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2019-03-20刘艳君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并作为辅助手段促进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样不仅能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还能够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从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现状分析,论述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整合途径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
新一轮教育改革,教学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将提高高中政治课堂趣味,把枯燥的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知识抽象难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生涩,而且信息容量小,有时候单纯地靠教师讲解难以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完全表达出来,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会更加困惑,影响学生学习信心,也给老师带来了困难。政治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一些易混淆,难讲清的知识点,只靠口头讲授、表格对比等形式难以让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给学生造成困惑。
(二)政治课堂沉闷
应试教育形势下,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学生創造能力的形成,不注重对其情景式感染。思想政治课中结论式记忆,教条式传授,会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更加不愿意上政治课。此外,高中政治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学生对一些内容没有真正理解,很难长时记住、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受到挫败感,产生抵触情绪,慢慢失去兴趣,只是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就会沉闷。师生之间难以有效互动,会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一)应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和机械式的照本宣科,让政治课堂更加索然无味,学生对政治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改革中,强调教师不能只靠教材,只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重视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政治教学,通过情境交融,图片、表格、声像、影视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比如在讲哲学中“整体和部分”的知识,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示身边的各种实例来认识,还可以播放歌曲《国家》,通过歌词中的国与家来形象地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样,使学生通过内心体验掌握知识,乐于积极探索,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政治学习和生活相联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
新课改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让气氛沉重的政治课堂,内容更丰富,形式多样化,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其能否达到事半功倍的目标,还需要有学习主体学生互动参与。所以,在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整合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法,让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形式,作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脱离课堂教学内容,出现多媒体形式主义错误。如讲授“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时,通过观看小视频,以生动的动画形式让学生了解税收作用,结合教材,小组讨论,进而归纳纳税的原因。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素材,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能力,使其由被动型灌输知识转变为投入性自主学习。
(三)借助网络平台扩充教学资源
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点有些比较分散,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对众多知识点进行整合。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整合相关信息,将其自然糅合到教学过程中,突破过去黑板、粉笔、教材、教参为代表的传统讲授式教学形式。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共享,教师可以学习名师名校的教学成果,借鉴优秀的课件案例,再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制定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方案。比如在讲解全球化内容时,以教材为依托,引用最新的关于全球化的相关视频和新闻报道,让学生具体地了解关于全球化的知识,这样也有利于扩充知识容量,开阔学科教学的视界。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做法,应该服务于学生主体观念,切忌对其过度依赖,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化其主观学习意识。信息技术是为了弥补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应该把握契机,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使用信息技术的的方式和频率,而不能让技术凌驾于人之上,出现技术对人性的喧宾夺主。政治教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有时候需要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师讲解和帮助学生理解,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因此忽略教师的讲授和对教材的专研。只有对信息技术做到收放适度,才能达到其与政治教学整合的整体优化效果,使学生乐学能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在将信息技术和政治教学整合中,我们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认识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当前,一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太过拘泥于展现多媒体形式,偏离了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用意。为了完整的呈现准备的多媒体课件,而忽略了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有效结合,应该注意恰当地处理好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的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主动地投入学习,愉快地参与,进而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三)科学选用网络资源
在借鉴网络资源的同时,我们要学会结合教材内容,教学情况、学生特点,进行甄别和筛选。我们不能把网络资源当作信息时代唯一的教学资源,我们在呈现出丰富信息的同时还要考虑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如果牵强或过量的使用补充资源,就会使学科知识模糊化,让政治教学变得更冗繁复杂,得不偿失。比如讲哲学理论,很多抽象原理内容,需要结合题材实例,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材时,既要考虑是否与所学理论相契合,还要选用的题材新颖,对学生有启发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有所取舍地选用网络资源,这样才能真正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得益彰,让教学效果不断优化。
作者简介:刘艳君 (1989—),女,汉族,籍贯:山西太原,单位:天津市静海区独流中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