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还童年一片水彩

2019-03-20葛婷桦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水彩美育理论

葛婷桦

摘 要:美术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认识美,表达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特征,是现当代国家推行美育和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每个学段“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的要求和水彩教学中的DBAE 理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游戏导入,图片导入,来感受水与色的变幻;通过色彩训练,感受水彩画的神奇;以此,针对低段的学生设计出更适合低段的学生的教学方法,达到低段学生的美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水彩 DBAE 理论 美育

画画,有许多种方法,水彩就是其中之一。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使用的工具简单,学习效果易于显现,但水彩画一直被公认为难度大,很难入门。在低段的美术教学中教授水彩,有一定局限性,孩子们很难理解和把握那种水色融合的奇妙。所以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如何用范作、鼓励性语言引导学生去学习水彩,去大胆地动笔。笔者根据艾斯纳的 DBAE 理论,将低段的水彩教学过程设计为:感知欣赏、交流讨论、学生创作与自评和同伴互评这四个环节。

一、感知欣赏,用美传递生活中的美

1.语言美,启发学生对水彩的认识

教学时,切入点以美术语言为主,在现实的教学活动时,可以选择简单易懂的美术语言,例如“三原色”,是在美术中比较基础且易懂的美术语言。选择合适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观察欣赏,教师再进一步进行引导学生,使其了解三原色的知识,然后再让学生用三原色来尝试,进行创作。另外,教师在引导时要注意,鼓励、引导学生多用美术语言对作品进行解读。同时大胆表达内心想法。通过美术语言的美,不仅丰富学生知识面,更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陶冶了情操。

2.范作美,强化学生对水彩的理解

在使用美术语言的同时,要用具体的范作让学生的感受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新事物。需要挑选出适合学生欣赏的美术作品。要根据主题和活动需要,例如作品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如风景、瓜果蔬菜等;容易被低段学生理解的、有吸引力的;欣赏作品的色彩、造型是学生易于理解的;作品内容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通过一些视频或音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专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还提高学生的审美辨别能力。

二、交流讨论,用美引出心中的美

在这一环节,重点放在学生对画作的理解上。教师使用对话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用有趣的语言去和学生交流,让学生顺利观察出美术元素,大胆地去描述他所看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平等的关系,更有利于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而不是用语言去把学生的想法进行思维定式。另外,师生间可以通过讨论来交流内向的真实想法,有助于学生去大胆想象。

三、学生创作,用美创造自己的美

画出身边的美,在这一环节,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低段的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容易不知道画什么,容易去学别人的画。

该怎么解决呢?随着水彩美术教学的推进,学生在经过几次的思维启发后,大部分学生都会考虑自己动笔想画些什么。有的小朋友还会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进行交流,教师也会鼓励学生,大部分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够画出来。通过周围同学的画作获取灵感的小朋友也少了,作品的相似度都大大下降。

另外,学生对画材使用的掌握也会影响绘画的效果。低段学生在接触水彩的早期,掌握不好纸张的特性,不能进行正确的握笔姿势,会把笔拿的过高或过低,注意就不容易掌握画笔。另外,绘画过程中有时候刷子上颜料已经用完,但很多学生由于不懂颜料的性质还是继续用力地画,导致纸张戳破或者起球。甚至直接就是一大坨颜料往纸上刷,教师经常提醒“刷子上没颜料之后,要先让刷子喝饱水,然后再去颜料盘里蘸颜料哦。”很多学生喜欢握着笔反复一个动作,追求完美似得把一个地方的颜色添满。但最后的作品就会略显粗糙。随着水彩学习的深入,在教师的多次指导之后,大多数学生的操作都比之前熟练了不少,相比之前连贯了不少,握笔姿势也正确了,在蘸颜料的时候知道来回打圈圈,而不是乱蹭,也知道要先让笔喝饱了水才能蘸取颜料,操作熟练了之后,整幅作品的質量也会有所提高,不会再像第一次那么粗糙。

四、自评与互评,用美表达心中的美

在自评和同伴互评环节,教师会将幼儿的美术作品集中放于活动室前面的空地上,让幼儿们都上来参观这些作品,还会让幼儿随意挑选一幅作品进行评价,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彼此评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从课堂到现实中,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最后学会表达美!

五、结语

随着水彩教学的深入,同学们的美术核心素养和美术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但仍存在个体差异,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水彩画的教学中,要合理结合美育,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在一次次的评价、交流中,学生进行一次次的思想碰撞,激发出创作欲望,也使得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美术修养得以提升,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於芳婷. 幼儿园大班综合水彩美术活动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 李一民. 水彩画淡彩技法课程教学应用探索[D].贵州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水彩美育理论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徐惠水彩作品九则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与水彩对话
水彩城市剪影
盛满理论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