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信息技术的翅膀,让作业设计更精彩
2019-03-20陈茜
陈茜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业环节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在现在发展快速的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利用电脑的海量资源和丰富的数学素材,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从而有效的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模式的创新,提高作业的效率,为小学生设计出更加精彩科学的数学作业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创新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环节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在现在发展快速的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利用电脑的海量资源和丰富的数学素材,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实效性,而且能够使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崭新的生长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有效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从而有效的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模式的创新,提高作业的效率,为小学生设计出更加精彩科学的数学作业。
一、设计生活型和调研实践型的数学作业
“数学就是生活”,将生活知识与数学作业结合起来,形成生活型作业和调研型作业结合,设计调查采访性、生活养成性等作业。校园网+互聯网在这里起着巨大的作用,既可以通过虚拟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习的质量,又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搜集作业资源,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学生利用“在学校网络教室做作业——互联网——在家里的计算机上做作业”的跨时空作业方式,通过网络进行社会生活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作业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多方面知识。
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学习了“比例尺”以后,结合学校校园的实际,让学生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小小统计员”中让学生统计本班的学生读课外书情况、“我是小记者”中调查我市的市民节假日采用的出行方式、“我是网上小高手”网上查找“装修一套新房所需要购买的电器的价格”等数据资料,利用计算机的画板功能,把儿童“手指尖上”的智慧挖掘出来,使书面型作业和操作型作业结合,在形象直观的数学情境画面上画出运算或解决问题过程结果。
这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作业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既照顾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使学生更加有趣地学习,又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学会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学习。
二、设计自主探究型的数学作业
传统的作业设计,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厌学。二是习题种类较少,缺乏创新。无法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衡量和提高学生认识及运用水平,无法和具体难点及学科实现有机结合,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而对大量学习资源的搜集可能是需要付出牺牲学习效率的代价。在这方面,缺少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是难以持久地做到做好,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就能够提供集成性、多信媒、共享化、海量级、可检索的学习资源,为实现“自主探究型”数学作业方式提供了既有质量又有效率的技术支持。
如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设计作业:市场上一条香烟内装10包香烟,按“规则打包(打包后是长方体)”的形式将10包香烟打成一大包,怎样打包最省包装纸?学生通过上网或实地调查了某种香烟的外形尺寸,再利用Word绘图工具设计各种打包方案,然后再进行计算得出结论。
再如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就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做时间的小主人》主题学习,分成四个学习小专题:“时分秒的对话”、“我的作息时间”、“记时器的历史”、“时间大拼盘”。该主题是集数学、思品、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习,且富有一定层次性,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示自己、发展个性。
三、设计兴趣性的数学作业
机械训练的数学作业必定是枯燥乏味的,趣味性作业,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特别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作业更是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自主的学习过程,我们必须增强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和多样化,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这又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所在,运用信息技术,在作业兴趣角度上把传统的单一性作业方式和趣味性、多样化作业相结合,解决了传统的作业(如书面作业)一般只能传递文字信息的不足,实现多种媒体信息的传递,使作业具有声、图、文并茂的特点,实现趣味性、多样化的作业方式的创新。
以《三角形的认知》作业设计为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借由信息技术的动态图形制作和演示功能,给学生布置一个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动态变化演示作业。从而有效的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发现这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提高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又如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方面,利用电脑设计一系列的带游戏性质的作业,如闯关,寻宝,小兔过河,摘桃子等等,通过声音的提示,动画的演示,学生在宽松有趣的环境下学习,学习效果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设计精彩生动的小学数学作业,从而有效地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