德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引入与身边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让学生担任“心理分析师”的角色,剖析案例中主人公的心理,并讨论出解决方案。
比如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以下的案例:“某班的学生小杨在平时喜怒无常,有的时候自己生闷气,有的时候突然就大喊大叫骂身边的同学,有的时候又会大哭,但是实际上引起她这些情绪的无非是身边的小事,”在引入案例后,教师让学生积极发挥“心理分析师”的角色作用,剖析这位小杨同学的心理,分析这种心理的弊端,并提出纠正她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自己深入到同龄人心灵世界,去深刻认识初中生的心理,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二)以竞赛模式推进初中德育教育教学
在初中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入竞争元素,让学生可以在良性的竞争意识之下,激发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主地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之中。一些教师虽然能够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方法体系不够健全,长期下来,就会再次陷入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完善德育教学方法体系,寻找可以融合不同教学手段的教学新方法。而将竞赛模式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开展竞赛式的抢答活动。教师可为这一抢答活动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积极抢答的过程中了解相关德育内容。例如教师可先提问:“在网上有一个讨论热点,就是‘人为什么活着,你们可以有哪些答案?”此时,教师可限时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如为了自己而活、为了亲友而活、为了享受人生而活、活着就只是为了生存、活着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等等。从学生的回答中,选出最具有探讨价值的一点,然后继续开展竞赛式的抢答这就达到了细化、深化了德育教学内容的效果。学生的回答会反映出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树立起学生的正确观念,促使学生去践行个人的生命价值观。
(三)以创编故事的形式推进德育教育教学
德育涉及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范围也很大。教师可引导学生搜索各种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创编一个德育相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可长可短,但是需要蕴含丰富的德育知识,同时也要反映初中学生群体常见的发展问题,让这一德育故事既震撼人的心灵,又具有德育教育的深刻内涵[3]。比如教师可以设计“折翅的花季少年/少女”这一主题,让学生根据某一具有时效性的真实案例进行改编,也可以融入多个真实案例来创编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让倾听这个故事的人可以了解到初中生在负面观念下的堕落表现和行为,甚至了解到初中生堕落之后的后果。学生在编写这一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深受启迪,懂得走上一条和故事主人公完全不同的光明道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初中德育教育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德育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创新德育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且积极走上探索德育教育创新路径的道路,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会反思自己在新情况下出现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回头,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初中生的人生道路才刚刚开始,德育教师必须要树立起创新意识,不断地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应有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