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 深山里的千年古刹
2019-03-20晓晨
晓晨
1菩提寺外景。
2冬日的菩提寺。
从镇平县城出发,沿菩提路向北前往菩提寺。行至老庄镇时,要顺山路盘旋而上。蜿蜒的山路,林立的古树,丛生的草木和缓缓上升的山坡,幽雅清静之感不觉油然而生。沿着盘旋而上的公路,来到竹海茫茫的菩提崖,踏上四十九级石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寺门上那“菩提寺”三个光彩夺目的大字。寺门的南边是座鼓楼,但是上面大鼓已经荡然无存。鼓到哪儿去了呢?传说被风卷走了。寺门北面是座钟楼,钟楼里悬挂着明嘉靖年间铸造的古钟,重达一千余斤;钟楼上那座钟,好像还在回响着颤颤的余音。
穿过月牙桥,步入寺门,向左转去,即见一口水井。水清见底,且冬暖夏凉,清爽可口。更吸引人的是井周围的三棵参天柏树,笔直的干,翠绿的叶,极为壮观。柏树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和一块嶙峋的巨石,巨石上有的地方像猴头,有的地方像奔马,形态各异。正对着寺门的西面是弥勒宝殿,殿门两侧是“慈颜颜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的对联。
推开门,便见殿中央放着一尊塑像,这就是弥勒佛。只见他坐在莲花宝座上,眯着眼睛,张着嘴巴,左手轻抚他那大肚皮,右手滚动着佛珠,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在他的周围是四大天王,有的圆睁怒目,有的静坐平视,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从弥勒佛殿出来,沿石阶而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小院,院中央立着一座香炉,在阳光的照耀下,袅袅的紫烟腾空而起。在香炉的背面,摆着一块四四方方的石板,叫“融雪石”。据说,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即使到处茫茫白雪,而融雪石上却一片雪花都没有,非常有趣。院子北边有一棵玉兰树。院西北角卧着一只石龟,昂着头,咧着嘴,像在徐徐地爬行。香炉的正面西边就是大雄宝殿。踏进门槛,就可见众菩萨正襟危坐,个个表情和睦慈善;一双双眼睛炯炯有神,好像在接受众人的叩拜,从而赐给他们吉祥和幸福。走出大雄宝殿,向左就转入了地藏菩萨殿。只见地藏菩萨骑在狮子上,身披袈裟,手握如意珠,面带微笑望着众人。大雄宝殿后面就是藏经阁,里面收藏了许多经文典籍。
望着藏经阁的屋檐,一块块精美的木雕浮现在眼前,使人大开眼界。走出寺院向右便是龙山沟,向左便是虎山沟,山势巍峨,树木葱郁。虎崖下盛产“水绣石”,游客们随手捡起一块,稍加修饰,就能放置水盆中制成盆景,既可美化居室,又可作为游寺纪念。听寺中僧人说:以前在寺前山脚下的塔湾,有30多座各种类型的砖塔和石塔,其建筑艺术巧夺天工,可惜现在已见不到它的踪影了。菩提寺对研究佛教历史,对探讨建筑艺术都有重要价值。菩提寺,南阳盆地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剥蚀,如今却依然英姿挺拔。
3庙堂。
4臥佛殿。
5香炉。
6寺内一角。