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给我们答案和勇气

2019-03-20

中学生天地(B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群居动物同伴宠物

机器人不再是个陌生的话题。从把全世界围棋手搞哭的阿尔法狗,到富有口碑的美剧《西部世界》,人工智能已经全面介入我们的生活和艺术中。当年轻人关心和热爱这一领域并发出哲学社会学之问时,我感到欣喜,又仔细考虑起答主的人选。和北大哲学系学霸宝树结缘是因为他的长篇《时间之墟》,我力推后得了那届网络文学双年奖的铜奖。宝树的精彩不止于此,他还用另一个笔名“新垣平”写过一堆虚构史,足以证明他就是一位擅于面对新奇的奇人。

——你们的信使   夏烈

姜来同学:

你问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许首先应该界定的是,什么是爱?

诗人和小说家往往将爱视为伟大而神秘的诗性体验,有些哲学家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爱是人性的弱点,是对于理性思维的无谓干扰。其实,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的起源和功能都可以科学的方式理解。总体而言,爱是对他人的关怀,让人有动力为他人奉献和付出,以保障种族的延续。

在哺乳动物中,母亲对子女一般都有母爱表现。小袋鼠从小住在母亲的育儿袋里,小熊长期跟着母亲学习狩猎和生活技能。而在狼(狗)、猿猴、大象等群居动物中,爱的表现更加丰富,影响也更加深入。群狼可以为头领奋力冲杀,猿猴会对伤心的同伴表示慰问,大象甚至会为死去的成员举行“葬礼”……没有这样一种相互之间的关爱,群体生活很难维持下去。

人也是群居动物,而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是任何动物群体都无法比拟的,所需要的爱也就更多,爱的地位也更重要。因此,人所谓的爱必然是指向“同伴”的,是对他人安全和幸福的关切,而不是关切任何物件。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许多人很爱自己的宠物。人对于动物的爱,一般来说是来源于亲子之情,我们觉得很“萌”的猫猫狗狗,都是因为类似了幼儿的形态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人会把宠物当成孩子和同伴,也仍然是当成某种“人”。

机器缺乏人格,甚至没有生命,而且它是可替换的。人们会不会爱机器就成大疑问了。爱并不是爱惜。设想一下,你有一台非常高档的电脑,花了你几年的压岁钱才买下来,你一定对它很宝贝,小心翼翼地呵护它,但这是爱么?假如有人愿意给你一台更高档的电脑来换,你就会毫不犹豫地换掉它。因为机器是可以交换的物品。但你的父母、好友、偶像……只要你真心爱他们,就绝不会愿意拿来交换。爱包含着不可替换的个体性。

机器人的情况要复杂一点,虽然今天的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但是未来很可能会出现拥有人的外形、仪态甚至可以对答如流的机器人。如果这样的“人”问世,我们的理智虽然可以分辨,但有了情感的羁绊也不奇怪。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爱”这样的造物,就像我们爱宠物一样。

不过,前面提到的可替换性的问题仍然存在。假如有一个更好的、升级版的机器人问世,你会想要换掉它嘛?你也许会说,我就是喜欢这个机器人,不想要更好的,但即使这样,也有无数一模一样的可以备用。特别是当它损坏甚至报废的时候,你也不会像人和宠物受伤时那样感到难过,花钱重新买一个就好了嘛。要说心疼,也是心疼钱。

另一个问题也许更加棘手:机器人是人们出于商业目的制造的,其存在就是为了服务和取悦人类。人类会爱对自己好的他人,那是因为人能够理解他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这种“好”才弥足珍贵,我们也会想着回报他人。而对无限忠心地服务自己的机器人,我们会视其为理所当然,感知不到它的人格和独立性,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爱。不过这么说来,也许会出现最糟糕的情况:我们不会真正爱机器人,但被机器人“宠坏”了之后,也很難再去爱对我们没那么好的人类了。

当然,假如像科幻小说影视中那样出现真正有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的机器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拥有了灵魂,我们当然也就可以去真正爱他们了——不过那时候他们爱不爱我们还是一个问题呢。

爱是人类数百万年来进化出的高级情感,有了它,人类才能发展到今天,但今天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科技提出的问题,我们没有确定的答案,唯愿对于人类的爱终会给我们以找到答案的勇气。

2019年2月

猜你喜欢

群居动物同伴宠物
Animals Live in Groups有趣的群居动物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孤独是痛苦的吗?
寻找失散的同伴
抬起脚来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