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班纳辱华事件: 除了愤怒我们还应思考些什么
2019-03-20万旭琪
万旭琪
外国高奢品牌赚着中国人的钱,却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当做儿戏,表面上高呼“热爱尊重中国文化”,潜意识里却带着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对中国明显的傲慢与偏见,我看到的不是品牌方的尊重与诚意,而是对中国文化、中国消费者的轻视与鄙夷。
明星发表拒绝出席活动的声明,有关组织义正词严的谴责D&G;方的辱华言论,民众义愤填膺集体表达“零容忍”立场,这无不表明举国上下已到达愤怒的极点。然而,当我们在一腔愤怒泻之于口后,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又应该做些什么?
前有巴黎世家到这次的D&G;,类似的事情不断重演。我们一次次愤怒,媒体一次次沸腾,接着愤怒又一次次被遗忘。让我们难过愤怒的,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偏见歧视而已。有些品牌为了打入中国市场假意的逢迎和今天的“歧视”不过就是一体两面,无论是假意逢迎还是歧视,也许中国消费者从未真正意义上被所谓国际高奢尊重。
泱泱中华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人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中国这个广阔的商业市场其实蕴藏着巨大的高端品牌消费需求。我们应该顺势而为,逐步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端品牌,从而提高国人对于中国高端品牌的文化自信,而不是盲目的崇洋媚外,随波逐流地去追捧国外高奢品牌。
奢侈品本身诞生于精妙的文化之上,承载了艺术、享乐精神、梦想与人类的自我奖赏,其中亦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和艺术作品的玄妙与精巧。可是为何中国作为文化大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却没有像爱马仕、LV这样自己的世界级奢侈品牌?
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但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将它充分的挖掘出来,也没有自豪地将文化以现代艺术和高奢品牌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这种做法不是复制过去、重复历史,而是用现代的方式重现本土文化的精妙,从而展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与魅力。
只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拥有诞生于我们自己文化根基的奢侈品,它应是高于商业世界的、尊贵的东西,我们应从历史中找寻它的根基。到那时我们致敬的是真正的根植于我们本土的艺术。那是徽宗的瘦金体,是八大山人的水木清华图,是黄公望,是顾恺之,也是吴道子。那是一种真正的文化的延续,那是我们自己对于我们曾经有过的美好发自内心的认同。
我们不愿一次次地被别人误解,那些所谓的高奢品牌甚至不愿意深入了解一下中国文化艺术,就重复这种“长辫子、红衣服”的廉价快餐印象来敷衍中国的消费者。我只希望中国能够一步步加强自我的文化自信,重新建立起与过去的联结,到那时属于中国的高奢品牌必然会出现,那时的年轻人也会真的认同根植于这片土地的奢侈品品牌观念。
(本文原載2018年11月22日“红网”,本刊有删节)
观点运用:愤怒后的清醒;思考与作为;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高奢品牌;文化根基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